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悯皇贵妃:乾隆初恋,大清最没福气的皇贵妃,死后60天夫君登基

雍亲王府王妃 2025-02-12 12:09:11

同乾隆皇帝合葬裕陵的除了两位皇后:

孝贤纯皇后沙济富察氏,乾隆皇帝明媒正娶的发妻;

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继后彻底失宠后便被晋封为皇贵妃管理六宫,乾隆六十年时被追封为皇后

还有三位皇贵妃:

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不管是《延禧攻略》中还是《如懿传》中慧贤皇贵妃高佳氏都非善类,《延禧攻略》中的高贵妃宁馨儿跋扈,与乾隆的发妻皇后富察.容音不和,嫉妒皇后如此得皇上的宠爱,总是想方设法陷害皇后;《如懿传》中的高贵妃虽然同皇后富察.琅嬅交好,但是一直在为皇后冲锋陷阵、做尽坏事。

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慧贤皇贵妃并非如此,虽然因父亲高斌的缘故超拔为侧福晋,因乾隆宠爱而直接册封为仅次于皇后的贵妃。而且在乾隆刚登基的时候,高佳氏的母族便得到了抬旗的殊荣。但她并不骄纵跋扈,而是温和恭敬、颇富才华、遵守皇家礼法,平日同皇后、妃嫔们的关系十分融洽,对太后十分孝顺。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不管《延禧攻略》还是《如懿传》中淑嘉皇贵妃金佳氏也都非善类。《延禧攻略》中的大嘉嫔与小嘉嫔合在一起便是淑嘉皇贵妃的历史原型,二人是双胞胎姐妹,姐姐依附出身显赫的高贵妃,因陷害娴妃而被降为金答应囚禁北三所,黑化的娴妃将其勒死;妹妹在姐姐去世后入宫,深得乾隆宠爱,但因为陷害顺嫔而被打入冷宫。

但实际上历史上真实的淑嘉皇贵妃并非如此,虽然在潜邸时并不怎么得宠,但是乾隆登基后成为宠妃,先后生下四位皇子。去世后被乾隆追封为淑嘉皇贵妃,“淑嘉”二字是“温和,应当嘉奖”的意思,可见金佳氏并非剧中那般模样。去世后得以同乾隆合葬帝陵,而且其弟金简成为乾隆晚年仅次于和珅的宠臣。

而最后一位便是我们这篇文章的主人公——哲悯皇贵妃富察氏,哲悯皇贵妃的出身不仅远不能跟慧贤皇贵妃相比,也不及淑嘉皇贵妃,而且在乾隆登基前便已经病逝了,但为何会有哲悯皇贵妃的尊封,而且得以附葬皇陵呢?

哲悯皇贵妃虽然为富察氏,但是跟乾隆皇帝的发妻孝贤皇后富察氏并非同族,可以说二人的出身天差地别,所以孝贤皇后直接作为嫡福晋嫁给弘历,而哲悯皇贵妃便只能为侍妾格格。

孝贤皇后与太祖皇帝的第二位大妃富察.衮代同出一族,都是出身檀都系沙济富察氏,若是按照辈分的话,孝贤皇后要称呼衮代为族曾姑母。只是衮代这一支在大清建立之前(后金时期)便已经彻底没落,衮代的兄弟皆被辽东总兵李成梁所杀,衮代的两子一女在太宗皇帝皇太极在位时也皆未善终。

而孝贤皇后这一支崛起,成为满清勋贵家族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家族。

孝贤皇后的一个祖姑,嫁给了太祖皇帝的孙儿班布尔善为妻;

孝贤皇后的祖父米思翰,为康熙心腹大臣之一,位至尚书;

孝贤皇后的伯父马齐,不仅成为康熙宠臣之一,而且入阁拜相,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皇帝器重与尊重;也正因为马齐的缘故,孝贤皇后得以被雍正帝选为储君弘历的嫡福晋。

而马齐,因为深得康熙皇帝的器重,其女在选秀中被选中,指婚给了康熙第十二子胤祹。而胤祹在雍正年间时被晋封为多罗履郡王,乾隆登基后被晋封为和硕履亲王。按照辈分的话,胤祹的嫡福晋便是孝贤皇后的堂姐,而胤祹便是孝贤皇后的堂姐夫。

.....

