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被网络玩坏了的“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及其表情包,出自被大众N刷的名剧《亮剑》。
这句台词也成为了剧中人物李云龙真实性情的写照。
而李云龙与政委赵刚,这对由“嫌弃”到“真爱”的CP,也为观众所喜爱,尤其是他们不打不相识的经历。
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中,还真有这么一对“不打不相识”的老伙伴,他们就是朱德元帅与开国少将袁也烈,下面就让我们回到1927年的南昌。
一、不抓不相识,南昌城里的奇妙“误会”1927 年,原本热热闹闹的大革命,被反革命势力给搅和得稀碎,失败的阴影就像一块大石头,压得人喘不过气。
共产党人到处被抓捕、被杀害,当时,全国笼罩在白色恐怖之中。
在这决定生死攸关的时刻,我党当机立断,决定“以暴制暴”,发动南昌起义。
武昌起义的这一枪,意义重大,给当时的共产党人带来了希望。
当时的朱德,那可是在军界有一号的人物。
1909年,他就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并投身军旅,随后更是参加过不少战役,有着丰富的军事经验,领导能力更是没得说。
在起义筹备阶段,朱德利用自己在滇军的老关系,在敌军军官堆里混得风生水起。
他经常跑去敌军的营帐、酒会,跟那些军官们称兄道弟,喝酒聊天,看似玩得挺嗨,实则心里有数,时刻留意着各种情报。
他就像个隐藏的高手,悄无声息地收集着南昌城的关键信息,为起义做着充分准备。
而彼时,袁也烈则是第20军的党代表,负责着南昌城的防线,责任重大。
袁也烈知道这次起义关系到革命的生死存亡,一点儿都不敢马虎。
每天天还没亮,他就爬起来督促士兵操练,从最基本的队列训练,到模拟实战,每个环节都盯得死死的。
他还亲自检查武器装备,哪怕是一颗螺丝钉松了,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满心期待着在战斗中,能带着兄弟们好好教训一下敌人,为革命出把力。
1927年8月1日凌晨,起义的枪声突然响起,就像一声惊雷,打破了夜晚的宁静,激烈的战斗瞬间在南昌城的各个角落爆发。
袁也烈身先士卒,冲在部队最前面,带着战士们像猛虎下山一样勇猛冲锋,跟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战场上硝烟弥漫,火药味刺鼻,喊杀声、枪炮声震得人耳朵都快聋了,整个南昌城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紧张的时候,袁也烈在巡查过程中,发现了几个鬼鬼祟祟的人。在这高度紧张的战斗时刻,大家都像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就警觉起来,袁也烈想都没想,立刻命令手下把这几个人控制住。
可谁能想到,被抓住的人里,居然有朱德。
原来,起义当晚,朱德为了搞到更准确的情报,还在敌军内部跟那些军官周旋呢。
枪声一响,他心急如焚,一心想着赶紧回部队指挥战斗,结果走得太急,没来得及戴上起义军的识别标志。
再加上当时黑灯瞎火的,根本看不清人,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被袁也烈的部下当成了敌人。
朱德赶紧表明身份,可袁也烈哪能轻易相信啊,毕竟这是在战场上,谁知道是不是敌人的诡计。
但朱德一点儿都不慌,镇定自若地把起义的详细计划,包括部队的进攻路线、各部队的任务,还有一些只有起义军高层才知道的机密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袁也烈听了,心里的疑惑少了些,但还是不敢大意,决定先把朱德带回临时指挥部,等确认清楚再说。
巧的是,就在袁也烈准备带走朱德的时候,周恩来过来视察战况了。周恩来眼尖,一眼就认出了朱德,赶紧跑过去说:“这是朱德同志,快把他放开!”
袁也烈这才反应过来,自己闹了个大笑话,心里那个愧疚啊,脸都红了,急忙向朱德道歉。
朱德不仅没生气,还哈哈大笑,拍着袁也烈的肩膀说:“不打不相识嘛,这说明你是个认真负责的好同志!”
周恩来也在一旁笑着调侃:“你们俩这见面方式够特别啊,说不定以后能成为战场上的黄金搭档呢!”
