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韩剧《安娜》很火,讨论度也很高,幸知找了一晚上一口气追完了。
这是一场漂浮于上流社会的欺诈游戏。
是一本现代爽文。
是一个假名媛跨越阶级,却遭翻车的故事。
在这部剧中,虚虚实实,撒谎带来的欢愉,谎言被拆穿的窒息,让每个观看者即便看完了大结局,这两种感受依然在脑海里交织。
01
假名媛靠撒谎挤进上层名流
诱墨(女主)生于小县城,父亲是一个裁缝,母亲是聋哑人,家境贫寒。
别人家弹钢琴,诱墨却只能在钢琴纸上弹奏。
一天,一位军官和其夫人关顾他们的店铺,夫人看中了诱墨,带她在旁边教授英语。
受到虚荣的军官夫人的启蒙,诱墨天生的欲望因子似乎得到了释放。
家里实在没钱让她学芭蕾,她却淡定地对同学说:“芭蕾只是兴趣。”
从小学习很好,却要走艺考的路,并直言这是令她陶醉的美好事物。
但被老师无情地戳破了她:“你这是虚荣。”
后来因为和音乐老师相恋,被校方发现后,还被音乐老师倒打一把,强制被转学到首尔。
可到了首尔,成绩一落千丈,为了不让父母担心,谎称自己考上了梨花女大。
用学费报了三年补习班,却仍然落榜。
途中遇到了一名高富帅,为了能和他一同去美国求学,她又骗取父母获得大额学费,可没想到被高富帅母亲拆穿,惨被抛弃。
无奈下,她步入社会,打多份工来维持生活,后来遇到了安娜——一个富家千金。
安娜有钱有颜,平日生活散漫,挥霍无度,虽然名校毕业,但却是一名啃老族,啃着父母双手奉上的财富。
对待诱墨,她呼来换去,偶尔的好脸色,也只不过是给了诱墨一只众所周知的假表。
有一次诱墨母亲生病,想诱墨回家,诱墨前去找安娜父亲请假的时候,却被批了一顿:“你是因为不努力,又懒又蠢,才只能生活在底层。”
这多么的熟悉,不就是现实生活中的“何不食肉糜”吗?
在受尽冷眼后,心中愈加不忿的诱墨,在一个夜晚,偷走了安娜的护照和一笔钱。
她后来将自己身份置换成安娜的身份,用着安娜的名字,安娜的高学位,成功走上了阶级跃迁的第一步。
为了能稳住自己的工作,诱墨多次去多家机构进行咨询,然后将话术背下,一一复述给自己的学生。
随着在辅导机构的成绩越做越好,她成为大学讲师,住进了高级公寓。
相亲认识了年轻企业家崔志勋,两人结婚后更让诱墨过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生活,她的人生似乎在事业和婚姻的加持下登到了顶端。
身着名牌衣服,脚蹬高跟鞋,手提昂贵包包,她想要的一切似乎一下子都被满足了。
过去她的人生就如《寄生虫》里寄生的一家人一般,仰仗着高级阶层生活。
如今,凭借一个个谎言,她自己也成了“高等人”。
一切都朝着她期望的方向发展,可没想到,遇见了真正的“安娜”,真“安娜”得知真相后,要挟她拿出30亿才罢休。
可没想到她却惹了不该惹的人——不择手段的崔志勋。
崔志勋找人杀掉了真“安娜”,并伪装成自杀现场,同样也开始控制起诱墨,逼迫诱墨一直扮演完美的首尔市长夫人一角,帮助他顺利拿下市长一位。
而诱墨或许是因为恐惧于丈夫的精神及肢体暴力,又或许是因为生活在谎言中的麻痹与脆弱。
后来她决定向智媛前辈坦白,拿出存有证据的u盘,让崔志勋真面目得以曝光。
最后的结局,诱墨放火烧车,崔志勋被烧死,她独自在国外生活。
02
贪慕虚荣的安娜,值得可怜吗?