可想而知,孝贤皇后沙济富察氏在嫁给弘历的时候出身有多显赫。

而哲悯皇贵妃呢?

不仅不是出身勋贵家族,而且还是正黄旗包衣管领下人(辛者库)出身。哲悯皇贵妃的祖上世代居住噶哈里和罗舍林村地方,与沙济富察氏一样,属于独立的一个支系,只是哲悯皇贵妃的母族这一支系比较小而已。

孝贤皇后的祖上世代居住沙济地方,所以称之为沙济富察氏;而哲悯皇贵妃的祖上因居住噶哈里,而称之为噶哈里富察氏。可以说孝贤皇后同哲悯皇贵妃,最起码在清朝时,没有追溯到一个共同的祖先,二人毫无关系。

哲悯皇贵妃的祖先可以追溯到尼雅唐鄂,不过尼雅唐鄂并非是噶哈里富察氏一族入旗的始祖,噶哈里富察氏一族入旗的始祖是尼雅唐鄂的孙辈或者曾孙辈;因噶哈里富察氏家族并不显赫,所以被编入正黄旗包衣。也就是说,噶哈里富察氏一族一开始便被编入包衣旗籍,而非因罪而被贬为包衣。

而且噶哈里富察氏一族自被编入八旗,一直到雍正朝时,族人大多为佐领、笔帖式、布军校等中低级官职。像哲悯皇贵妃的父亲翁果图,也仅位置正六品内管领而已。

如此便可想而知,哲悯皇贵妃的出身有多低微。

而且在正黄旗包衣佐领下(包衣)并没有姓富察氏的人家,而在正黄旗包衣管领下(辛者库)有十户富察氏人家;可见自始至终,哲悯皇贵妃的母族都没有得到抬旗的殊荣。

(下文中将哲悯皇贵妃称之为噶哈里富察氏)

虽然出身低微,但是按照大清的制度,噶哈里富察氏还是有资格参加内务府主持的选秀。而且在大清辛者库出身的妃嫔也不在少数,像雍正帝夺嫡的劲敌皇八子胤禩的生母良妃,便是辛者库出身,像嘉庆皇帝的生母孝仪纯皇后魏佳氏也是辛者库出身,像嘉庆帝的发妻孝淑睿皇后也差点成为辛者库出身的皇后,因为其叔祖来保的缘故,其家族在乾隆初年得以被抬出包衣。

噶哈里富察氏通过选秀,得以入宫成为宫女。

入宫后的宫女一般有三种出路:

一直做宫女到25岁,便可以出宫自行婚嫁;

被选为皇子的侍妾格格,来日可以母凭子贵被晋封为庶福晋甚至是侧福晋;若是皇子来日继位的话,便可以成为后妃,若是生下的儿子能够成为储君的话,成为太后也不在话下;像乾隆皇帝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一开始便是雍亲王胤禛府上的侍妾格格,母凭子贵而被雍正封为熹妃、晋封为熹贵妃,儿子登基后被尊为崇庆皇太后,成为大清最有福气、最长寿的皇太后;

被皇帝看中,直接册封为后妃(一般位份一开始会比较低,为常在或者是贵人);咸丰帝的后宫便由好几位包衣出身的后妃,一开始被封为常在,后一步一步得以晋封为妃、贵妃甚至是皇贵妃

而噶哈里富察氏便是走了第二条路,被雍正帝分到了皇四子弘历的身边为侍妾格格。

噶哈里富察氏到弘历身边的时候,是雍正三年,这一年弘历15岁。

了解清史的应该知道,雍正元年的时候雍正帝便将弘历秘定为皇储,可以说只要皇四子弘历能够在雍正一朝不做什么不法的事情,便是板上钉钉的大清下一位皇帝。

而噶哈里富察氏,能够成为弘历身边的侍妾格格,便会成为弘历后宫的妃嫔。

而且噶哈里富察氏是弘历身边的第一位侍妾格格,雍正自然会慎之又慎。而事实证明雍正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噶哈里富察氏去世后的祭文中提到:

