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老人长寿克子孙”,过来人道出实情,做子女的要注意

柚子看历史 2023-02-22 11:18:07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我们的古语俗语中,好似很多话截然相反,却都能成为指点我们为人处世的信条,或作为老人的经验之谈而深信不疑。比如有的话说是我们做人要奉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这样才会与人为善与己为善,可是也有说法称必须先下手为强,不然就会失了先机。

再比如每次劝诫人们读书的时候大家就会说惟有读书高,可是真的读完了书,又有很多人嘲笑说是百无一用是书生。正话反话好像都被这些古话给说完了,这样我们无论身处什么情况都有对应的理由,可这些说法到底哪些是对的呢?尤其是碰到一些我们生活中肯定会碰到,且十分在意的内容时,这就需要好好辨一辨了。

比如俗话说的是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可是还有另外一种说法说的是老人长寿克子孙,每个人的家里都会有老人的,我们自然也都希望老人能够长命百岁,可为什么长寿克子孙的话语还能流传至今呢?有些过来人说明了这句话中的真实情况,或许做子女的可以看看,提防一下。

对立的古话费思量

其实更多的国人还是坚信着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句古话的,毕竟我们的传统文化里素来注重一个孝道,一个家里有老年人可以说是非常有福气的一件事,他可以证明你的家庭情况是十分健康且和睦的。

而且也正是受这样的传统观念影响,中国老人的地位也是家中最高的,所有人都会优先考虑老人的需求,老人的教诲也都会认真聆听。人们把老人视为“珍宝”,一方面是因为老人确实有着更为丰富的人生阅历,他们有更多的人生经验可以传授,也能让子孙后代少走弯路。而且这些人生经验也会赋予老人们更为敏锐的洞察力,有利于调节家庭矛盾,洞悉事件走向,察人观物……

当然,还有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个家庭中只要有老人,这个家庭的联系就在,不然等到老人离世,儿孙辈的都会经营自己的小家,彼此间也就渐行渐远。尤其是家大业大的家庭,没有老人作为主心骨,这些小家很可能因为利益冲突激化矛盾,除非有一个能力出众的后辈来稳定局势,不然这个家族很可能各自为政,进而让家族分崩离析,走向衰落。

也就是在这些原因的促使下,“家有一老,如有一宝”的观念大行其道。这也让很多人几乎都忘了,古话中竟然还有一句“老人长寿克子孙”的说法了。前面不还说了老人健在的好处,怎么转头老人就成了克子孙的存在了?

老人长寿克子孙的哀叹

其实这句俗语的存在很符合事物本就对立而统一的存在,这也是为什么古语中有那么多看似矛盾的内容,却还是会不断被人奉为经典的原因。老人长寿真的克子孙么?其实不尽然,但是我们不妨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比如这个说法到底是怎样来的。

首先,这句话是农业社会时期的产物,在古代,吃口饱饭是很难的,甚至就是近现代来看,人们吃饱饭也不过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其中做出了重大贡献的就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古代可没有杂交水稻,而且古代不仅没有好种子,也缺乏好技术,很多时候又要靠天吃饭,以及缴纳繁重的赋税。

这样一年到头,庄稼人辛辛苦苦的收成可能也就够大家勉强度日。要是碰到家中耕地不足的,粮食都根本不够,还要靠挖野菜来填补家用。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家庭总会优先主要劳动力的衣食住行,这样才能确保一年的收成。

老人显然就不是主要劳动力了,相反,老人年纪大了病痛较多,食量也不小,碰到太平年和丰收年还好,碰到个灾年,老人们就会深感自己在拖累家庭,毕竟儿孙们出于孝道,很多还是会优先照顾老人,这会让难以投入生产的老人深感愧疚,而他们的一些经验在面对灾情的时候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干脆说了老人长寿克子孙来哀叹时局。

如今的社会发展到了工业社会,传统的农业模式已经和很多家庭相距甚远,老人们也再也不必为吃喝问题感到愧疚,虽然部分贫困的家庭里老人还是会为自己一些身体欠佳的时候感到愧疚,但现在的社会福利也显著提升了,社会上有很多帮扶老人的渠道,这句话也自然渐渐被人淡忘。

过来人的经验

但是这句话虽然不可取如今也渐渐被人忘记,但有过来人表示,这其中其实还透露了一个关键信息,那就是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其实能说出老人长寿克子孙的话来,那些子孙显然也是十分薄凉的,他们只看到了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却并没念及老人的恩情,这显然是非常错误的价值取向。

到了现在的我们确实是不用操心生存类问题了,可是子女赡养老人的问题仍在存在,即便是到了今朝,我们还是能看到大量报道儿女不孝,老父亲或者老母亲被赶出家门居无定所一类的报道,或者就是老人被送到了福利院、养老院等场所。

这里面会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比如如今的生活压力确实很大,人们不得不为了生计去996,去加班加点,缺少了对老人的陪伴,这个时候送往养老院也是无奈之举。可是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子女是否真的把老人当做一个平等的人而不是包袱对待了呢?其实很多时候老人在乎的也不是生活的质量如何,在乎的就是儿女的一片心意。尤其是是否尊重,是否把自己放在心上。

总结

老人们都是有自己的诉求的,在能力范围内能满足的,不妨听一听,想一想。社会的压力是很大,可是老人那是陪伴了你多少岁月的亲人啊,千万不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在自己或老人的身上。而且谁都会有老的那一天,千万别等自己老了,才后悔当初没做好表率。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