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州,演武场。一道矫健的身影正舞动着一杆丈八蛇矛枪,枪尖划破长空,带起阵阵呼啸。那是杨七郎,正在阳光下挥洒汗水,每一招每一式都蕴含着山河之重与风云之变。

蛇矛枪在他手中如同活物,时而蛟龙出海,势不可挡;时而灵蛇盘旋,诡谲多变。周围观战的将士们无不屏息凝视,全都被他的武艺与气势深深震撼。
“好枪法!”杨六郎高声喝彩,其声如鼓,激荡人心。
杨七郎收枪而立,面不改色,气不长喘,眼神中闪烁着坚定与豪迈。他望向兄长杨六郎,微微一笑,那笑容里既有对技艺自信的骄傲,也有对兄弟情谊的感恩。
“六哥,边关烽烟若起,我必手持此枪,冲锋陷阵,护我大宋河山!”杨七郎的话语铿锵有力,仿佛每一字都蕴含着千钧之力,直击在场每一个人的心扉。
杨六郎上前几步,轻轻拍了拍七郎的肩膀,赞道:“七弟,你不仅枪法愈发勇猛了,也更有担当了,看来你是真的长大了。”
“六哥过奖了,我的枪法还得多谢父亲和兄长们的指点。”杨七郎谦逊地说着,他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谦逊,但那双眸中闪烁的光芒,却比烈日还要耀眼。
“七郎啊,你虽天赋异禀,但切记不可骄傲自满。”杨继业站在一旁,目光如炬,他听了杨六郎和杨七郎哥俩的对话后,语重心长地告诫道,“还有,我们杨家将世代忠烈,武艺高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心中的忠义与担当。”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却磨灭不了他心中的忠诚与坚韧。
“是,父亲。”杨七郎收起长枪,恭敬地答道。他虽年轻气盛,但心中对父亲的敬仰却从未改变。尽管,在他心中,早已燃起熊熊斗志,誓要在战场上扬名立万,为杨家将增添荣光。
杨五郎也走了过来,大声道:“七弟,你勇猛无双,你这身武艺,将来定能为我杨家立下赫赫战功!”他语气坚定,仿佛已经见到了杨七郎在战场上所向披靡的英姿。
杨二郎对五郎的话很是赞同,他点着头道:“是啊,七弟,你的枪法日益精进,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我们杨家将的骄傲!”
“是啊,七弟,你的勇猛,连我们这些兄长都自愧不如。”杨四郎也笑着附和道。他的声音爽朗,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却难掩对杨七郎的欣赏与期待。

