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还是明治复辟?因反西方而起,最终如何变成脱亚入欧?

琴琴说国际 2023-12-09 15:09:00

明治维新这个名词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在许多朋友的印象里,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打开国门,走上了学习西方的道路,进而实现了近代化转型。可以说这样理解也没错,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确实走上了转型之路。但日本打开国门其实发生在明治维新之前,而且明治维新爆发的导火索里,反对打开国门的排外运动竟然也是重要的元素。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以“攘夷”为号召的明治维新最后为什么又变成了学习西方呢?

日本人画得黑船事件美军主将佩里等人

刚才桃花石杂谈说到,日本打开国门其实发生在明治维新之前,而这一点其实是没有什么争议的。明治维新核心的时间点是公元1868年,而日本打开国门其实是发生在公元1854年。在这一年,一支同四艘战船组成的美军舰队入侵日本,逼迫日本德川幕府同意开放海禁,使日本被迫打开了国门。而这一事件在后来被称为“黑船事件”,也成为了日本历史上的重要一页。

黑船事件后,日本被迫打开国门,大量西方的商品和文化开始进入日本社会,其它国家也很快强迫日本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日本的传统社会也很快遭到了巨大冲击。

打着尊王攘夷旗子的日本武士

而当时同意打开国门是德川幕府的决定,所以日本国内也出现了因为反对打开国门而对德川幕府不满的势力。逐渐开始出现了“尊王攘夷”的运动。失去实权已经几百年的日本天皇家族也看到东山再起的机会,当时在位的天皇孝明开始公开发表反对不平等条约的言论,很快就在日本民间以及萨摩藩和长州藩等反对开国的诸侯那里积聚起了相当的人气。

公元1863年3月,孝明发布《攘夷敕令》,虽然当时德川幕府拒绝执行这一敕令,但在民间对西方极度厌恶的情绪助推下,日本各地很快出现了对幕府和西方人的攻击事件,长州藩也借机起事,发动了反幕府的叛乱。而当时德川幕府的利益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和西方列强捆绑在了一起,所以日本的“尊王攘夷”运动很快受到了西方列强和幕府的联手反制。当年7月20号,美英法荷组成四国联军,对长州藩控制的日本马关地区发动入侵。而在当时当年8月15号英国军舰又对萨摩藩控制的日本鹿儿岛发动了猛烈炮击。

四国联军攻占日本马关之后的场景

在这种情况下,长州孤注一掷,在8月24日对日本天皇居住的日本京都城发动了围攻。但当时日本幕府的实力仍然远远超过长州藩,所以此次叛乱很快被幕府平息,长州藩也被迫重新对幕府称臣。所以所谓的明治维新,至少在开始之时并不是为打开国门,实行新政而进行的运动,而是反对开国的民族主义运动,这也是明治维新在西方一直被称为“明治复辟”(Meiji Restoration)的原因。

而在平定叛乱之后,德川曾一度重新控制了日本局势。而这些反叛也使幕府意识到了自己武力的不足,所以从公元1865年开始,德川幕府开始与法国人展开了深度合作,从法国购入了大量武器,并聘请法国教官培训军队,开始建立新军。而当时仍是殖民强国的法国则很快萌生了将日本变为自己附属国的念头。

但法国的企图立即使另一个殖民大国英国产生高度警惕,为了防止日本被法国控制,英国很快与之前不久还与自己在鹿儿岛激战的萨摩藩改善了关系,时任英国驻日本公使的巴夏礼(曾参加第二次鸦片战争)直接出面,着手整合日本国内的反幕府势力,并开始为以萨摩藩为首的反幕府军队提供了大量武器。

德川幕府雇佣的法国军事顾问团

而不久之后,长州藩的反幕府势力也重新得势,很快与萨摩藩结盟,再次对德川幕府发动了反叛。而在此后的战争中,得到了萨摩藩支持的长州藩军队将幕府派去镇压的军队击败,歼灭了大量幕府军队。而在此后不久,幕府将军德川家茂和天皇孝明先后死去,德川庆喜和明治则先后继任幕府将军和天皇,双方一时都无力再战,所以很快宣布停战。

而这次停战对幕府的权威产生了极大影响,许多其它诸侯借势宣布脱离幕府,幕府的统治很快走到了崩溃边缘。在这种情况下,德川庆喜以退为进,宣布辞去幕府将军的职位。公元1868年1月3日,萨摩和长州两藩控制了位于京都的日本皇宫,第二天即宣布当时只有15岁的明治天皇开始亲政。而德川庆喜则重整新幕府势力,在1月24日宣布将对京都发动进攻。

虽然在随后进行的鸟羽伏见之战中,幕府的军队人数达到了长州和萨摩军队的三倍,但幕府军队中只有1.5万人是新军,而长州萨摩军队则全部都是新军,这样双方的战斗力很快在战场上体现出来,幕府方面不断有军队倒戈,很快大败。

鸟羽伏见战役场景

而直到此时,长州萨摩军队的排外性质都还没有改变,当时日本各地一度排外事件频发,以至于堪称明治复辟幕后推手的巴夏礼都曾遭到明治政府支持者的攻击。而长州萨摩联军此后连战连胜,最终在公元1868年5月攻占了德川幕府的大本营江户。至此,明治复辟基本取得了成功。

虽然此后日本北部的一些诸侯不愿臣服于明治政府,先后组建了奥羽越列藩同盟和虾夷共和国等政体进行抵抗,但在其兵力都比较有限,很快都被新政府军击败。不过,因为明治复辟所导致的战争却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明治政府内部很快又因为根本性的利益矛盾发生了一次内战。

刚才我们已经说了,其实明治复辟最初的诱因是反对幕府开国,特别是萨摩藩反慕的动机主要就是这个。但在胜局已定之后,明治政府中的多数官员却改变了之前的排外态度,转而开始寻求与西方列强和好,同时从西方引入近代政治体制,以消除各藩固有势力。

萨摩藩在日本的位置

虽然作为明治复辟的主力,萨摩藩有许多人在新政府中也担任了要职,但这些人主要出身于传统武士阶层,坚决反对武士特权的废除,因此认为明治政府已经背叛了“尊王攘夷”的初衷。而明治政府的开国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又导致了日本国内物价飞涨,大量民众生活水平下降,也使排外思潮继续得到了日本国内部分民众的强力支持。

而在公元1873年,明治政府通过征兵组建了更加新式的国家军队,并开始着手消除各藩控制的军队,导致其与萨摩藩之间的关系彻底破裂。公元1877年2月,一些萨摩武士推举明治复辟的重要首领之一西乡隆盛为首领,再次发动反叛。

描绘明治政府与萨摩藩战争的画作,知名作品《最后的武士》即改编自此次战争

但因为萨摩军队与明治新军相比在人数上和装备上都存在相当差距,所以此次反叛在7个月之后以失败告终,西乡隆盛本人在受伤之后变相自杀,让其部下将自己的头颅砍下。这样,最初倡导明治复辟的萨摩藩和西乡隆盛等人最终却成为了明治维新的祭品,可以说在他们被彻底击败之后,日本的明治复辟才最终转变成了明治维新。(图片来自网络)

1 阅读:59

琴琴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