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光伏,装到家破人亡!”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正在发生的魔幻现实。河北老李在屋顶签了份“25年收益合同”,三年后却被法院追债80万;某上市公司老板靠光伏登顶首富榜,如今却因财务造假面临10年刑期。这个曾造就无数暴富神话的行业,正上演着比《狂飙》更惊悚的黑色剧情。

暴富变暴雷:这些操作分分钟送人进局子
在湖北孝感,某农光互补项目顶着“乡村振兴”名头,把2000亩基本农田变成光伏坟场。负责人拿着伪造的用地审批文件,骗走政府补贴3200万,最终因“非法占用农用地罪”被判刑7年。更荒唐的是安徽某平台,打着“0首付装光伏”旗号,用年化36%的隐藏利息收割了600多户农民,连七旬老太的养老钱都被卷走。

合同里的吃人条款:你可能倒贴20年
江苏农户老王的故事让人脊背发凉——他在屋顶安装光伏时签的“设备维护协议”,竟藏着“组件损坏照价赔偿”的魔鬼条款。一片成本800元的光伏板,合同里标价4800元,去年一场冰雹让他倒欠公司12万。更可怕的是“收益权质押”套路:河南某企业要求农户把未来20年发电收入抵押给第三方,结果农户不仅拿不到电费,还要替公司还贷款!
活着出局:327家企业已被列入死亡名单
2025年“光伏清源行动”亮出屠刀:ST爱康因财务造假三年亏空23亿,股价从18元跌至3毛;某硅料巨头因专利侵权,被海外法院判赔16亿,仓库里20万吨多晶硅直接沦为废料。就连行业龙头也难逃厄运——某TOP3企业因挪用项目资金,3.6万座村级电站成了烂尾工程。
防雷指南:记住这3条能保命
1. 合同四不签:不签外地仲裁条款、不签设备天价赔偿、不签收益权质押、不签超过8%的保底收益;
2. 查证三必须:必须核对项目备案号(国家能源局官网可查)、必须查看组件检测报告(认准CNAS认证)、必须确认并网文件(要求供电局盖章);
3. 资金两不要:不要相信“零首付”融资、不要接受第三方代收款。
行业正在用血淋淋的案例验证一个真理:光伏从来不是“躺赚”的生意,从立项到并网,步步都是生死局。那些承诺“稳赚不赔”的人,可能早已为你挖好了刑事犯罪的坑。记住,当某个行业批量生产首富时,离批量生产囚徒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小编是混饭吃的,信口开河胡乱编[笑着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