维尔哲妃富察氏,秉性端凝,持躬谨慎。矢小心而匪懈,早着贤声。期景福之方长,益勤内职。

乾隆将噶哈里富察氏追封为皇贵妃的册文中提到:

尔哲悯皇贵妃富察氏,赋质端纯,宅衷和厚。功分丝茧,怀夙夜之小心

可见噶哈里富察氏不仅贤良淑德,而且敦厚持重,在宫中颇有贤名。

其实噶哈里富察氏的年龄很可能要比乾隆要大一些,乾隆皇帝在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曾做过一首诗缅怀孝贤皇后:

“七旬忽我逮,百岁任他期。幻景徒惊速,故人不慭遗。

被葬入帝陵的除了孝贤皇后外,还有淑嘉皇贵妃、慧贤皇贵妃与哲悯皇贵妃;这一年孝贤皇后、淑嘉皇贵妃与慧贤皇贵妃都是70岁,乾隆在这年的八月便是年满七十。而独独没有提到哲悯皇贵妃,这应当是哲悯皇贵妃已经过了70岁的缘故。

可见噶哈里富察氏,很可能要比弘历要大一些。

噶哈里富察氏来到弘历身边两年后,弘历迎娶孝贤皇后入府为嫡福晋,而在孝贤皇后入府之前,弘历身边又多了八九位侍妾格格:

淑嘉皇贵妃金佳氏

纯惠皇贵妃苏氏

婉贵妃陈氏

愉贵妃珂里叶特氏

.......

可以说自雍正五年开始,同噶哈里富察氏分宠的人便多了。而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噶哈里富察氏仍旧很得弘历的欢心,在雍正六年五月为弘历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永璜,为弘历庶长子。

雍正九年时,噶哈里富察氏再次怀孕,生下了一个女儿,为弘历第二女(夭折)。

在弘历登基之前,为弘历怀孕生下生下子女的并不多,除了噶哈里富察氏外,便只有孝贤皇后与纯惠皇贵妃苏氏:

雍正六年十月,孝贤皇后生下长女(夭折);

雍正八年六月,孝贤皇后生下弘历第二子永琏,为嫡长子;

雍正九年五月,孝贤皇后为弘历生下第三个女儿固伦和敬公主,和敬公主是乾隆唯一长大成人的嫡女;

雍正九年时侍妾格格黄氏也曾怀孕,但是不久小产;

雍正十三年五月,纯惠皇贵妃苏氏(时为侍妾格格)生下弘历第三个儿子永璋。

可见,除了弘历的嫡妻沙济富察氏外,便是噶哈里富察氏生育的子女数量最多,如此也可见弘历对噶哈里富察氏这位初恋的宠爱程度。

只可惜,噶哈里富察氏的出身太低,在潜邸时并未母凭子贵被晋封为庶福晋,仍旧是弘历的侍妾格格之一。其实像噶哈里富察氏这样,即便是生下子女也暂时未能母凭子贵,并非稀奇事;

像弘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即便是为雍正帝生下第四子弘历,在潜邸时也一直为侍妾格格;像孝圣宪皇后的好姐妹纯懿皇贵妃耿氏,为雍正帝生下第五子弘昼后,也是未得到位份上的晋封。

但是等雍正帝登基后,二人皆真正的母凭子贵:

弘历的生母钮祜禄氏,被直接册封为熹妃;

弘昼的生母耿氏,被直接册封为裕嫔。

而噶哈里富察氏,只要能活到弘历登基,便能真正的做到母凭子贵。

按照弘历对她的宠爱程度,被直接册封为妃也不再话下,乾隆二年乾隆再次晋封后妃位份时被晋封为贵妃也实属正常。毕竟在雍正十三年生下第三子永璋的苏氏,便被直接诏封为嫔;乾隆二年时便已经被正式册封为纯妃。

