“大王”的小楷精品《黄庭经》,是后世学习小楷的最佳典范之作,相信,朋友们都有这样的印象,尤其是那种飘逸的姿态,跃然纸上,也正是这样的特点,“大王”的小楷《黄庭经》,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而看到王宠版的《黄庭经》,顿时让人眼前一亮,不仅仅有继承,而且还有超越,不知道,你是否有这样的感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同来欣赏一番王宠的小楷《黄庭经》,一同感受王宠小楷的独到魅力。
提到王宠,大家都非常熟悉,明代著名的书法家,博学多才,工篆刻,善山水、花鸟,诗文声誉很高,尤以书名噪一时,书善小楷,行草尤为精妙,他不仅是一位大家之风范,而且还是一位品行高尚的人,而他的书法,也一直津津乐道,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而这幅小楷作品《黄庭经》,不仅突出表现了“大王”笔意,而且也更加突出了个性,个人特色,首先表现在这种巧拙上,是一种相辅相成,相生的境界,二者结合的十分紧密,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级互为补充,互为条件,有一种独到的韵味之美。
其次,在点画的处理上,非常有主张,是一种个性的展现,尤其是在撇捺之笔上,表现的更加突出,我们也能够清楚地看到,撇笔比较短小,而捺笔比较长,并且捺笔在收笔上,也十分独到,有一种章草的韵味,不知道,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受呢?这样的处理特点,也突出了一种势感之美,尤其是对于有撇捺之笔的字迹,更是如此,在点画的收放上十分得体,在体势上,也突出了一种奇正相生的境界,充满了趣味性,展现出一种对书法的一种匠心独造之妙。
再次,在整体布局上,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舒朗的,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尤其是过大的行距,紧密的字距,也形成了明显的对比,对比效果十分明显,从这样的布局特点上看,他一直都在追求一种清简,平淡的意趣,将这种形式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和应用,也体现出一种空灵之感,笔法上很是古朴,这也是一大特色,以纤细柔媚的线条为主,难怪赵宦光在《寒山帚谈》中说道:“小楷世用极博,钟繇、二王居然立极,钟逼古,王圆融,自古及今皆两家耳。”,可见,王宠小楷是多么高妙。
王宠小楷,在取法上,直取魏晋,点画书写上起收用藏,笔到力到,姿态如隶,增加了朴拙意趣,真是别有一番天趣,这也许就是他独到的理解吧,从诸多现象上看,他的小楷师法钟繇,得其厚重。在诸多方面表现出一种突出的特点,诸如起收多藏锋,行笔中锋,很多点画书写的短小精悍,透着一股厚实朴茂的劲,而在转折处,多采用用外拓法,尤其是突出提笔暗过,提锋圆转的精髓,形如折钗骨,彰显浑圆厚重,无论是笔法上,还是点画上,还是彼此关系的处理上,都体现出一种高妙的水准,不俗的技法,高超的学识,大家之象。
欣赏王宠的《黄庭经》,就是一种美好的享受,透着一股神清气爽的气息,对于王宠这幅《黄庭经》你有怎样的看法和见解,记得点赞、分享,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