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黄旭华同志治丧工作委员会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全国道德模范,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原所长、党委书记(代理)、名誉所长黄旭华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2月6日20时30分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99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4a3475ece4f7c8d8616554e460695eb.png)
01
参加这项工作就要当一辈子无名英雄
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第一艘核潜艇“鹦鹉螺”号下水试航。因核潜艇在现代战争中战略地位重要,国际上一些军事大国纷纷加强了对这一新型武器的研制工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9011c3a51edeae1433e6c69a82fce41.png)
为了能够强有力应对西方大国的核讹诈,1958年,作为国家最高机密的中国核潜艇工程正式立项。1958年8月初,时任一机部船舶工业管理局设计二处潜艇科科长的黄旭华接到秘密调令,从上海启程赶往北京,参加“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工作,成为最早研制核潜艇的29人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51a8a471ed80f6f461551b8e2b5ac447.png)
由于核潜艇研制是国家最高机密,从1958年到1988年,黄旭华一直隐姓埋名,30年未能回家,与父母的联系也只通过信箱。父母多次写信问他在哪个单位、做什么工作,他总是避而不答。
父亲去世时,他也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黄旭华无法向家人解释,只能默默背负着愧疚和家人的埋怨,迎难而上,逐一攻克核潜艇研制的难题。他说自己“属于祖国,无怨无悔”,“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02
研制工作从一穷二白中起步
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正处于核潜艇自主研制初期,没有人亲眼见过核潜艇,更没有现成的图纸和模型。中国的核潜艇事业从零开始。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e79f6de7fb9634c47b2c4dabf0aa515.gif)
为加快研制进度,第一艘核潜艇采用的是边研究、边设计、边生产的特殊方式。在没有外援、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黄旭华带领团队从海量的文献里去粗取精,寻找着核潜艇资料的蛛丝马迹,再把这些零碎的资料分析整理成设计方案,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闯过了一道又一道难关。
黄旭华回忆:“带着三面镜子去找资料。第一面镜子叫做放大镜,到报刊杂志上用放大镜去找;找到之后用第二面镜子显微镜再把它放大一些,看里面的内容;第三面镜子是照妖镜,因为当时报道有真有假,有虚有实,需要把它分辨清楚。”
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在鲜花、掌声、欢呼声中被徐徐推下大海,所有人都热血沸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948ffde7452676493266a63261d106.gif)
1974年8月1日,中央军委发布命令,中国第一艘核潜艇命名为“长征一号”,舷号为401,正式编入人民海军的战斗序列。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ea70aaad76fdf24265b4b4d34dd23645.gif)
这是世界核潜艇史上罕见的速度:上马三年后开工,开工两年后下水,下水四年后正式入列。中国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03
首位参与深潜试验的核潜艇总设计师
1988年,我国核潜艇研制工作迎来了一个关键的日子:按设计极限在南海进行深潜试验。
4月29日上午9时,中国南海微风习习,波纹道道。舷号404的“长征四号”核潜艇犹如一头黑色巨鲸向大海深处慢慢下潜。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9b77e4e78bf4184e56c0f84ba1648e2.jpg)
尽管试验前整整做了三个月的建造复查,黄旭华和所有参试人员依然要面对巨大压力。看到这个情况,年过花甲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参与深潜。
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参与深潜,这在世界上尚无先例。单位领导得知后,劝黄旭华不要亲自深潜,但他却坚持参加。他表示:“深潜不是冒险,我对它有信心。而且万一还有哪个环节疏漏了,我在下面可以及时协助艇长判断和处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38bfaa2a34cc5a5a3ba247b5d69ec21.png)
中午12时10分52秒,深度计指针指向300米,核潜艇顺利下潜到艇体设计的极限深度,且全艇设备运转正常。在极限深度滞留一段时间后,核潜艇开始缓慢上浮。事实证明,一代核潜艇的设计、建造都达到了预期。中国人民海军潜艇史上首个深潜纪录由此诞生!
2019年9月17日,黄旭华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83f32422d87d6ec114eb3017e155a95.jpg)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黄旭华的一生就像他亲手设计的核潜艇,行于惊涛骇浪之下,隐于茫茫人海之中,却成就无穷的力量!
送别黄老!
来源:CCTV国家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