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 年,魏宗万出生在上海的一个家庭,家境颇为优渥,自小他便衣食无忧。他的父母都是有文化涵养的人,十分注重对孩子的培养。在魏宗万五岁的时候,便跟着哥哥们踏入了校园。
六岁那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魏宗万走进了梨园,戏曲那独特的魅力瞬间将他吸引。婉转的唱腔、精彩的表演,让小小的他为之深深着迷,从那时起,唱戏的想法便在他的心中悄然种下。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唱戏被认为是穷苦人家孩子的选择,戏子的地位并不高。当父亲得知他有这样的想法时,气得胡子都歪了,哥哥们也对他爱答不理,家人都觉得他的这个念头有辱门风,丢脸至极。在这样的压力下,魏宗万不得不暂时收起自己对戏曲的热爱,很少再唱戏了。
中学毕业后,魏宗万面临着人生的重要选择。父母给他两个选项:一是继续深造,成为有文化的人;二是去上海汽轮机厂上班,做一名工人。在父母的压力下,他最终选择进入工厂,成为了一名钳工。这份工作在当时备受周围人羡慕,可魏宗万的内心却并不快乐。在上班的四年时间里,他因为不懂变通,总是蛮干,经常受到师傅的责骂:“你可真笨啊。”
尽管工作不顺心,但魏宗万心中对表演的热爱从未熄灭。他报名参加了厂里的业余话剧团,虽然因为外形的原因,他在团里只能跑跑龙套,还时常被人说丑,但他对此并不介意,反而感到满足。
有一天,魏宗万去买花生米时,看到了一则戏曲学院招生的广告。他心中的梦想再次被点燃,随后他便跟师傅说想去参加考试。师傅却毫不留情地回怼他:“你这长相能当演员,全中国人都能当演员了。” 但魏宗万偏不信这个邪,为了能考入上戏,他开始自学高中知识。那时候,他白天在工厂辛苦工作,晚上就在煤油灯下刻苦读书。然而,追梦的道路并不平坦,第一次高考,他落榜了。但他没有放弃,接着参加了第二次考试,可依然惨遭失败。
终于,在他 21 岁那年,凭借着自己的努力,魏宗万以满分的优异成绩被上戏录取。然而,家人得知这个消息后,没有一个人为此感到高兴,他们一致认为魏宗万是在瞎胡闹,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干,非要去当戏子。家人甚至因此经常被邻居指指点点。就在他考进上戏的那年,他被赶出了家门,名义上是给哥哥们腾婚房。无奈之下,他只能自己租房居住。不过,好在上班的那四年,他自己存了一些钱,即便没有父母的资助,也勉强能够维持生活。
校园时光与演艺萌芽
进入大学后,魏宗万的表演天赋逐渐显露出来。在班里拍摄的六部戏中,他有三部独挑大梁。然而,即便他在学校表现出色,但由于长相原因,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迅速成名。
1963 年,大学毕业后,魏宗万被分配到上海人艺工作。为了方便上下班,他在单位附近租了房子。在房东眼中,魏宗万踏实肯干、风趣幽默,深受他们的喜爱。房东的外孙女于虹,每次见到他都会亲热地叫他 “魏叔叔”。那时的魏宗万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可爱的小女孩后来会成为他的继女。
此时的魏宗万已经 25 岁,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但由于他的长相和工作,几段恋情都无疾而终。尽管同龄人都早已结婚生子,但魏宗万依然坚信,属于自己的爱情总会到来。
邂逅爱情与家庭生活
1965 年的一天,魏宗万像往常一样从楼上下来,看到房东的大女儿周惟明独自坐在客厅里,他走近一看,只见周惟明眼圈通红,正在暗自落泪。魏宗万在这居住已久,自然知道周惟明的婚姻并不幸福,夫妻二人经常吵架,这也是外孙女长期住在外婆家的原因。他对周惟明一直印象很好,看到她如此难过,心中不禁生出怜悯之情。
魏宗万将自己的手帕递给周惟明,周惟明接过手帕,擦了擦眼泪,抬起头对他笑了一下。魏宗万尴尬地摸了摸头,也笑了笑,没有说话,便默默地走了出去。此时的周惟明,正因刚刚结束的婚姻而伤心,没想到被魏宗万看到了自己脆弱的一面。看着手中的手帕,周惟明心里一暖,觉得魏宗万十分细心。
之后,两人的接触逐渐频繁起来。在周惟明离婚后,魏宗万经常安慰开导她。他幽默风趣的话语,总能让周惟明开怀大笑。渐渐地,一种别样的情感在两人心中悄然发酵。
然而,周惟明比魏宗万大 6 岁,并且还是二婚,外界并不看好他们的婚姻。周惟明的家人也强烈反对,他们觉得魏宗万只是个穷小子,根本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更认为他妄想从房客变成房东。但这些反对并没有影响两人的感情。
