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北归燕京后,样前往和林会丧、参加和林的选汗大会,而是在自己的领地开平举行了一个选汗大会。为什么会有这个变化呢?史书上并无明文记载。
史学界有个这样的观点,从当时的形势分析,蒙哥汗妃和阿里不哥已经派出十余批急使,通知诸位亲王驸马会丧和林,举行库里台选举大汗。
忽必烈
其目的自然是推举阿里不哥为汗。而忽必烈王爷如果也通知大家前往和林会丧,参加库里台,这岂不是自投罗网、正中人家的下怀吗?阿里不哥留守和林,那里的诸位王爷多数是他的支持者,忽必烈到了那里等于是虎落平川,除了任人宰割之外,还能有什么作为吗?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忽必烈临时改变了原来的计划,这才未去和林,而是去了开平。忽必烈赶到燕京后,立即解散阿里不哥的亲信脱里赤所召集的军队,后来又与脱里赤巧为周旋,实际上已经洞察了阿里不哥的阴谋。不久,被监视的耶律铸和木哥亲王也逃离和林,来到开平,投奔忽必烈。
1260年农历三月一日,忽必烈在开平举行库里台,出席会议的有以木哥亲王为首的诸弟,以塔察儿、也松格为首的东道诸王,以阿必失哈、合丹、合必赤、蒙哥都为首的西道诸王共四十余人,还有以霸都鲁、兀良合台、失吉忽秃忽为首的蒙古大将,以按陈为首的几位驸马,以及刘秉忠、姚枢、郝经、王文统、廉希宪等各族谋臣,史天泽、张柔、张弘范、李璮等汉军八大万户,以及吐蕃和大理的代表等。会议共进行了24天。
当时争论的主要问题、以及忽必烈担心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自从成吉思汗以来,选举大汗的库里台均在蒙古的根本之地三河源头举行,此次却在开平召开,各路亲王会不会认可呢?二是根据蒙古传统,选举大汗的库里台必须有各支宗王出席。目前,虽然已经有四十余位亲王与会,但伊尔汗国的旭烈兀亲王、钦察汗国别儿哥亲王以及察合台后王们还未到会,是不是需要延迟几日,等他们到会以后再选举呢?
会议就这样中断了,忽必烈主要是想等伊儿汗国的可汗旭烈兀和钦察汗国的可汗别儿哥。旭烈兀同忽必烈是一母所生的亲兄弟,在唆鲁禾帖尼王妃生的四个儿子之中,忽必烈同五弟旭烈兀是最亲最近的,旭烈兀手下的诸王大臣肯定会支持他。
旭烈兀
别儿哥是钦察汗国拔都之弟,拔都死后他继承了汗位。蒙哥在和林即位的典礼就是他代表拔都主持的。虽然别儿哥同忽必烈和阿里不哥都一样远近,不过,忽必烈不会不知道别儿哥的为人,只要他到开平,而不去和林,就一定会支持自己继承汗位。至于察合台后王,他寄予希望不大,因为察合台后王们对拖雷后王们一直不太友好。不过,他也不能干等,他要利用这段时间广泛地联络已经到开平的与会者。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旭烈兀和别儿哥亲王还没有到来。为了争取察合台汗国的后王,忽必烈热情地接见了阿必失哈、纳邻合丹。
察合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二子,他的后王合剌旭烈兀在贵由死后,在钦察草原选汗大会上反对过贵由继承汗位,并拒绝出席贵由在和林的即位典礼。现在合剌旭烈兀死了,他的妻子兀鲁忽监国,很想让自己年幼的儿子继位;合剌旭烈兀的弟弟阿必失哈听说兀鲁忽带着儿子去了和林参加阿里不哥的选汗大会,他们叔侄便来到了开平参加忽必烈召开的库库里台,这本身就表示他们对忽必烈的信任和对阿里不哥的不满。
察合台
忽必烈对他们说:你们是二伯父察合台亲王的嫡系子孙,合剌旭烈兀可汗去世,汗位虚悬,我如果被选为大汗,就任命阿必失哈作察合台汗国可汗,纳邻合丹,你要好好协助你叔叔哟!
忽必烈说:阿里不哥要稳定对察合台汗国的控制,很可能支持阿鲁忽称汗。其实这也正是阿必失哈叔侄最担心的,忽必烈的话正触到了他们的痛处。忽必烈继续说:开完库里台选汗大会后,我给你们一支精兵,你们马上就赶回察合台汗国,那时无论是兀鲁忽监国还是阿鲁忽都还在和林等候出席阿里不哥的选汗大会呢。国内汗位空虚,你们就可以继承汗位,把兀鲁忽母子和阿鲁忽都拒之国门之外了。
三月二十四日,诸王贵族同意不再等待旭烈兀、别儿哥等,拥立忽必烈为蒙古国大汗。在开平城的中心广场上隆重地举行了即位仪式,诸王及文武众臣解下腰带,搭在脖子上,向忽必烈行九拜之礼。
诏书的主要内容是
第一,分析了其先辈五十余年开拓疆土,长于武功,缺乏文治的原因是“时有先后,事有缓急,天下大业,非一圣一朝所能兼备”。
第二,蒙哥汗忧国爱民,但是没有得到贤能之人的帮助,实际上是说蒙哥汗不能信任汉人儒士,不重用人才。
第三,指出阿里不哥的“签军”,使百姓惊骇,不得安宁,所以,忽必烈不得不急忙从南方回师。
第四,指出了忽必烈荣登大宝的原因:一是既长且贤;二是胸怀爱民之心,且能博施济众。这里强调的是汉族政权一贯的继位原则。
第五,呼吁制定弘远的规划,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变通祖宗之法,以便建立适合蒙、汉广大地区的政治文化制度,而且要真抓实干,不尚虚文。目前应该首先解决百姓的“饥渴”问题。
第六,希望宗族、大臣同心协力,治理好国家。
忽必烈即位之后,出现的不是天下太平,而是天下纷争。首先与他争夺天下的是他的同母弟阿里不哥。这是蒙古的幼子守灶制与汗位推举制导致的又一场汗位之争,同时也是一场两种治国方略的斗争,甚至可以说是两种文化、两种生产方式、两种生活方式的斗争。双方的战争长达四年,波及几大汗国,动员了几十万蒙汉大军,其战火几乎烧遍当时的北部中国和蒙古草原,它对蒙古帝国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久远的影响。下一讲我们会讲一下,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的斗争,最终导致了蒙古帝国的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