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距离补贴截止日期也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各家车企也是积极应对,特斯拉直接来了一波官降触底,比亚迪却“官涨”了,这是啥原因呢?比亚迪带头官宣涨价比亚迪在11月23日发表声明,由于国家新能源补贴即将取消,以及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旗下王朝、海洋、腾势等相关新能源车型的涨价幅度在2000-6000左右,其他车型暂且还未有确切的消息。
声明的末尾还表示,在2023年1月1日前下订的客户,不受此次调价的影响。考虑到目前处于年底,又恰逢新能源补贴截止,比亚迪似乎还有收割一波订单的意图。要知道,这已经是比亚迪年内的第三次官宣涨价,原因无外乎新能源补贴政策收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而电池级磷酸锂2021年初价格为5万元每吨,现今已涨到60万元每吨左右,翻了近12倍,涨幅也确实惊人。
水涨船高的道理大家都懂,车企针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补贴政策,调整部分车型的售价,倒也是无奈之举。国家新能源补贴即将结束各大新能源车如何应对?面对新能源补贴政策即将结束的局面,不止比亚迪一家做出“明涨暗降”的应对,各家车企势必也会有一些动作,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特斯拉“割韭菜”的历史由来已久,再加上车型的单车利润较高,今年也是屡次降价或者是变相降价。特斯拉在10月份就宣布国产Model3和ModelY降价1.4万-3.7万元,ModelY后轮驱动版下调至28.89万元。后又给予11月和12月购车,并在店内购买保险的客户,8000元和4000元的车价减免,堪称“价格屠夫”。虽说在补贴结束之后可能会有一定的涨幅,但是在年底收割一波销量也是明智之举。
针对比亚迪和特斯拉两大头部车企“一涨一降”的动作,在局势并不明朗的当下,似乎更多的车企选择了按兵不动。车企若是降价,在补贴结束之后,必然面临车型的价格涨幅,到时候就是啪啪打脸,若是涨价,则可能是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抵触,按兵不动似乎是较为稳妥的办法。无论是面对新能源政策收紧,以及不可预知的原材料上涨,年底这一波确实有些尴尬。极氪和五菱就回应称不会进行价格调整,而蔚来、小鹏、理想等众多造车新势力也都保持沉默,似乎都在用“以不变应万变”的方式,来避免补贴结束后被动的局面。失去补贴支持的新能源市场后续还会有哪些改变?补贴取消之后,新能源车型的售价必然将迎来一定的涨幅,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对车企也是一种考验。新能源车企吃国家补贴造车已成过去式,现今的市场想要浑水摸鱼,也几乎是不可为之了。这对新能源车企无疑也是一重关卡,如何面对上涨的原材料、略高的车型零售价以及市场的热度,都将考验车企的综合实力。正所谓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能源市场也必然迎来大洗牌。写在最后无独有偶,无论是比亚迪官涨,还是特斯拉的官降,亦或者是其他品牌按兵不动,都是车企应对政策变化的措施。希望在新能源补贴结束之后,能有更多的车企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造出让咱们老百姓满意的产品。
企业必须有一定的利润,要不然工资永远别想加,最终也是恶性循环。
在没补贴了,只有涨价一条路了。
现在不是还没有涨价吗?趁早下手。
本身比亚迪的价格就比较实际,性价比比较高。
现在市场上大部分新能源车企都是亏钱的,一个企业不能一直亏下去,像比亚迪这样的企业,必须保证一定的利润率,才能有更多的钱投入到研发,才能保证企业一直发展下去。
即使是涨价了,比亚迪的价格依然比很多品牌的车便宜的多。
看这个趋势以后还要涨。
民族的比亚迪!世界的比亚迪
手里的钱还不够,本来打算明年再买车,趁现在没涨价,贷款买比亚迪。
了解到,人家比亚迪是比较实惠,而且定价比较低
国产车比较争气的比亚迪算一个坚持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