1970 年,在巨大的压力下,魏宗万和周惟明喜结连理。婚后,魏宗万将自己每月 60 元的工资都交给周惟明,并且把继女当成亲生女儿一样对待。他经常去学校接送继女,孩子生病时,也是他背着去看病。生活中所有的好东西,他都会留给继女。他的付出,赢得了继女的认可。后来,他们有了亲生女儿,魏宗万依然同样宠爱继女。
尽管家庭生活幸福美满,但魏宗万的事业却一直没有起色。年近 40 的他,依然在跑龙套。他曾自嘲地说:“土匪、特务、老头换着演,但就是连个配角也没混上。” 不过,妻子周惟明并不求丈夫大红大紫,她只希望家庭幸福,家人平安健康。
演艺事业的转折与辉煌
1982 年,44 岁的魏宗万迎来了演艺事业的转折。他接拍了影片《一个和八个》,在里面饰演 “老万头”。这是他的电影处女作,与他合作的还有著名影星陈道明、陈泽如等。导演在选角时,正是看中了他独特的 “丑”。而在拍摄过程中,魏宗万凭借精湛的演技,将 “老万头” 这个人物诠释得淋漓尽致,让导演惊喜不已。
此后,魏宗万又陆续参演了多部影片,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89 年,在演艺界沉浮多年的他,终于获得了业界的一致认可,被评为国家一级演员。
出名后的魏宗万,受到了很多导演的邀约,但他都婉拒了,有的是因为剧本不合心意,有的则是因为他年龄渐大,体力不如从前。然而,有些导演却十分执着。比如张建亚导演,为了让魏宗万参演《三毛从军记》,不惜三顾茅庐,甚至下跪恳求。当时,张建亚的举动让魏宗万的妻子惊愕不已,她连忙上前扶起张建亚。张建亚却说:“如果今儿您不答应我,我就不起来了。” 导演的执着深深打动了魏宗万,他最终接下了这部戏。拍摄时,魏宗万已经 54 岁,这部电影也是他首部领衔主演的作品。人们说他大器晚成,他却自嘲是 “大器老成” 。
1994 年,王扶林导演在筹拍《三国演义》时,邀请魏宗万出演司马懿一角,却遭到了拒绝。王扶林十分不解,别人都挤破头想参演的剧,魏宗万为何拒绝。但王扶林越是得不到就越想争取,没多久,他亲自带着司马懿的画像上门拜访魏宗万。王扶林当着魏宗万的面打开画像,说道:“没人比你更能胜任该角色了。” 看着那幅跟自己极为神似的画像,魏宗万改变了主意,参演了《三国演义》。该剧一经播出,便备受好评,魏宗万也因此被全国观众所熟知。
1998 年,导演张绍林邀请魏宗万参演《水浒传》,出演高俅一角。魏宗万担心自己驾驭不了,再次婉拒。后来在张纪中的劝导下,他才决定参演。为了能让魏宗万多拍一个月的戏,导演张纪中甚至将合同改为农历合同。不出所料,魏宗万饰演的高俅,让观众恨得牙根直痒,事后,不少网友将他与 “容嬷嬷” 李明启相提并论 。
1995 年,在《巧奔妙逃》里,魏宗万出演弹棉花的老幺,那段 “弹棉花” 的片段,让人捧腹大笑,这也是他为数不多的正面角色。在《爱情公寓 4》里,他饰演的洪七爷,给年轻观众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时,观众们才发现,魏宗万塑造了众多荧幕经典,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老戏骨。
坚守原则与平凡生活
虽然魏宗万拒绝了很多导演的邀约,但他并不是不好相处的人,他只是做事有自己的原则。他给自己立了不少规矩,其中一条就是不接广告代言。面对重金邀约,他始终恪守原则。曾有记者问他:“您因何不拍广告呢?” 他回答说:“我是有编制的国家一级演员,每个月 4000 多的工资就足够用了,没必要赚那么多钱。”
魏宗万多年拍戏的钱都用来给女儿买房了,他和妻子八十多岁还在外面租房居住。他认为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能赚昧良心的钱,不能让自己一辈子的名声毁于一旦。妻子也非常赞同他的做法,结婚 50 多年来,两人的感情依然幸福甜蜜。
现年 81 岁的魏宗万,依然活跃在舞台上,还经常鼓励后辈。他常劝诫与他合作的演员:“受过十几年的教育,还是要学会夹着尾巴做人。” 但在拍摄一部戏时,一位当红女星却说:“魏老师,你老是说要夹着尾巴做人,可我们现在都夹不住。” 魏宗万只是笑了笑回道:“孩子,甭夹,你们爱怎么翘就怎么翘。”
在现实生活中,魏宗万是个非常可爱的老人。去年冬天,有网友撞见他亲自推着小车上超市买东西。他逛了一圈,拿上要买的食材后,推着车到收银台,缓慢地掏出零钱包付款。有人问他老伴呢,他回应说:去买菜了,外孙女来了。在网友的镜头中,他是一个待人随和的小老头,生活简单幸福 。
喜欢他演的司马懿,诡诈到位[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