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四年,乾隆皇帝刚驾崩,嘉庆帝就迫不及待地对和珅下手了。这速度,那叫一个快,就像饿狼扑食,丝毫没有拖泥带水。
嘉庆先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颁布谕旨,解除了和珅的职务,把他软禁起来,让他彻底失去反抗的能力。紧接着,朝中大臣们心领神会,弹劾和珅的奏章跟雪花片似的飞到嘉庆面前,每一条罪状都恨不得把和珅钉死在耻辱柱上。
嘉庆也不含糊,迅速下令抄家。这一抄可不得了,和珅家简直就是个巨型宝藏库,金银财宝、古玩字画、房产田地,应有尽有,据说总价值高达数亿两白银,相当于清朝十几年的财政收入,怪不得都说 “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呢!
最后,嘉庆给和珅列了二十大罪,条条都够和珅喝一壶的。从僭越礼制,到贪污腐败,再到贻误军机,桩桩件件都让嘉庆怒火中烧。在狱中,和珅面对这些罪名,估计也是百口莫辩,曾经的风光无限,如今都化作泡影。最终,嘉庆赐和珅自尽,这位乾隆朝的权臣,就这样落幕了。嘉庆本以为扳倒和珅,抄没其家产,就能充实国库,缓解大清的危机,可没想到,这仅仅是个开始,后面的麻烦事儿,一桩接着一桩。
可嘉庆吃饱了吗?并没有!(一)白莲教起义,财政黑洞嘉庆刚上位,屁股还没坐热乎呢,白莲教起义就跟火山爆发似的,在四川、湖北、陕西等地熊熊燃起,整个大清国顿时陷入一片火海。
这白莲教起义可不是闹着玩的,那是一场持续九年的噩梦。教徒们个个怀着满腔怒火,“官逼民反” 的口号喊得震天响,跟清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
清朝为了镇压这场起义,那可真是下了血本,前前后后调集了十六个省的兵力,军费开支如同流水一般,哗哗地往外淌,硬生生地耗掉了两亿多两白银。要知道,这几乎把康乾盛世积攒下来的家底都给掏空了,大清的国库一下子就瘪了下去,财政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二)官场贪腐,积重难返嘉庆本想着扳倒和珅,能把官场的贪腐之风给刹住,可他太天真了。处理和珅案的时候,嘉庆为了稳住政局,不敢大动干戈深挖和珅余党,这就导致官场的贪腐根基根本没被撼动。
那些官员们,该贪的还是照贪不误,各种手段层出不穷,什么卖官鬻爵、克扣军饷、搜刮民脂民膏,在他们眼里都是家常便饭。就好比那江南河道的官员,朝廷拨下来大把的治河银子,他们却中饱私囊,每天在衙门里大鱼大肉、花天酒地,搞得河堤年年决口,百姓苦不堪言。
嘉庆也想反腐,可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抓了几个典型,根本无济于事,官场的贪腐就像野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依旧是乌烟瘴气。
(三)民生艰难,矛盾激化嘉庆时期,人口跟吹气球似的猛增,可土地就那么多,人均耕地越来越少,老百姓吃饭都成了大问题。再加上地主豪强们拼命兼并土地,大量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沦为流民。
这些流民没有活路,只能四处流浪,卖儿卖女的悲惨景象随处可见。在这种绝境下,百姓对朝廷的不满日益加深,民变就像星星之火,四处燎原。天理教起义就是个典型,那些教徒居然胆大包天,直接攻入了紫禁城,差点就把嘉庆的老窝给端了,这可是对清朝统治的致命一击,让嘉庆的脸都丢尽了。
嘉庆本以为杀了和珅就能解决大清的危机,可现实却给了他重重一击。财政亏空、官场腐败、民生凋敝,这些问题就像三座大山,压得嘉庆喘不过气来,也让大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深渊,他在位期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宗留下的江山社稷逐渐破败,满心无奈,却又无力回天。
嘉庆治国的努力与无力(一)改革尝试,屡屡受挫嘉庆可不是那种坐以待毙的皇帝,他心里门儿清,大清国已经病入膏肓,得赶紧治。于是,他一上台就开始推行各种改革,想要力挽狂澜。
他先是大力提倡节俭,自己带头穿旧衣服,吃粗茶淡饭,还削减了宫廷的各项开支,连那些个繁琐的节庆活动都简化了,就想着能省点儿钱。他还严禁大臣们进贡古玩字画、奇珍异宝,觉得这些玩意儿纯粹是浪费钱财,把心思都放在这上面,哪还有精力治国理政啊。
在吏治方面,嘉庆也是下了狠手。他撤换了一大批和珅时期的贪官污吏,换上自己觉得靠谱的官员。像漕运总督富纲,在任上大肆贪污,嘉庆查实后,毫不留情地就把他给斩了,杀鸡儆猴,想让官场风气能焕然一新。
可这些改革措施实行起来,那叫一个难。就说节俭这事儿,下面的大臣们表面上应承,背地里该咋奢靡还咋奢靡,毕竟过惯了好日子,哪能一下子就改过来呢。而反腐更是触动了太多人的利益,那些贪官们相互勾结,形成了一张庞大的关系网,嘉庆抓了几个典型后,就陷入了僵局,再往深挖,阻力大得吓人,根本进行不下去。
(二)守成之君,难挽狂澜嘉庆骨子里是个守成之君,性格比较保守。他从小接受的是传统的帝王教育,满脑子都是祖宗的规矩和旧制,觉得照着老祖宗的法子做,准没错。
在面对西方列强逐渐崛起,世界局势大变的时候,嘉庆还是坚持闭关锁国政策,把国门关得死死的。1816 年,英国再次派遣阿美士德使团访华,想要跟清朝通商、建交,嘉庆却因为使团不肯行三跪九叩之礼,觉得这是对大清国的冒犯,直接把使团给打发走了,根本不考虑跟西方交流合作、互通有无的事儿。
可这时候的西方,正在轰轰烈烈地搞工业革命,科技日新月异,国力蒸蒸日上。清朝却在嘉庆的保守治理下,固步自封,错失了发展的良机,跟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被人家甩得远远的,只能在时代的浪潮里逐渐沉沦,走向衰落。
和珅背后,清朝已 “病入膏肓”嘉庆杀和珅这事儿,看似大快人心,实则治标不治本。和珅是乾隆后期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他就像个毒瘤,长在大清国的躯体上,可根源却是整个清朝制度的僵化、闭关锁国的短视以及科技发展的滞后。
在和珅得势的那些年,官场风气已经烂到根儿了,卖官鬻爵成了公开的秘密,官员们想的不是为国为民,而是怎么捞更多的油水。这就导致政府行政效率极低,百姓的诉求根本得不到回应,社会矛盾越积越深。
再看经济,清朝一直以农业为主,重农抑商,对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百般限制。当西方各国轰轰烈烈搞工业革命,工厂林立、机器轰鸣的时候,清朝还守着传统的农耕模式,生产力水平原地踏步,经济发展能不落后吗?
还有科技,西方天文学、数学、物理学等领域不断突破,新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清朝呢,还沉浸在天朝上国的美梦里,对西方科技不屑一顾,觉得那都是奇技淫巧,根本不引进、不学习。
嘉庆就算杀了和珅,可面对这一摊子烂事儿,没有魄力和眼光进行深层次的改革,还是守着祖宗的老规矩,自然没法扭转大清走向衰落的车轮,只能眼睁睁看着王朝一步步滑向深渊,走向更为风雨飘摇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