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出题,众人不知,听了严慰冰的回答,夸赞:你能中个女状元

兴衰五千年 2024-09-02 09:15:47

严慰冰姐妹每一个都长得非常漂亮,秀丽绝伦。其中,老大严慰冰和老二严昭比较出名。

作为家里的老大,严慰冰不仅长相美丽,才华也甚为出众。从丈夫那里得知毛主席出的一道题,众人谁也答不上来时,严慰冰张口就来,而且还……

建国后,陆定一担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后来,在组织的安排下,陆定一带着妻子严慰冰和孩子们搬到了中南海居住。

在中南海生活的日子,严慰冰一边参加工作,一边照顾家里,生活非常美满。一天,严慰冰的丈夫陆定一到毛主席那里开会。

陆定一离开后,严慰冰便给丈夫准备午饭。然而,午饭的时间早就过了,严慰冰都没有看到陆定一回来。

陆定一回来后,桌上的饭菜早就凉了。于是,严慰冰便将饭菜热好,给丈夫吃。在吃饭的时候,陆定一叹了一口气,说:“唉,今天我们都交了白卷!”

听了陆定一的话,严慰冰想到丈夫可能涉及一些机密,便小心地问:“怎么回事,能跟我说说吗?”

由于不是什么国家机密,陆定一便将会场上发生的一件事情,告诉了爱妻严慰冰。原来:

在会场上,说完工作后,毛主席又给大家出了一道题,问:“王勃写《滕王阁序》据说很年轻,但究竟有多大?有什么书能作证?”

听了毛主席的问题,与会的陈伯达、康生、胡乔木这些党内有名的“秀才”都回答不上来。当然,陆定一也是不知道的。

虽然,陆定一也读过许多书,但却从来也没有注意到毛主席所问的这个问题。

1906年6月9日,陆定一出生在江苏无锡,曾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交通大学。上学期间,陆定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后担任了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共青团驻少共国际代表,是党内有名的大“秀才”。

1934年,陆定一参加了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定一被任命为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

1938年,在陈云的介绍下,陆定一认识了大才女严慰冰。

陈云之所以要把严慰冰介绍给陆定一,是因为严慰冰的母亲。那时候,严慰冰是抗大女生队的学生,还在《新华日报》上刊发了《给爱好抗大的姐妹们》。

由于严慰冰不仅长得漂亮,还很有才华,因此追求者非常多。然而,严慰冰母亲过瑛的择婿标准却很高,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学问”,还把女儿的终身大事拜托给了陈云。

严慰冰的父亲严朴也是一位很早就参加革命的人,与陈云有八拜之交。因此,严慰冰也算是陈云的侄女了。

曾经,严慰冰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考入了国立中央大学,是当地有名的才女,大家都说:“严家出了个女状元!”

正因如此,在严慰冰的母亲看来,寻常人家的子弟,自然是不能成为严家的女婿的。也许这就是一个曾经的封建大地主家庭,固有的认知吧。

在过瑛将女儿严慰冰的婚事托付给陈云后,陈云立即在脑海中开始思索,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陆定一的身上。

几天后,陈云便找到过瑛,对她说:“我给慰冰物色了个对象,是你们同乡,名叫陆定一,现在是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他是我们党的大秀才,交通大学高才生,精通两门外语,写过许多有分量的论文,而且对古典文学和历史有很深的造诣。慰冰是学中国文学的,诗、文、词、赋都有一手。他们两个大学生准能谈得来。”

听了陈云的介绍,过瑛产生了兴趣,决定带着女儿严慰冰见一见被陈云如此夸奖的陆定一。很快,见面的时间便定下来了,就在这周的星期天,地点在陈云的家里。

见面的那天,陆定一并没有刻意隐瞒自己过去曾有过的婚姻经历。他对过瑛和严慰冰诚实地说:

“1930年,我和一个在莫斯科中山大学相互爱慕过的女子结过婚,她叫唐义贞。1934年秋天我从瑞金开始长征,唐义贞因身孕留了下来。红军离开后,她受到王明一伙的打击,被无故开除党籍。在长汀山区极其艰难的环境里,她担任省军区宜传部长,一个多月后,被敌36师‘铲共团’抓住,她连忙将身上一份文件趁机吞下,被敌发觉,在一条河坝边的3棵栗树下给枪杀了!事情过去多年了,我想起来就睡不着觉,常常在夜里披上衣服,在延河边徘徊。”

