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突破技术壁垒,人类角色或将重塑?
科技旋涡编辑部
自蛇年春晚机器人扭秧歌后,又一机器人登上了央视。近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天工”凭借一段爬134阶超长楼梯的视频火爆全网,引发了广泛关注。
人类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除了思考外,还有对于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而无论是特斯拉Optimus还是宇树Unitree G1都向人们展示了其“聪明”的动作表现。人形机器人的发展不再停留在实验室或工厂中,而是开始走进生活场景,难道距离取代人类已经不远了吗?
天工机器人的硬核表现
“天工”由国地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自2024年4月27日亮相起,便以全球首个纯电驱拟人奔跑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的身份,吸引了众多目光。
它身高163厘米,轻量化体重43千克 ,配备多个视觉感知传感器、惯性测量单元以及3D视觉传感器,拥有每秒550万亿次操作算力,最初便能以6公里/小时的速度稳定奔跑,在盲视情况下也能平稳通过斜坡和楼梯,对磕绊、踏空等情况可敏捷调整步态。
而此次“天工”在爬楼梯技能上的突破更是惊人。在户外真实地形测试中,它成功登上北京通州区海子墙公园最高点,连续攀爬多级阶梯。该公园阶梯地形复杂,台阶高度不一,甚至存在破损和松动,对人类来说具有较高难度的阶梯,机器人却能如履平地。
以往人形机器人上下台阶,大多需提前扫描楼梯建立三维模型,再按预设程序迈出固定步幅,面对复杂地形极易踏空失衡。但“天工”不同,它将感知能力融入运动算法,配备了多能具身智能体“开物”,通过具身“大脑”和具身“小脑”实现“感知行走”,像极了人类通过小脑影响身体协调能力与运动行为。
行进中,头部的激光雷达和腹部相机快速感知前方地形,瞬间生成准确分析,实时调整全身动作与步态,不仅能无磕碰、不踩棱、不踏空地连续跨越多级楼梯,还能迈上35厘米大高差的台阶,成为全球首例可在室外连续攀爬多级阶梯的人形机器人。
应对复杂地形是当前行业一大痛点,而实现人形机器人稳定、高速奔跑更是当前行业一大难题。天工机器人不仅升级到了最高12km/h的巅峰时速,还能够沙地、雪地、山坡等各种复杂地形中高速奔跑。即使在雪地行走时遭遇测试人员的推拉干扰,也能稳稳站立,甚至比人类还要优秀。
“抗造”的机器人比人更适合危险工作
人类与机器人最大的区别除了思考外,还有对于外界环境的应变能力。 在实现走得稳、跑得快后,面对时刻可能出现的外界干扰而不摔跤,也是人形机器人走入真实社会所必须攻克的难题。 由于双足机器人不稳定的高重心结构,在应对外力推拉拽撞时极容易摔倒。 此次升级后,“天工”能够轻松应对超10KG重物落下所造成的高达45Ns冲量,这相当于一名职业拳击手以450N的力,重击对手的一瞬间打出的力道。
同为人形机器人领域佼佼者的宇树科技也同样在升级机器人的抗打击抗干扰能力。宇树Unitree G1近日发布了最新的视频,视频中,开发者对G1进行各种“挑战”,用棍棒不断戳刺、推搡甚至击打它,而G1并没有因此“退缩”。
它会举起双手,仿佛巧妙地抵挡攻击,这种应激反应虽看似机智的“自卫”,但事实上,由于配备了集成式人工智能系统,G1本身没有情感感知能力,它无法感受到外界的打击,也不会产生不安或恐惧等情绪。它的一切动作,都是程序事先设定好的,目的就是完成舞蹈表演以及保持身体直立稳定。
去年12月,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同样展示了应对不同环境的抗干扰能力。特斯拉机器人团队选取了三处遍布杂草与落叶的地点,地面坡度最高大约30度。从视频中看,Optimus不仅能够上坡,还能下坡,虽然与常人相比稍显笨拙,但步速与普通人差不多,全程没有摔倒。
特斯拉Optimus工程副总裁米兰・科瓦奇也转发了这段视频,并补充道,机器人并没有使用视觉系统,完全依靠自身的平衡能力来应对复杂地形。他还表示,自己曾在Optimus行走的位置滑倒过。
今年2月,中国的Booster Robotics展示了其T1机器人的冲击测试。4英尺高的T1在遭受锤子、瓶子和木棍的撞击后依然能够正常移动。他们使用高强度金属和塑料来抵御冲击。
此外,一家总部位于美国和波兰的初创公司 Clone Robotics则另辟蹊径的推出了一台拟人机器人Protoclone V1。这款无脸机器人拥有超过 200 个自由度、1,000 根肌纤维和 500 个传感器。该机器人集成了模拟人类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结构的合成系统,使其有别于其他人形机器人,该公司称其解剖学上非常准确。OpenAI 支持的 1X Technologies 的增长主管 Dar Sleeper 称该设计比预期的“更酷,更诡异”。
这款机器人本意是旨在打造能够在复杂环境中长期独立运行的机器人。只不过与许多保留机器美感的人形机器人不同,这款机器人走在了追求超现实主义,模拟人类特征和行为的路上,如此“逼真”的机器人也让不少人产生了不安的情绪。
无论是“天工”的新突破还是宇树Unitree G1与特斯拉Optimus的种种展示,都在有意提升机器人应对复杂地形移动的能力,而这将会是未来机器人走出实验室、在真实环境执行任务,甚至是超越并取代人类的关键。
写在最后
从“天工”连续攀爬134阶超长楼梯,到特斯拉Optimus在复杂地形中稳健行走,再到Clone Robotics推出的拟人机器人Protoclone V1,这些技术突破正在不断模糊机器人与人类之间的界限。
我们不得不承认,机器人距离取代人类完成某些任务,甚至超越人类能力的那一天,或许已经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