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砸缸”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读书的时候老师总喜欢用这个故事来激励同学们做事要沉着冷静。
想必大家当初的注意力都在这个故事背后的大道理上了,没有人去思考这个故事的内容。
但有专家提出了新的观点——“司马光砸缸”其实是假的,因为宋朝根本就造不出大缸。
此观点一出,在网络上曾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嗤笑专家“胡言乱语”,也有人陷入沉思,开始重新审视这个熟悉的故事。
那么宋朝到底能不能造出大缸?这一质疑究竟是空穴来风,还是确有依据?让我们一同深入探究。
一、从古籍记载中寻根源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讲的是,司马光小时候和伙伴们一起玩耍,有个小孩掉入了装满水的大缸中出不来。
就在其他孩子束手无策的时候,司马光急中生智,搬起石头砸破了大缸,救了小朋友的性命。
在历史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北宋释惠洪所撰的《冷斋夜话》。
原文是“司马温公童稚时,与群儿戏于庭。庭有大瓮,一儿偶堕瓮水中,群儿哗然弃去。公即以石击瓮,水因穴而进出,儿得不死。”
这里明确提到司马光砸的是“瓮”,而非“缸”。
其实“瓮”与“缸”在器形上有明显区别,瓮多为收口状,口小腹大,缸则相对敞口,口径较大。
从工艺难度来讲,瓮的烧制相对简单,在当时更为常见。
到了元代,蒙古学者蔑里乞·脱脱主编的《宋史・司马光传》记载:“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其后京、洛间画以为图。”
《宋史》作为官方正史,这一记载基本确立了故事的权威性,也表明此事在当时的京城、洛阳等地流传甚广。
而且还出现了《小儿击瓮图》,可见故事受欢迎程度,
随着时间推移,“司马光砸缸”故事影响力不断扩大,逐渐走进启蒙读物,可以说是不少人的童年记忆,伴随无数孩子成长,激励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冷静思考。
二、专家为什么提出质疑正是因为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的影响力之大,才有不少专家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继而有了质疑这个故事真假的事情出现。
我们仔细来剖析一下专家为什么会质疑这个故事的真假。
从工艺发展脉络来看,宋代之前,烧制大缸确实面临诸多难题。
在宋代,陶瓷工艺虽发达,有“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民间窑厂也众多,但大件陶器烧制仍具挑战。
一方面,窑炉温度控制是关键,烧制大缸需高温且均匀受热,否则缸体易开裂、变形。
当时窑炉多以柴薪为燃料,热量稳定性欠佳,难以确保缸体各部位均匀受热,而且像直径超一米的大缸,烧制时局部温差极易引发问题。
另一方面,大缸坯体在烧制中应力释放难把控,缸壁较厚,烧制时内部应力变化复杂,当应力集中无法释放,就会导致缸体破裂。
从考古发现佐证,宋代之前大缸出土数量稀少,像远古时期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彩绘大陶缸,更多作为祭祀特殊用途。
而且制作工艺与日常使用大缸有别,此类完整大件陶器保存至今也极为罕见,侧面反映当时烧制技术不稳定,难以批量生产供日常使用的大缸。
此外,在“司马光砸缸”故事原始记载中,多提及的是“瓮”,瓮与缸外形、工艺大不同。
瓮多为收口状,口小腹大,这种结构烧制时应力分散均匀,成品率高;缸是敞口,口径大,烧制难度飙升。
从实际用途考量,瓮因口小,常用于储酒、腌菜等,放置稳当,且利于密封;缸敞口大,多用于储水、养鱼。
若孩子玩耍掉进容器,掉进瓮里因口小攀爬困难,符合故事里“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情境。若为缸,小孩或可直接手扶缸沿爬出。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随着时间推移、故事流传,“砸缸”表述更顺口响亮。
在口口相传与文字记录演变中,“砸瓮”逐渐被“砸缸”替代,使大众对原容器产生混淆,专家才会提出“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可能是假的。
针对此,网友们也是各执一词,大多数人比较相信专家的观点,但也有一部分人有自己的见解。
这部分人认为早在宋代之前,就有大缸存在的诸多线索,西汉司马迁所著《史记・货殖列传》记载:“酤一岁千酿,醯酱千缸”。
这里的“缸”虽当时写作“瓨”,但在《史记新证》中,陈直先生已将其解释为“缸”。
其描绘了酿酒、制酱产业中大量使用缸类容器盛物的场景,可见西汉时期,缸已用于大规模食品酿造,其工艺必有一定积累。
从唐诗中也能觅得踪迹,如白居易《不睡》“焰短寒缸尽,声长晓漏迟”,陈师道《南乡子》“雨气侵灯暗壁缸”等诗句。
“缸”作为室内照明灯具容器频繁出现,从侧面反映当时制缸工艺成熟,能烧制出满足日常家居照明所需、尺寸合适且质地精良的缸。
若工艺粗糙、成品率低,很难成为常见生活用品,并融入文人诗词创作。
到了宋代,文学作品里也有缸的身影,《水浒传》中武松醉打蒋门神章节,“酒缸”一词就出现8次之多。
这部以宋朝为背景的小说虽创作于明代,但其对市井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必有现实蓝本,足以证明宋朝有缸,且在酒馆等场所广泛使用,用于储酒、售酒,是商业活动中的常见器具。
民间生活经验也为宋代能造大缸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中国传统民俗中,大缸一直是庭院必备。
在北方农村,过去家家户户院子里都有大缸,用于储水、腌菜等。冬季大雪纷飞时,人们把雪收集到大缸里,待来年春暖雪化,缸里的水可供洗衣、浇地,缓解春旱用水紧张。
从实用角度看,缸在消防领域至关重要,古代建筑多木质结构,极易起火。
故宫里那些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的大缸,就是为消防备水。水缸遍布宫殿各处,大的直径超一米,高近一米,一旦火灾,可为扑救争取时间。
民间虽缸体小些,但原理相同,说明当时工匠有能力烧制满足消防需求的大缸。
再看酿酒行业,宋代是中国酿酒业鼎盛期,从河北衡水老白干的地缸发酵工艺可窥一斑。
酿酒需大缸营造稳定发酵环境,隔绝杂菌、控温保湿,地缸埋于地下,对缸体强度、密封性要求极高。
能酿出醇香美酒,足见宋代制缸工艺足以支撑酿酒所需大缸的制造,并非如专家所言造不出大缸。
三、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其实从诸多线索来看,“司马光砸缸”这个故事是真实存在的,从北宋《冷斋夜话》到元代《宋史》,诸多古籍都有对这个故事的记载。
考虑当时社会背景,司马光是官宦子弟,家中庭院有较大储水容器合乎情理,即便宋代大缸烧制不易,大户人家置备瓮类大容器并非难事。
从后续影响看,故事能在宋代就流传并衍生出《小儿击瓮图》,还被记入正史,侧面反映此事在当时有一定知晓度与影响力。
若无真实内核,很难在信息传播相对缓慢的古代广泛流传。
所以故事大概率真实,只是容器应为瓮还是缸还有待继续探索,有可能是真的因为家中有缸。
但也有可能砸的是瓮,只不过在流传中演变成了“砸缸”,毕竟从读音来看,“缸”字发音更响亮,“砸缸”比“砸瓮”更具冲击力。
但无论容器如何变,故事承载的精神内涵始终未变,它跨越千年,向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传递着遇事冷静、果敢机智的品质,激励着孩子们在成长中面对困难时能如儿时司马光一般,沉着应对、化解危机。
在新时代,我们仍应珍视这类传统故事,汲取古人智慧,将美好品德代代相传,让古老故事持续焕发生机。
砸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