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国的技术,摆脱中国卡脖子?美国的稀土联盟真是想太多!

奇趣城市 2025-02-10 15:50:17

土耳其在2022年夏天的稀土矿发现令人瞩目,其西北部储量达6.94亿吨左右,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稀土资源国。

这一稀土矿包含17种稀土元素中的10种,品质上乘。

土耳其怀揣着成为全球稀土供应大国的梦想,设想每年处理提炼57万吨稀土矿,认为这不仅能带来巨额经济收益,还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

但现实却给土耳其泼了冷水,该国既缺乏开采稀土的技术,也没有完善的产业链来支撑这一宏伟计划。

尽管土耳其加入了由14个西方国家组成的矿产安全伙伴关系联盟,试图在矿产产业链上分得一杯羹,可面对中国在2023年实施的稀土开采加工技术出口限制,土耳其的稀土开发计划陷入僵局。

最终,土耳其能源领域官员表示希望与中国等国家在稀土矿领域合作,甚至提出中国必须转让相关技术的要求。

但合作细节仍在摸索之中,其稀土矿开发形成规模并创造巨大经济价值更是遥遥无期。

瑞典在2023年初也迎来了稀土领域的好消息,其北部发现了规模达100万吨的稀土矿床,这是欧洲最大规模的稀土矿床,对稀土资源匮乏的欧洲来说意义重大。

但从发现稀土矿到真正开采利用,瑞典面临着漫长的过程。

首先要在该地区深入勘探,然后向政府提交开采申请,即便审批通过,围绕矿床的研究和勘探还需要数年时间。

瑞典矿业企业负责人表示,按照正常流程,这个矿床至少需要10年,最多甚至15年以上才能真正进入开采和市场供应阶段,而且整个过程不能出现任何波折,否则时间会进一步延长。

尽管瑞典本身矿产资源丰富且拥有一定技术,但在稀土开采上仍需遵循严格流程。

2024年6月,瑞典的邻国挪威同样发现了新的稀土矿床,储量规模超过瑞典,达880万吨左右,且其中17%的稀土金属是钕和镨,成色更好。

然而,挪威也面临着与瑞典相似的困境,从勘探到开采利用,需要经历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

整个欧洲在稀土开采和利用方面缺乏核心技术与完善产业链,要开采北欧地区的稀土矿,欧洲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搭建和构筑产业链,且相关矿业集团还不一定具备核心技术。

美国作为在全球资源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家,近年来在稀土领域动作频频。

美国试图摆脱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建立独立于中国的供应体系,以争夺世界稀土话语权。

去年12月底,美国怀俄明州新发现的稀土矿床估值规模达370亿美元,且周边区域还有更大潜力。

但美国同样面临着早期勘测勘探不代表实际应用的问题,想要在短时间内稀释中国的稀土优势几乎不可能。

从全球稀土供应格局来看,自2009年起,亚洲的越南、缅甸、老挝,南美洲的巴西,欧洲的格陵兰岛等地都先后发现新的稀土矿床,我国稀土储量在全世界的占比从2005年之前的59%下降到2021年的35%。

但即便如此,中国在稀土供应产业上仍占据主导地位。

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是多方面的。

从资源品位来看,中国总体上的品位好于大多数国家,这使得中国稀土在市场上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在稀土矿项目开发进程上,国外开发普遍缓慢。

从2011年到2021年,世界其他地区新开发的稀土项目至少有275个,但只有两个项目真正进入生产阶段,10年时间都难以保证新发现的稀土矿床产生价值。

而中国在稀土开采和加工技术上拥有深厚的积累,完善的产业链能够高效地将稀土资源转化为经济价值。

同时,从需求端来看,全球对稀土的需求持续存在,中国凭借稳定的供应和成熟的技术,在不断满足市场需求的过程中,进一步强化了自身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

综上所述,尽管世界各国不断有新的稀土矿资源被发现,但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优势在短期内难以被撼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