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最近有点坐不住了,特朗普关税大棒一挥,他们就要找别的出路。
欧洲现在是左右为难,既怕跟中国闹僵,又得在国内端着架子。
日前贸易专员谢夫乔维奇跑到了中国,还在这里秀了一把欧盟的“肌肉”。
可话又说回来,美国那边刚把他晾了,他转头就飞北京,这底气到底足不足?外交部又是如何回应的?
美欧关系这几年就不消停,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关税政策一轮接一轮,摆明了要把欧洲的经济命脉捏得更紧。
谢夫乔维奇出发前特意跑了一趟美国,想跟美国商务部长、贸易代表聊聊,看能不能争取点喘息空间。结果呢?
会谈倒是开了,官方说法是“实质性”的,可从实际效果看,特朗普压根没打算松口。
欧洲这边没捞到什么好处,反而更清楚了一件事:靠美国缓和压力,基本没戏。
转头看向中国,欧洲的心态就有些复杂,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跟欧盟的贸易往来可不是小数目,要是跟中国的关系再搞僵,欧洲的经济账本怕是要更难看了。
可问题在于,欧盟内部有些人觉得,跟中国打交道不能太“软”,得拿出点态度来,不然显得自己没底气。
于是,谢夫乔维奇这次访华就被赋予了特别的使命——得“硬”一把,试试中国的斤两,顺便给国内那些喊着要强硬的人一个交代。
从欧洲的算盘看,这种强硬姿态其实挺有讲究。
有人放话,说这次访华带着“具体清单”,要的东西都很明确,还抱怨中国从来不搭理他们。
言下之意,中国这边态度越来越硬,让他们有点下不来台。
可换个角度想想,欧洲这时候摆架子,真能从中国这儿讨到便宜吗?熟悉中国外交的人都知道,面对不合理的要求,中国向来是不松口的。
这次也不例外,外交部发言人被问到访华的事,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问问主管部门吧”,态度拿捏得稳稳当当。
再回头看看谢夫乔维奇的行程安排,事情就更有意思了,他从美国刚落地,几乎没喘口气就直奔北京,忙得连衬衫都没换。
这架势看着挺急切,可急归急,他的底气到底有多少?有欧洲官员私下里透露,对中欧关系,他们既不乐观也不悲观,就是“坚定”。
这话听着挺玄乎,翻译过来大概是: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
谢夫乔维奇自己倒是挺乐观,说不介意用“强硬手段”来达成目标,可他跟中国打交道的经验不多,这种信心到底是真有底还是硬撑出来的,外人还真不好猜。
其实,欧洲这波操作背后,藏着更大的焦虑。
特朗普对欧洲的压力越大,他们越怕自己在这场大国博弈里被边缘化。
有人担心,如果中国趁着美欧关系紧张,抓住中欧关系的主动权,欧洲就更被动。
所以,哪怕明知跟中国“来硬的”不一定管用,他们还是得先把姿态摆出来,免得让人觉得欧洲已经服软这种心理,多少有点“打肿脸充胖子”的味道。
可站在中国的角度看,欧洲这套玩法,未必能奏效。中国这些年跟各国的交往,早就不吃“硬碰硬”那一套了。
欧盟要是真想谈出点成果,光靠态度强硬恐怕不够,还得拿出点实际的诚意来。
中欧之间的贸易纽带摆在那,谁也不想轻易撕破脸,欧洲自己也明白,美欧关系和中欧关系要是同时崩盘,对他们的打击可不是闹着玩的。
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下欧洲内部的声音,最近法国外长跑来中国,跟中方聊得还算不错,气氛挺积极。
听说西班牙也打算派人过来,看来中欧之间的高层接触正在升温。
可同时,欧盟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有人觉得跟中国合作是条出路,有人却执意要端着架子,这种分歧,让欧洲的对华政策显得有点左右摇摆。
法国外长
从更大的格局看,中欧关系确实没法简单用“三角关系”来概括。
欧盟委员会贸易副总干事普拉特前阵子就说过,别指望特朗普对欧洲下狠手,就能让中国跟欧洲自动靠拢。
她这话说得挺在理,可现实是,中欧之间的博弈,从来都绕不开美国的影子。
欧洲现在一边应付美国的压力,一边还得想办法稳住跟中国的关系,精力有限,步子难免乱。
普拉特
中国这边一直保持着自己的节奏,对欧洲的强硬信号,既不慌也不乱,反正该怎么谈还怎么谈。
那些觉得中国“越来越顽固”的欧洲人,可能得先问问自己,他们的要求到底合不合理。
中国这边态度很明确:合作可以,但得是双赢的,别指望单方面占便宜。
眼下,中欧这轮密集接触才刚开始。
谢夫乔维奇来了,法国外长来了,西班牙的人估计也快到了,接下来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准。
但有一点很清楚,欧洲想靠“硬碰硬”压住中国,恐怕没那么容易。
双方的博弈还在继续,结果得等这波接触尘埃落定才能见分晓。
信息来源:
滚回去吧,大老远的过来被骂,真的不好受吧
傀儡什么都不是懒得搭理
有多远滚多远,你们自己玩去。早就知道老特上台会收割你们,还自己找死,滚 边上玩泥巴去吧。就是来了,也别召见,理都别理它。
俄乌战争现在看来更象美俄心照不宣的联手收割了欧盟一次;我们是不是也可以借着特朗普转变大西洋关系的契机也来个心照不宣,先把欧盟这狗腿子搞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