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大搞“中国威胁论”的背景下,一直以来,美国那些专家针对中国的军事实力,都喜欢纸上谈兵,一会说中国打不过美国,一会又说美国不行。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就跳出来说了,这美国和中国现在开战,可能真不打不过,为啥?没有工业基础,几天就给美国把弹药打空了,7天不到就会缺枪少弹!希望美国能够重视,到时候别像法国一样光速举白旗。
话得从美国的国防工业体系说起。这位专家的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早在乌克兰战场上,美国就发现了一个显著问题:自己的军备体系供应不足。因为乌克兰战争对军备需求极高,乌克兰的弹药、设备,几乎都要靠美方支持。然而这种高需求直接让美军自己的库存面临严峻考验,而这一切还仅仅是面对一场区域冲突。若真的跟一个具备全球生产能力的大国开战,美国军工供应链的压力会倍增。乌克兰战争只是一个小例子,美方担心的是,如果战事扩大或冲突升级,美国将无法在短时间内迅速补充武器和装备。这种担心听上去有点出乎意料,但事实如此。尤其是,随着军事冲突的形式不断变化,现在的战争越来越倾向于“工业化战争”。在这种背景下,战争不仅仅比拼武器和兵力,更多的是比拼军工产业的生产能力。美国的工业体系在全球化的今天固然显得庞大,但当真正需要大量弹药和军事物资时,却有些捉襟见肘。
相比之下,中国的军工产业可谓是一部高速运转的机器,早已形成了自主的、完全独立的体系。美方智库研究指出,中国在高端武器系统和军事装备的生产速度上,远超美国,达到5-6倍的效率。对比美国的军备生产体系依赖全球供应链,中国的国防工业几乎可以随时调整,全力应对突发需求。中国在供应链的自主性上遥遥领先,尤其是在大规模生产和补给上的效率远远高于美国,这一点让美方看在眼里,愈发焦虑。
根据美方智库的推测,印太地区的局势紧张加剧了美军的压力,他们预测未来的冲突很可能会提前爆发。尤其是针对台湾问题,美国印太司令部的报告提到,中国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采取进一步行动,而这样的“时间表”无疑让美军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美军传统上将威慑力建立在“硬实力”基础上,但一旦自己的军备储备在高强度冲突中撑不过一周时间,那么这种威慑力就会大大削弱。智库的分析更是谈到,未来的冲突时间表逐渐缩短,而这种情况下,若美国无法快速支援台独分子,最终的退场选择几乎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