杨八郎更是一脸崇拜地说道:“七哥,你的枪法已入化境,我们有你这样的兄弟,真是万分荣幸!”
这时,杨大郎和杨三郎也围了过来,他们的眼神中同样充满了对杨七郎的赞许与期待。杨大郎沉稳地说道:“七弟,你的勇猛我们都看在眼里,但记住,战场无情,一定要小心为上。”
杨三郎则开玩笑道:“七弟,等你立下大功,可别忘了请我们喝酒啊!”
杨七郎听着兄长们的话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但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自己之前因打抱不平,导致全家被贬雄州之事,心中不禁生出一丝自责:“都怪我,一时冲动,连累大家落到如此境地。”
杨六郎再次拍了拍七郎的肩膀,安慰道:“七弟,你天性豪爽,嫉恶如仇,这本身并无过错。只是,有时候做事还需三思而后行。”
“唉,我知道。那次打擂台,我一时气愤,劈死了潘豹,结果害得咱们全家被贬到雄州。”杨七郎叹了口气,语气中满是懊悔,“我真的不想因为我一人的过错,连累了整个家族。”
“七弟,事情已经过去了,咱们得向前看。”杨六郎继续安慰道,“现在咱们身在雄州,只要安心练兵,等待机会,总有一天能重返京城,为杨家正名。”
“六弟说错不错,七弟,你勿需太过自责。咱们杨家世代忠良,问心无愧。再者说,那潘豹仗势欺人,你出手也是为民除害。”杨大郎也过来,拍了拍七郎的肩膀。
杨四郎在一旁笑道:“是啊,七弟,你那日打擂台的英姿,我可是历历在目。那潘豹之死,是他咎由自取,你无需介怀。”
“可……若不是我打死了潘豹,父亲和兄弟们又怎会受此牵连?”杨七郎眉头紧锁,语气中依然带着许多愧疚。
“七弟,男儿立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你做的是正义之事,五哥我支持你,只要无愧于心,想那么多干嘛?”杨五郎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豁达与坚定。
杨二郎附和道:“对,七弟,你五哥说得对。咱们杨家将,何曾怕过事?只要咱们行的正,坐得直,无愧于心,便什么都不用怕!”
“可是,我还是担心……”杨七郎还想说些什么,却被杨四郎打断:“七弟,你无需多虑。咱们杨家将,向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如今虽身处逆境,但只要我们团结一心,终有出头之日!”
杨八郎也出声劝道:“是啊,七哥,我们相信你,也相信杨家将的荣耀终将回归!”
听到兄弟们的话,杨七郎心中的自责与愧疚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股坚定的信念。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声音铿锵有力:“兄弟们说得对,只要我所做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那便坦然面对!我杨七郎岂会轻易被挫折打倒?只要我们兄弟齐心,杨家定能再创辉煌!”
“好!”杨大郎高声赞道,“这才是我们杨家将的子弟,才是我们大宋的勇士!”
“对,我们杨家将,永不言败!”众兄弟齐声高呼,声音在演武场上回荡,仿佛连天空都被这股豪情壮志所感染。
阳光洒落在众人身上,映照出他们坚毅的脸庞和挺拔的身躯。在这一刻,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胜利与荣耀,正等待着他们去创造,去书写。
正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断了他们的交谈。一名家丁匆匆跑来,神色紧张:“老爷,各位少爷,忠孝王呼延赞大人来了,说是要传圣旨!”
一听此言,众人皆是一惊。杨继业连忙整理衣冠,带着七郎八虎向前院走去,准备接旨。

不一会儿,呼延赞便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庭院。他身穿铠甲,手持圣旨,神色严峻。
“杨家父子听旨!”呼延赞展开圣旨,大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辽国大军南侵,边关告急。朕御驾亲征,与八王一起被困幽州城。现命杨家父子火速北上,救驾勤王。钦此!”
宣读完圣旨,呼延赞目光如炬地看着杨家兄弟,沉声道:“杨家将一向忠勇无双,此次国家有难,还望你们能挺身而出。”
杨七郎一听圣旨内容,心中顿时燃起了一团烈火。他想:“这正是我立功赎罪、为杨家争光的大好机会!”想毕,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呼延大人,皇上有难,我们杨家将定当义不容辞,誓死保卫皇上!”杨继业接过圣旨,起身拱手道。
杨大郎随之站起,目光坚定,声音沉稳而有力:“父亲所言极是,我们杨家将自先祖以来,世代忠良,保家卫国乃我等天职。此次辽军南犯,皇上被困,我杨家上下定当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救皇上于危难之中,护我大宋江山稳固。”
杨六郎紧随其后,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不错,杨家将向来以忠勇著称,面对外敌入侵,我们绝不会退缩半步。请呼王叔转告皇上,杨家军即刻整备,誓以铁血捍卫大宋每一寸土地,救驾勤王,义不容辞!”
杨二郎、杨三郎、杨四郎、杨五郎亦纷纷表态,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不可阻挡的力量,在庭院中回响:“我等愿随父亲和兄弟们,共赴国难,誓死杀敌,保卫皇上,保卫大宋!”
杨七郎没有说话,但他双拳紧握,心中暗道:“此次北上,我杨七郎定要亲手斩下辽军将领首级,为我自己,也为杨家将正名!”
杨八郎虽年幼,却也站得笔直,眼神中透露出与年龄不相符的坚定:“我虽年小,但亦愿随兄长们一同前往,为保卫皇上,保卫家园尽一份力!”
呼延赞见状,心中暗自赞叹,他深知杨家将的忠勇与实力,此番北上,定能助皇上解围。于是,他郑重地点了点头:“好!有杨家将在,我大宋何愁不灭敌患。诸位请速速准备,即刻启程,皇上与八王正盼着你们!”
随着呼延赞的话音落下,老令公杨继业当即下令,迅速整备兵马,不日誓师北上。
杨七郎更是急不可待,他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来到马厩,牵出了自己的战马,快马扬鞭,向幽州的方向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