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知道现在想要喜欢一个明星,就这么难吗?
这不刚粉上一个周雨彤,就正好见证了她从被夸奖追捧再到好人设崩塌的全过程。
最近,周雨彤在《花儿与少年第六季》中的“好人缘”标签似乎摇摇欲坠,取而代之的是对其真实性格的质疑。
难道明星台前幕后的反差真的有这么大吗?
演技不错但人品不行?
周雨彤,观众缘一直不错,以往作品中塑造的角色也多是讨喜的类型。
尤其是在《我在他乡挺好的》中,她将北漂女孩的辛酸与坚韧演绎得淋漓尽致。
不仅引发了无数打工人的共鸣,也因此斩获了华鼎奖最佳女演员的荣誉。
或许是团队有意为之,周雨彤的公众形象一直偏向“温柔大姐姐”、“朋友遍天下”的路线。
在她的社交平台上,也常常分享与其他明星的互动日常,营造出一种“人缘极佳”的氛围。
可这一次的综艺之旅,却似乎撕开了这层精心编织的滤镜,将周雨彤不那么完美的一面暴露在镜头之下。
节目中,周雨彤的表现与之前塑造的“松弛感”人设形成了鲜明反差,一系列言行举止引发了观众的强烈不适,曾经的好感也逐渐消散。
最先引发争议的是周雨彤与金晨之间的互动。
金晨,娱乐圈出了名的“开心果”,性格直爽,然而在《花少6》中,却展现出少有的疲惫和脆弱。
节目中,金晨曾多次向周雨彤吐露心声,寻求安慰和支持。
然而,周雨彤的反应却显得有些冷漠和敷衍,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
她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心和安慰,反而不断追问金晨的病症,甚至当着镜头询问:“这个会影响语言组织能力吗?
更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周雨彤似乎热衷于在节目中“戳破”惊喜,破坏气氛。
周雨彤却在金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直接说出了礼物的事情,让田嘉瑞精心准备的惊喜瞬间落空。
真实可不代表没礼貌
明星在节目中,究竟应该展现真实的自我,还是应该去迎合观众的期待,塑造一个完美的形象?
但不可否认的是,观众对于综艺节目的期待,已经从最初的“娱乐至上”,逐渐转向对“真实”的追求。
周雨彤在《花少6》中的表现,在社交媒体上持续发酵,将“综艺人设”这一话题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网友们纷纷化身“福尔摩斯”,深扒周雨彤过往的言行举止,试图从中寻找蛛丝马迹,验证其在节目中展现的究竟是真实性格还是刻意为之。
这场关于“真实”与“虚构”的讨论,也折射出当下综艺节目在制作和传播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节目组通过剪辑、后期等手段,对明星的言行举止进行加工和包装,以制造戏剧冲突,增强节目可看性。
然而,这种“人设”的构建,往往建立在对明星真实性格的扭曲和简化之上。
明星被贴上标签,被赋予特定的性格特征,最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完美形象”。
周雨彤在《花少6》中的遭遇,正是“人设”这把双刃剑的反噬。
节目播出前,周雨彤凭借其清新自然的形象和不错的演技,积累了一定的观众缘。
团队也刻意将其往“温柔”、“随和”、“好人缘”的方向打造,试图塑造出一个“零差评女神”的形象。
然而,周雨彤的回应却显得敷衍和冷漠,甚至带着一丝不耐烦。
这种“冷暴力”式的相处方式,与她之前塑造的“温柔大姐姐”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也让观众对她的人品产生了质疑。
此外,她还经常在节目中“抢话”,打断其他嘉宾的发言,试图将话题引到自己身上,这种“自我为中心”的表现,也与其之前塑造的“随和”形象相去甚远。
明星凹人设的初衷
当然,我们也不能将“人设崩塌”的责任全部归咎于明星。
因此,要避免“人设崩塌”的尴尬,不仅需要明星端正心态,在节目中真实地做自己。
也需要节目组转变观念,摒弃“唯收视率论”,将更多精力放在内容创作上,为观众呈现更真实、更精彩的节目。
周雨彤在《花少6》中的表现,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滑铁卢”,更折射出当下娱乐圈“人设”文化的弊端,以及观众审美趣味的转变。
曾经,明星依靠作品说话,观众关注的是他们的演技、唱功,以及作品传递的价值观。
这种“人设”文化,却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了明星与观众之间的关系。
而观众则沉迷于明星塑造的“完美人设”中,一旦“人设”崩塌,就会感到失望和愤怒,甚至将这种情绪发泄到明星身上。
一些网友开始深扒周雨彤的过往言行,试图从中找到更多“黑料”,证明她之前塑造的“人设”都是虚假的。
还有网友对周雨彤进行网络暴力,用恶毒的语言攻击她,给她贴上“绿茶”、“心机女”等标签。
或许,她自己也意识到,在“人设”的游戏中,她已经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与观众真诚沟通的能力。
综艺节目,应该成为展现真实、传递正能量的平台。
节目制作方应该摒弃“唯收视率论”,将更多精力放在内容创作上,引导明星展现真实的自我,传递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写在末尾
“人设”崩塌,或许是周雨彤演艺生涯中的一个“劫”,但也可能成为她的一次“蜕变”。
并且,一次又一次出现“人设”类的话题,也证明观众对于娱乐圈里的标签化现象已经深恶痛绝,但愿节目制作人可以多些真诚少些剪辑套路。
信源:《花儿与少年第六季》20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