然而噶哈里富察氏却这般没有福气,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病逝了。

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帝病逝了,内侍宣读雍正帝遗诏:皇四子弘历即皇帝位;也就是说,噶哈里富察氏去世仅五十天后,自己的夫君便成了大清的第六位皇帝;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弘历在太和殿正式继位,史称乾隆皇帝;也就是说噶哈里富察氏去世仅两个月后,自己的夫君便正式登基了。

在乾隆皇帝登基的这个月,便下旨诏封诸位潜邸旧人:

嫡福晋沙济富察氏为皇后

侧福晋高佳氏为贵妃

侧福晋纳喇氏为妃

侍妾格格苏氏为嫔

侍妾格格黄氏为嫔

侍妾格格金氏为贵人

侍妾格格海氏为常在

侍妾格格陈氏为常在

而噶哈里富察氏因为已经去世两个多月,乾隆下旨:

将从前病故的富察氏格格,追封为妃

其实在乾隆登基之前,病故的侍妾格格并非噶哈里富察氏一人,但只有噶哈里富察氏一人得到了追封,而且是直接追封为妃。

乾隆元年九月中旬的时候,乾隆正式为噶哈里富察氏确定封号——“哲妃”。

“哲”在满语中的意思是“干净清楚”,可见在乾隆的心目当中噶哈里富察氏一直都是一位谨守本分、敦厚谨慎的人。这年十月,噶哈里富察氏的追封礼在六股道殁所正式举行。

实际上,乾隆虽然将噶哈里富察氏追封为哲妃,为妃位;但实际上乾隆是按照雍正五年雍正帝将康熙皇帝敏妃追封为敬敏皇贵妃的规格礼仪来追封的,可见此时的噶哈里富察氏虽然没有被直接追封为皇贵妃,但是在乾隆的心目当中噶哈里富察氏当得起皇贵妃。

可想而知,若是噶哈里富察氏活到乾隆登基的话,最低也会被封为妃,很有可能直接封贵妃。

毕竟乾隆对噶哈里富察氏这位初恋的感情确实十分深厚,而噶哈里富察氏为乾隆生下了皇长子与皇次女,在子嗣上也是功不可没。

乾隆十年,乾隆再次追封噶哈里富察氏,而且是将噶哈里富察氏连升两级,直接追封为哲悯皇贵妃。理由是“哲妃生育皇长子永璜”,这一年永璜已经18岁,而且在乾隆九年时已经娶了嫡福晋。

看到已经成婚的皇长子,乾隆不免再次想起他的生母——噶哈里富察氏。

“悯”是“可惜”的意思,乾隆在噶哈里富察氏的谥号上加一“悯”字,便是在说:噶哈里富察氏早逝实在是可惜。

乾隆十三年三月,孝贤皇后沙济富察氏病逝;

这年四月,已经被晋封为皇贵妃的纳喇氏带着后宫诸妃一起前往静安庄,祭奠在静安庄停灵的慧贤皇贵妃高佳氏与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

乾隆十七年乾隆皇帝的裕陵终于完工,噶哈里富察氏与孝贤皇后、慧贤皇贵妃高佳氏同日入葬裕陵。噶哈里富察氏虽然不是大清第一个附葬帝陵的皇贵妃,但却是第一个辛者库出身、得以附葬皇陵的皇贵妃。

噶哈里富察氏虽然仅陪伴乾隆十年的时间,但是却能得到附葬皇陵的殊荣,而且在去世后让乾隆一直念念不忘,两次得到追封,如此可想而知噶哈里富察氏对于乾隆来说有多重要。

而噶哈里富察氏所生的皇长子永璜,虽然因为在孝贤皇后葬礼上没有表现的过分伤心而被斥责、失去了继承皇位的可能、乾隆十五年早逝;但是乾隆对此十分后悔,不仅将永璜追封为和硕定亲王,而且厚待了永璜的两个儿子:

绵德,在乾隆四十九年时,为固山贝子;

绵恩,乾隆四十一年时袭奉定郡王,乾隆五十八年时晋封为定亲王。

0 阅读: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