就这样,一场因为误会引发的小插曲,以这种充满戏剧性的方式结束了,朱德和袁也烈的缘分,也就此开始。
二、战火中萃取的情谊,堪比真金南昌起义后,国民党反动派调集了大批兵力,对起义部队展开了疯狂围剿。
为保存实力,起义部队决定南下广东,打算在那里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朱德率领第11军25师和第9军教导团等约3000多人据守三河坝,掩护主力南下。
他们与多己数倍的敌人展开恶战,战至10月3日,待大部队成功转移后,最终全营200多人除极少数幸存者外全部壮烈牺牲。
10月5日,朱德等人率领剩余2000余人前往潮汕与主力部队会合。其后,部队又经历了潮汕失败等挫折,不仅人员伤亡惨重,而且人心开始涣散,甚至出现了逃跑的现象。
在此关键时刻,朱德主持召开了茂芝会议,力排众议,作出 “隐蔽北上,穿山西进,直奔湘南”的重要决策,保住了南昌起义的武装火种。
部队到达江西天心圩后,朱德宣布人员去留自主,想回家的可以回家,愿意留下了的当然欢迎。
这样经过整顿,队伍规模虽然缩小了,但留下的多是革命的精华与坚定者。
这其中,就有袁也烈,转移途中,条件异常艰苦,天气多变,山路崎岖,物资短缺。
更要命的是,敌人还在后面紧追不舍,时不时就发动袭击,搞得部队一刻都不敢放松。
有一次,袁也烈的部队不小心掉进了敌人精心布置的包围圈,那形势,真是万分危急,稍有不慎,整个部队就完了。
袁也烈却一点儿都不害怕,他冷静地观察着周围的情况,迅速组织战士们抵抗。
战士们在他的带领下,拼了命地跟敌人战斗,可敌人的火力太猛了,一波接着一波,部队渐渐陷入了绝境,伤亡越来越大。
就在这生死关头,朱德带着援军及时赶到,朱德一看战场形势,立刻指挥部队从敌人侧翼发起猛攻。
这一招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包围圈一下子就出现了漏洞,在朱德的支援下,袁也烈带着部队抓住机会,成功突围。
经过这次战斗,袁也烈对朱德的军事指挥能力佩服得五体投地,他知道,要不是朱德来得及时,指挥得当,部队可就惨了。
朱德也对袁也烈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赞不绝口,觉得这个小伙子有股子狠劲。
此后,朱德和袁也烈经常凑在一起,商量作战计划。
他们有时候在简陋的营帐里,有时候在行军路上的大树下,摊开地图,仔细研究地形和敌情,把自己的经验和想法毫无保留地分享出来。
朱德则耐心地教袁也烈各种军事知识和斗争策略,不管是复杂的战术,还是怎么在困难的时候鼓舞士气,他都倾囊相授。
晚上部队宿营的时候,他们经常围坐在篝火旁,一边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一边畅谈革命理想。
他们想象着未来的新中国,没有压迫,没有剥削,老百姓都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互相鼓励,分享着自己的希望和担忧。
在这艰苦的环境里,这些温暖的交流,就像一股力量,支撑着他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的夜晚。
他们的情谊,也在战火中变得越来越深厚。
1931年2月,当时担任红七军第二十师第五十九团团长的袁也烈,在广东乳源县梅花村的一场战斗中,遭遇敌军偷袭,身负重伤。
同年5月,他被组织送至上海养伤,之后不幸被捕,虽遭受酷刑,但并没有暴露身份,直至1935年方才出狱。
出狱后的袁也烈立即加入到抗日的大军中。
1942年,他在山东战场“以少胜多”,指挥部队获得禹城战役的胜利,该役也是当时山东战场歼灭日军人数最多的战绩。
解放战争时期,袁也烈参加并指挥了解放青岛等多场战斗。
三、胜利后的喜重逢,自是难忘经过无数革命先烈的浴血奋战,中国革命终于迎来了胜利,新中国成立了。
那些曾经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也都奔赴不同的岗位,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955年,袁也烈被授予少将军衔,并担任过海军副参谋长等职位。而对于朱德元帅,自是不必详述。
多年后的一次重要军事会议上,朱德和袁也烈再次相遇。
当他们的目光在人群中对上的那一刻,时间仿佛都停止了,两个人的眼里满是激动和喜悦。
他们快步走向对方,紧紧地握住对方的手,那股子亲热劲儿,就像失散多年的亲人。
“老袁,好久不见啊!”朱德亲切地说道,声音里透着浓浓的思念。
“朱老总,真没想到还能在这儿见到您!”袁也烈眼里闪着泪花。
两人坐下来,开始回忆当年在南昌起义和南下途中的点点滴滴。
那些激烈的战斗场景,那些一起吃苦的日子,还有那些牺牲的战友,都浮现在眼前。
袁也烈有点不好意思地说:“还记得当年在南昌,我把您当成敌人给抓了,真是太丢人了!”
朱德听了,哈哈大笑:“这事儿我可一直记着呢!不过也多亏了那次误会,咱们才认识了,这也是一种缘分啊!”
两人相视而笑,笑声里充满了对过去的怀念。
这时,周恩来刚好路过,听到他们的谈话,也笑着说:“你们这‘不打不相识’的事儿,都成咱们革命队伍里的一段佳话了,以后得多跟年轻同志们讲讲。”三个人都被逗得哈哈大笑。
这次重逢,他们还分享了这些年各自的经历和生活。
看着新中国的巨大变化,从以前那个贫穷落后、到处都是战火的旧中国,变成现在充满希望、百废俱兴的新中国,他们心里别提多自豪了。他们知道,这和平和繁荣来得太不容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他们下定决心,要继续为国家和人民的幸福努力奋斗。
四、哈哈一笑,铸就革命传奇在中国革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里,发生过太多传奇故事,众多英雄人物的经历交织在一起,精彩异常。
朱德和袁也烈这两位革命先辈的事儿,堪称现实版的“不打不相识”。
他们从南昌城那一场让人哭笑不得的“误会”相识,到后来一路摸爬滚打、出生入死,一起在战火里并肩战斗。
之后他们虽然各自奔赴不同的战场,又有着不同的人生际遇,特别是对于袁也烈来说,五年的牢狱遭难,似乎让他错失了很多。
然而“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作为坚定的革命者,他们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并没有因此而不同或者是任何改变。
这也是他们在黑暗又艰难的岁月里,能够在篝火旁畅谈;在新中国成立后,也能哈哈笑谈历史的缘由。
为国家和人民撑起了一片希望的天空,是他们由始至终的追求。
所以呀,咱得记住,咱们今天的好日子,那都是这些革命先辈们用命换来的。
所以,大家都得加油干!在自己的岗位上好好努力,为实现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份力。
让朱德和袁也烈,还有那些数不清的革命先烈们能够欣慰。
同时,咱得让他们的故事,一直流传下去,成为咱们中国人永远的骄傲,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向着更美好的未来冲呀!
参考文献:
人民网 2017年8月4日发布(那天那夜的枪声)惠州日报 2019年7月26日发布(武昌起义中的元也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