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4月6日,墨西哥跳水世界杯的10米台上,两个中国女孩的较量让全球屏住呼吸——陈芋汐以419.35分夺冠,全红婵以4.95分之差摘银。

这微小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分差,背后却是发育期的挣扎、技术革命的博弈,以及一场关于“对手与队友”的终极命题。
比赛前48小时,全红婵在预赛中以390.40分甩开陈芋汐16.75分。她的第五跳5253B动作中,两位裁判打出满分10分,水花小到像“针尖入水”。

但镜头扫过时,观众发现18岁的她比巴黎奥运时壮了一圈——身高从1.45米蹿到1.53米,体重增加8公斤。教练说:“她现在跳207C(向后翻腾三周半抱膝),腾空高度比三年前低了5厘米。”
陈芋汐则显得更“稳”。预赛中她的207C拿到89.1分,而全红婵同一动作仅得62.7分。网友戏称:“全红婵的207C像炸鱼,水花溅得老高。”
决赛首跳,全红婵的107B(向前翻腾

三周半屈体)拿下84分,陈芋汐却因入水角度偏差只拿到76.5分。所有人都以为结局已定时,陈芋汐在第二轮407C(向内翻腾三周半抱膝)上演绝地反击——教科书般的动作赢得3个满分,单跳92.8分!这分数甚至超过她巴黎奥运会的纪录。
分差瞬间缩小到2.7分。看台上,中国队的助威声浪几乎掀翻屋顶。
真正的转折点在第三跳。陈芋汐选择保守的626C(向后翻腾三周抱膝),稳稳拿到89.1分;全红婵却挑战超高难度的6243D(臂立向后翻腾两周转体一周半)。

可惜腾空高度不足,入水时水花四溅,仅得75.2分——这一跳直接拉开11.2分差距,相当于两个中等动作的分数。
教练后来说:“她明知成功率只有60%,还是坚持要跳。发育期肌肉量增加1.2公斤,力量提升23%,但控制力还没跟上。”

尽管全红婵在最后一跳5253B拿到88分,但陈芋汐凭借前四跳积累的优势,最终以4.95分险胜。颁奖时,全红婵眼眶泛红,陈芋汐一把抱住她:“别哭,你跳得比我勇敢。”
这场比赛的数据堪称恐怖:两人总分均突破410分,比东京奥运冠军成绩高出近50分;第三名的英国选手落后全红婵73.7分——相当于少跳一轮。

争议焦点:发育关是借口还是真困境?
有网友质疑:“运动员长身体很正常,为什么全红婵受影响这么大?”数据显示,跳水运动员每增重1公斤,起跳需多消耗3%的力量。
她的医疗团队透露:“过去半年,她的体脂率从12%降到9.8%,肌肉量增加1.2公斤。现在的问题不是减重,而是让神经系统适应新身体。”

反观陈芋汐,20岁的她已平稳度过发育关,近三年207C动作平均得分83.5分,波动不超过±2分。网友调侃:“陈芋汐稳得像AI,全红婵猛得像野马。”
小编有话说:她们把对手变成了另一面的自己
看着领奖台上相拥的两人,我突然懂了竞技体育最动人的模样——

陈芋汐的“稳”,是全红婵拼命想抓住的成熟;全红婵的“莽”,又何尝不是陈芋汐偷偷羡慕的勇气?她们较劲时像两把刀,把彼此磨得更锋利;拥抱时又像两面镜子,照见对方最珍贵的部分。
有人说她俩把10米台跳成了“中国全明星赛”,但我觉得更像在看一部热血动漫:没有反派,只有两个主角不断打破天花板。

下次比赛,全红婵可能要带着1.8米的起跳高度杀回来(陈芋汐正在练这个),而陈芋汐说不定会挑战6243D——毕竟她们的故事里,永远藏着下一个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