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俄乌双方进行了多轮谈判,但始终未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此前,乌克兰曾表示愿意接受俄罗斯所提出的中立化要求,但近期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态度再次发生明显转变,多次要求北约接纳乌克兰加入。不仅如此,泽连斯基还向西方开火,并将枪口对准了德国与法国。此前泽连斯基公开表示称,由于德国在2008年时反对乌克兰加入北约,才导致了如今的悲剧性结果,默克尔应为此负责,同时泽连斯基也提到了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面对泽连斯基的无端指责,默克尔也不再沉默,其发言人明确表示,默克尔将坚持自己在2008年时的主张。
众所周知的是,俄罗斯之所以决定在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主要目的便是为了阻止北约东扩。北约成立于冷战时期,当时是为了与华约进行对抗,但当华约解散后,北约却继续存在,还将俄罗斯视作对手,并吸纳了多个苏联加盟共和国。北约向东扩张的行动对俄罗斯造成极大的威胁,乌克兰作为俄罗斯与北约之间最后的缓冲地带,也一直希望能够加入北约,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不断挑衅之下,俄罗斯终于做出了反击。俄乌危机爆发后,美国及其盟友的态度却发生了改变,立即表示乌克兰并非北约成员国,不适用共同防御条款,并保证不会派兵前往乌克兰,也不会与俄罗斯进行对抗。
乌克兰显然再次成为西方国家的棋子,承受了来自俄罗斯的怒火。近期,泽连斯基开始炮轰德法两国的前任领导人,他重点提及了2008年的北约峰会,这次会议是决定乌克兰能否加入北约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当时,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以及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都反对吸纳乌克兰进入北约。泽连斯基认为,如果不是二人当年的反对,乌克兰早已能够加入北约寻求庇护,如今的艰难战事也就不复存在。
实际上,以欧洲的地缘局势来说,乌克兰加入北约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首先,北约也清楚地意识到,乌克兰是北约与俄罗斯之间最后的缓冲地带,如果乌克兰加入,北约将不得不直接面对俄罗斯。其次,北约各国虽然正在制裁俄罗斯,但显然不愿意与俄罗斯发生正面的冲突。俄罗斯的军事实力排名世界第二,与此同时也是拥有大量核武器的大国。北约内部虽然有美国这样强大的国家,但大多数国家的军事实力如今已经大不如前,无力应对来自俄罗斯的威慑。
默克尔表示,将继续坚持当初的决定,也是许多北约成员国的共同态度。正如前文所述,北约各国将乌克兰视作棋子,能够牵制俄罗斯便是乌克兰最大的作用,而北约各成员国显然不会为了乌克兰而惹怒俄罗斯。俄乌冲突由来已久,但乌克兰始终未能明确自己的定位,盲目相信美国的西方国家的口头承诺,才落得如此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