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称得上是北约集团黑暗的一日,俄罗斯军队在这一天用两枚“伊斯坎德尔-M”导弹,精准袭击了苏梅市的一个会议中心,造成大量北约军官和乌克兰军官伤亡。
不到24小时,得知消息的特朗普就公开抨击了泽连斯基。当地时间4月14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与萨尔瓦多总统布克尔的会面中,特朗普指责泽连斯基“挑起战争”,并称其应对冲突中的人员死亡负责。
特朗普向泽连斯基隔空喊话,表明美国不会向乌克兰提供新一批防空武器。特朗普咆哮称,“当你向一个比你强大20倍的国家宣战时,就必须知道如何打赢,而不是指望别人给你导弹!”
要知道,泽连斯基在苏梅市遭导弹袭击后,公开呼吁美国提供10套“爱国者”防空系统。泽连斯基还邀请特朗普访问乌克兰,希望其“亲眼见证俄罗斯的破坏”,但这一提议至今未被接受。
特朗普政府将乌克兰问题视为利益博弈工具,而非美国的“道义责任”。与特朗普走得很近的媒体人卡尔森,曾多次质疑美国援乌的正当性,认为泽连斯基政权“独裁化”,并指责拜登政府“浪费资源”。
事实上,特朗普的批评不仅限于泽连斯基,还扩大到俄罗斯总统普京和前总统拜登。他称普京为“第一责任人”,拜登是“对局势一无所知的第二责任人”,而泽连斯基则是“必须被问责的第三责任人”。
可想而知,特朗普的这番猛烈批评,足以让泽连斯基慌了神。泽连斯基清楚地知道,如果美国政府打算遗弃他,他在战后将无法完成自保。
然而,泽连斯基却一次次触怒了特朗普政府。根据俄罗斯媒体的报道,在这场袭击事件中,乌克兰内务部称有83人受伤,泽连斯基随后表示,有几十人伤亡。
这笔血债,是特朗普政府对泽连斯基的“新仇”。至于“旧恨”,则是泽连斯基政府迟迟不按照美国政府的要求,签署出卖乌克兰经济主权的美乌矿产协议。
自2月28日特朗普与泽连斯基在白宫因矿产协议爆发激烈争吵后,美乌关系持续恶化。根据最新谈判草案,美国要求乌克兰将未来自然资源收入的一半,投入由美方控制的基金,并保留对关键项目的“优先出价权”。
这一条款被乌克兰视为“主权让渡”,而美国未承诺提供安全保障,更令泽连斯基团队感到愤怒和无奈。
面对外部压力,泽连斯基正陷入两难。若接受美国主导的停火协议,可能被迫放弃领土主权;若继续抵抗,则需承受西方援助缩水的风险。
特朗普对泽连斯基的指责、美乌矿产协议的僵局,体现出了美国对乌克兰的严重不满。
如今,乌克兰面对的局面正变得越来越严峻。从去年11月开始,俄军已经增派4万人赴乌作战,在乌总兵力达到62.3万,每月增加8000至9000人。乌克兰单凭自己的力量,注定已经无法保全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