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家里贫穷“偷书”被打,发烧靠西瓜降温,作品却影响你我

甄娱乐 2020-12-04 10:37:15

完成一部高质量的长篇小说究竟需要多长时间?

不同的作家会给出不同的答案,然而,对于素有“鬼才”之称的贾平凹来讲,两到三年即可完成一部长篇巨作。

“我就像是土命,平时我穿着人的衣服,一到写作,我就披上了牛的皮。”

贾平凹如是评价自己。而他也的确如同他形容的那样勤奋,在文学的土地里像头沉默勤恳的黄牛一样默默耕耘。

贾平凹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并且很早便踏上了文学创作这条道路。

由于家境清贫,他在大学里吃穿用度极为节省,唯有在完成一部作品之后,才舍得去饭馆里点那么一两道炒素菜,配着米饭面条囫囵下肚,以示对自己的奖励。

后来分配工作单位的时候,按照惯例,他应该回去乡下的一所学校当个普通教师。然而一家很赏识他的报社特地来到他学校要人,他因此得以留在城中。

也许就在那时,他就模模糊糊有了一个念头,写作,也许写作能够改变他人生的轨迹。

实际上,“贫穷”早在多年前就在贾平凹的记忆里打上了深刻的烙印。

据他回忆,小的时候母亲领他去亲戚家玩,他一进屋就被书架上的《红楼梦》吸引了。于是他从书柜上取下书,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一看就是一整天。

但《红楼梦》又岂是一天时间就能吃透看完的呢?于是贾平凹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偷书。

后来亲戚家的人发现书少了,带人上门对峙,并且指责贾平凹是贼。贾平凹被母亲狠狠地打了一耳光,忍不住哭了起来。妹妹也边哭着边对他说:“哥哥,我长大了一定给你买书。”

贫穷的童年记忆不仅影响着贾平凹的写作速度和效率,也深深地镌刻在他的骨头与血脉里,直至后来成家立业,家境殷实起来也不能磨灭。

有一次,贾平凹发了高烧,不去医院就诊,只是吩咐妻子去买几个西瓜回来给自己降温。果然到了晚上,贾平凹的烧退了,他因此得意洋洋地对妻子说“我们还有西瓜吃”。

打小家境贫苦的山娃子长大后可能会吝于金钱,可靠文字挣钱养家的作家贾平凹却不能吝于一个故事。

他有根基,有故土难离的乡愁。所以他写他从小生长的地方, 写日日夜夜、年复一年伫立在他眼前的秦岭,用心中的笔杆描摹出那雄壮巍峨的山峰和激荡在他血管里的秦腔。

他也有人情味儿,和一双看透人间冷暖的灼灼慧眼。所以他写他周边的人物 写他做客茶馆里美丽又有魄力的女主人,写围绕着茶楼主人周围的那一群千姿百态的小姑娘,和那群小姑娘或起或落的人生。

《暂坐》这本书由此脱胎而出。

这部小说耗时两年,期间经过数次修改,最终呈现出这样一部完整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西京,描写了以海若为主的十二位女性的生活。

早在小说《废都》的开篇,贾平凹以西京城开出的四朵奇花,和某天同时出现的四个太阳借喻书中的八位男女主角;而在这本《暂坐》中,海若送给姐妹们一人一块玉,这不禁让人联想到红楼里的“金陵十二钗”。

实际上,《暂坐》中的女人们也像随贾府衰败而零落成泥的女人一样,一出场是光鲜的、多姿的,最终却难逃命运摆布,海若被高层牵连受审、夏自花被病魔折磨至撒手人寰,当初聚在一起的好姐妹,如今各自散落天涯。

正如书名中“暂”字所言,人生中一切相逢、陪伴,或是得到的虚名金钱,都如过眼云烟,转身即逝。书中的主角们还没能等来那一尊从远方运来的活佛,茶楼的命运就以爆炸收尾。也许多年以后,铅华洗净的海若回想起这段往事时会终于发现,靠人渡己,不如自渡。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无论是《废都》,还是《暂坐》,贾平凹用一贯的深刻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的人为理想痛苦,有的人为生存发愁,但她们一直都没放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方小卡片是《废都》购买链接。

但不管怎样,《废都》和《暂坐》这两本都非常值得我们生活在底层想要改变自我的人读一读。我们能够从书中感受到故事的真诚,质朴以及思想的升华。

点击上方链接,购买《暂坐》

——END——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侵权必究

图片来自网络与图文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1

甄娱乐

简介:甄娱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