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5日,四川中江县觉慧新村挂面工坊内,谢娜以一袭改良版蜀绣旗袍亮相,为家乡“中江挂面村”文旅项目站台。镜头前,她熟练地将细若发丝的挂面抛向空中,阳光穿透银丝时,手腕上那串父亲谢扬功赠予的铜钱手链叮当作响——这串手链曾见证谢家三代人与曲艺、面食的不解之缘。

【非遗挂面牵动乡愁经济】
此次宣传重点推介的挂面村,是谢娜2024年推动的“中江文旅争先”战略核心项目。该项目将父亲谢扬功《农家书屋人人夸》中描绘的“家家晒面如瀑布”场景复刻为沉浸式文旅场景:游客可亲手体验“三醒三揉”古法工艺,在觉味水街品尝挂面与张杰外婆私房菜联名的“相思面”,或在凤凰山体公园观看挂面主题灯光秀。据县文旅局数据,自2024年国庆试运营以来,挂面村带动周边民宿入住率提升270%,其中“娜式小院”等明星同款房型需提前3月预订。

【综艺基因赋能乡村振兴】
谢娜的乡村改造理念源自其参与的《美好合伙人》综艺。节目中,她将父亲老家松树湾的百年老宅改造成“笑匠民宿”,保留青瓦木梁的同时植入曲艺元素:客房以《王保长收债》等谐剧命名,早餐供应谢妈妈罗正英独创的“谐剧酥饼”,甚至在庭院设置“谢娜童年剧场”,循环播放她幼时模仿父亲表演的珍贵影像。这种“非遗+综艺”的混搭模式,使民宿开业首月即入选携程“全国十大文化主题民宿”。

【星二代反哺激活文化基因】
作为曲艺大师王永梭徒孙,谢娜此次返乡特意拜访了父亲师门。在挂面村非遗工坊,她与金钱板传承人合创《挂面谣》,将父亲代表作《歪货下乡》的经典唱段融入晒面号子;在觉知研学村,她带领留守儿童重现《中江表妹》经典桥段,孩子们用中江方言喊出的“太阳出来喜洋洋,挂面晾满竹竿上”被制成短视频,上线24小时播放量破亿。更令人动容的是,她在微博晒出父亲1985年手写的《中江挂面赋》复印件,泛黄纸页上“一缕银丝系天下”的题词,与她今日佩戴的挂面造型胸针形成时空呼应。

【文旅IP撬动县域经济】
中江县趁势推出“跟着谢娜游中江”文旅专线,整合继光故里、八宝油糕工坊等资源,打造“红色文化+非遗美食+明星效应”的组合拳。数据显示,2025年清明假期,中江接待游客量同比激增347%,其中“谢娜同款挂面宴”预订量超12万桌,带动全县挂面产业产值突破8亿元。正如谢娜在推介会上所言:“从前是父亲用谐剧逗乐乡亲,如今我想用一碗面温暖世界。”

当夕阳为挂面工坊镀上金边时,谢娜蹲在晒场与村民唠家常的身影,与三十年前父亲谢扬功在此创作《梨花盛开的地方》时的剪影悄然重叠。这场跨越时空的接力,让中江挂面不再只是非遗名录上的符号,而成为连接乡愁记忆与现代生活的甜蜜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