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员谢峰教授:经济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洞察时与势,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
岭南春来早,人勤地生宝。随着2025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的号角吹响,广东踏上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征程。在“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广东锚定目标,整装待发,努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
新的一年,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已明确: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这不仅是数字的跃升,更是广东对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心。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形势,广东更加坚定了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信心比黄金更珍贵”,广东正以这份信心,迎接挑战,抓住机遇。

时政评论员、十四五规划大国科技创新智库高级专家、中国政府管理案例库编委会荣誉主席、粤港澳大湾区创新智库学委会名誉主席谢峰解读到: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四梁八柱就是现代化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基础设施。从国际看,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复杂变化,产业竞争已成为大国竞争的主战场。从国内看,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成果显著,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15年全球第一。
对广东来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就在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同志指示: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因其不易,更需勇毅,只要信心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经历转型之痛、升级之难后,发展之船必将驶出三峡、乘风破浪。因其不易,更彰不凡,现在前行的难度越大、遭遇的磨砺越多,未来的回报必将更加丰厚,达到的高度必将更加瞩目。因其不易,更显担当,一路走来,广东经历风雨、屡创奇迹,越来越从容、越来越坚毅。新征程上,广东一定能率先克服成长中的烦恼,走进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之门,开启新的成长周期,创造新的辉煌成就。
谢峰表示:因其不易,更需勇毅;因其不易,更彰不凡;因其不易,更显担当。
“因其不易,更需勇毅”是基础和前提:指出事情因为具有难度、存在诸多困难和挑战,所以需要人们具备勇敢和坚毅的品质去面对、去克服。这是在认识到困难的情况下,对行动态度和精神力量的基本要求,是应对困难的第一步,强调了在面对不易之事时要有敢于前行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为后续的行为和表现奠定了精神基础。
“因其不易,更彰不凡”是进一步的体现:在具备勇毅的态度去面对不易之事的过程中,当人们克服了这些困难,就会彰显出其非凡之处。也就是说,正是因为事情困难,一般人难以做到,而那些能够成功应对的人所展现出的能力、精神和成就就显得格外突出和非凡。这是在勇毅行动的基础上,对取得成果的一种升华和肯定,突出了在克服困难过程中所展现出的超越平凡的特质。
因其不易,更显担当”是更高层次的升华:担当意味着不仅要勇敢地面对困难,还要对事情的结果负责,在面对不易之事时,主动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和使命。当在面对困难时,不仅凭借勇毅去克服,展现出不凡的能力和成就,还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履行自己的义务,这就体现了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和价值追求。它是在前两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在困难面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体现了个人或群体在面对不易之事时的全面素养和高尚品质。
从强调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根本出路,到指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途径在于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这是广东的必由之路、光明大道。要以新的生产力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黄坤明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有风和日丽,也会有疾风骤雨甚至惊涛骇浪。这几年,广东的现代化建设殊为不易。大其不易,更需勇毅。我们正处在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过渡期,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碰头,面临的困难比较多。这句话,表明广东面对的困难。
评论员谢峰教授致词“2024博鳌全球数字经济高峰大会”在中国博鳌召开!提出: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