在说这些话的时候,陆定一的眼神中透露出了难以掩饰的悲伤。

见陆定一如此坦诚,过瑛的心里是非常满意的。在女儿严慰冰和陆定一相处了一段时间后,过瑛又向李富春和蔡畅询问了陆定一的情况,最终将这桩婚事定了下来。

1941年8月30日,陆定一和严慰冰正式结为夫妻。婚礼当天,朱德为婚礼主持人,李富春致了贺词。

婚后,严慰冰和陆定一相扶相持,过得非常幸福。革命取得胜利后,严慰冰和陆定一在组织的安排下,住进了中南海里。这便有了开头提到的事情。

那天,从丈夫陆定一的口中得知了毛主席出的考题后,严慰冰当即说:“14岁!王勃14岁时写的!”

为了表示自己的答案有出处,严慰冰还从从书架上找出了15卷的《唐摭言》,翻到答案的那些页码上,指给丈夫陆定一看。

看到妻子能知道的这么细,陆定一非常吃惊,连忙说:“那你快去告诉主席,乘主席正在吃饭,快去,快去!”

很快,严慰冰便带着《唐摭言》,骑着自行车来到了毛主席的住处,有理有据地回答了毛主席提出的问题。

听了严慰冰的回答,毛主席当即夸奖道:“想不到许多大秀才答不出的问题,你能回答……如果在古时候,你能中个女状元!”

很快,大家便知道了严慰冰被毛主席夸奖的事情,都说中宣部部长陆定一的妻子严慰冰是一个大才女,颇有学问。

然而,毛主席也不会因为严慰冰拿出这么一个答案,便终止了对“王勃写《滕王阁序》据说很年轻,但究竟有多大?有什么书能作证”的研究和考证。

在毛主席看来,王勃作为诗文大家,自然有其特别之处。

经过认真的考证,毛主席查阅了《旧唐书》《新唐书》《唐摭言》《太平广记》等史书中关于王勃事迹的记载,对王勃有了很深的了解,称他为“英俊天才”。

为此,毛主席还专门写了篇一千多字的文章,来考证王勃在南昌写作《滕王阁序》时的年龄,称道他不仅“高才博学”,而且“为文光昌流丽”。

在那篇一千多字的文章中,毛主席写道:

“是去交趾(安南)路上作的,地在淮南,或是寿州,或是江都。时在上元二年,勃年应有二十三四了。他到南昌作《滕王阁诗序》说,“等终军之弱冠”。弱冠,据《曲礼》,是二十岁。

勃死于去交趾路上的海中,《旧唐书》说年二十八,《新唐书》说二十九,在淮南、南昌作序时,应是二十四、五、六。《王子安集》百分之九十的诗文,都是在北方——绛州、长安、四川之梓州一带、河南之虢州作的。在南方作的只有少数几首,淮南、南昌、广州三地而已。广州较多,亦只数首。交趾一首也无,可见他并未到达交趾就翻船死在海里了。

有人根据《唐摭言》、《太平广记》二书断定: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据他做过沛王李贤的幕僚,官“修撰”,被高宗李治勒令驱逐,因为他为诸王斗鸡写了一篇《檄英王鸡》的文章。在虢州时,因犯法,被判死,遇赦得免。”

因此,毛主席认为,王勃的《滕王阁序》“是去交趾(安南)路上作的”。此时,王勃“应是二十四、五、六”,而不是有人根据《唐摭言》和《太平广记》两本书断定的“在南昌作序时年十三岁,或十四岁”。

当然,这并不是说严慰冰的才女之称徒有虚名,而是在这件事情上,毛主席和严慰冰追求真理的深度不同。

因此,在做学问的时候,应该向毛主席学习,学习他那种执着的学术钻研精神,不能人云亦云。这,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也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

事实上,对于当时那么多人都回答不上来的问题,严慰冰能够快速回答,并能够找出所答的依据,已经超过了许多人,实在是难能可贵了,其才华也是首屈一指的。

3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