对于诱墨而言,她因为爱慕虚荣、要强,渴望挤进上流社会说的一次次谎,虽然的确是助力了她一次次地往上跨越。
但同样,她也是付出了代价的。
第一个代价是她牺牲了她的家庭。
为了完好自己留学白富美的身份,她花了大量的精力,也花了大量的金钱。
而这些金钱来自于并不宽裕的家庭,对于这些钱,或许是父亲的治疗癌症的救命钱,但他还是给了,因为这是他的女儿,可直到他离世,却仍然没见到自己最疼爱的女儿最后一面。
而此时,女儿诱墨却在被抛弃和美国梦破碎中沉沦,回到家中,也只能见到父亲的骨灰。
后来,她因为当了市长夫人,不能见到母亲最后一面,因为她的完美人设,不允许她存在一位贫穷且聋哑的母亲。
亲情是她撒谎道路上牺牲的最珍贵的东西。
第二个代价就是她患上了“雷普利症候群”,即人陷入了提升身份的欲望而不断说谎,以至于最终自己也难以分清究竟是真实还是谎言,而生活在幻想中形成的人格障碍。
为了成为真的安娜,她摒弃掉了过去真正的自己,这也是为什么当真正“安娜”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的认知开始分崩离析,过去的卑微、自卑、不自信瞬间跃然脸上,甚至为了这个虚假的身份,铤而走险收受贿赂。
命运的馈赠早就标好了价格,虚荣撒谎的背后是牺牲自己、牺牲自己最亲近的人。
但要说她是个完全不值得可怜的女人吧,她也并不是,她也有着普通人的坚韧、努力。
后来套用身份的她,深知凭借转换身份并不能达到她想要的最终目的。
她对工作负责,还会利用自己业余的时间看书,揣摩专业知识,去咨询其他机构的老师来给自己作背书。
她也有她善良的一面,送母亲去最贵疗养院接受照顾,为了圆朋友智媛前辈的梦想,她让丈夫托关系把智媛前辈弄进了政治部里当记者。
尽管身份是偷的,尽管经常打肿脸充胖子,但也有不少观众还是看到了她为了这个身份的付出。
所以不少观众随着剧情一步步地深入,态度也发生了转变,从觉得“这个女的就是贪慕虚荣”到“不希望她被拆穿,就这么活着”。
除了因为看到安娜普通人坚强、善良的一面之外,还是因为诱墨所做的事情,都是观众们自己渴望却不敢做的事情。
虽感可耻,但是却十分之有爽感。
看到诱墨对真“安娜”的嫉妒、羡慕时,我们实际上是感觉到了一种来自人性深处的熟悉感——如果我能是她,那有多好。
最近这段时间,“小镇做题家”一次引发了无数的争议,这词本该无意义,但如果是出自高阶层人士之口,却成为了嘲讽普通人努力的一把尖锐的刺刀。
并非每个人都出生在罗马,有的人为了前往罗马就耗尽了前半生的所有力气,可这个时候生于罗马的人一边享受着阳光美酒,一边还嘲笑这些还在赶路的人不够勤快。
所以,《安娜》这部电视剧,不仅仅是一部爽片,还是一部通过客观描述诱墨的前半生,映射出当代社会规则的无奈压迫,贫富差距问题,以及讽刺上流阶层的虚伪。
03
除了诱墨,我更看到了这两位女性
当然,从这部剧中,除了诱墨,我更看到了剧中隐藏发光的女性群像。
作为诱墨的朋友,一名普通的工薪阶层,韩智媛,她充满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论实力,她不输诱墨,论努力,她不亚于诱墨。
她一直想进入政治部当记者,揭露社会的腐败与阴暗。
即便后来得知她的工作是诱墨从政的丈夫托关系得来的,她对自己有过怀疑,对社会有过质疑。
正义、梦寐很久的工作,她选择站在了正义的那一方。
她坦荡、诚实、勇敢,她最后一次跟诱墨相见,说了一句话:“就算普通人不像诱墨这样过,也会成功的。”
的确,最后诱墨逃亡在外,她凭借自己的正直和无畏获得了升职加薪,凭借着普通人的普通努力,她感慨:“有钱真好。”
还有另外一位女性角色,她出场率并不是特别高,可以说在众多角色中,她显得十分渺小。
她是丈夫崔志勋的秘书,赵诱墨,是的,同样也是叫做诱墨。
这不是巧合,这是丈夫崔志勋用来时刻警醒着诱墨:如果不按照他的来做,就让她“打回原形”。
而这个秘书,有着初生牛犊的猛和勇,上司讽刺“女性就不该进入秘书团”,她直面回应。
面对虚伪的老板,她宁愿放弃好不容易得来的工作,帮助诱墨,揭露老板的黑暗面。
这两位,才是最接地气的我们。
虽然并不能做到一日飞黄腾达,但踏踏实实,无愧于生活,走的每一步都将在未来的我们身上有迹可循。
诱墨的前半生虽然很爽,但她的结局终将会因为谎言而变得不幸,虽然剧中编剧对她“手下留情”,让她逃亡在海外,过着一个人的生活。
可现实中无数新闻告诉我们,偷用身份只会每日如履薄冰,用撒谎创造出来的财富终将会被收回。
所以,如果可以选择,你会选择成为诱墨,还是韩智媛呢?
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