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本田Passport是一部电影,它的结局会是悲剧吗?
2025年的硬派SUV市场,早已不是几年前那片蓝海,而是一片红得发紫的血海。
国产新势力们像下饺子一样推出各种硬派SUV,一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就拿坦克400 Hi4-T来说,上市之后订单就像雪片一样飞来,直接成了市场新宠。
这年头,谁家还没个硬派SUV傍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懂车。
就在这片战火纷飞的市场中,本田Passport带着它的“硬派宣言”来了。
3.5L V6发动机、四驱系统、非承载车身,这三大件一摆出来,好像在说:“老子才是硬派SUV的鼻祖!” 你还别说,Passport的设计理念也挺有意思,想把传统机械的野性和智能化的科技感融合在一起,整个一个“西装暴徒”的范儿。
据说在洛杉矶车展亮相的时候,还真有不少车迷为之倾倒。
但问题是,光有这些“硬家伙”就够了吗?
本田北美市场也开始调整战略了,重心放在SUV市场,看来也是想在这块蛋糕上多切几块。
2024年2月,本田宣布要在俄亥俄州砸下44亿美元改造工厂,提高SUV和电动汽车的产能。
这说明啥?
说明本田也看到了SUV市场的潜力,但问题是,他们好像还没想好要不要彻底拥抱电动化。
这可能直接影响到Passport未来的发展方向。
是坚持传统燃油,还是顺应潮流搞电动?
这成了摆在本田面前的一道难题。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
Passport真要进入市场,很快就会发现自己有点“水土不服”。
油耗高、空间小、智能化不足,这些都是它的硬伤。
就拿油耗来说,现在油价都快上天了,谁还敢开个油老虎出门?
再看看理想L9,凭借着智能化和舒适性,直接成了大型SUV市场的领导者。
国产新能源SUV像一群狼一样冲上来,Passport想突围,谈何容易?
更要命的是,丰田普拉多也来凑热闹了。
2024年8月,丰田宣布新款普拉多将在中国市场推出,还调整了价格策略,把入门级价格降到了40万以下。
这招够狠,直接瞄准了坦克300这些国产硬派SUV。
普拉多这么一搞,Passport潜在的平行进口市场就更难了。
本来就没啥优势,现在又来了个更狠的,Passport这日子,真不好过。
说起技术,本田也有点“老迈”了。
长城汽车的Hi4-T插电混动技术,那可是实打实的硬货。
2024年北京车展上,长城汽车展示了其Hi4-T插电混动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坦克系列车型。
Hi4-T通过插混技术有效降低了油耗,同时保证了越野性能,迅速赢得了市场认可,坦克400 Hi4-T上市后订单火爆。
长城用实际行动证明,新能源技术在硬派SUV领域是完全可行的。
而本田呢?
还在抱着V6发动机不放手,好像觉得内燃机才是永远的“荣光”。
更扎心的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本田中国高管曾经吐槽说:“我们比任何人都清楚2.0T+插混才是最优解,但总部的决策层还在为内燃机时代的荣光举杯。” 这话听着是不是有点耳熟?
像不像当年柯达胶卷被数码相机打败的故事?
明明知道时代变了,但还是不愿意放下过去的辉煌。
屋漏偏逢连夜雨,中国平行进口车市场政策也开始收紧了。
2025年1月,中国政府出台了新的平行进口车管理办法,提高了平行进口车的环保和安全标准,并加强了对平行进口商的监管。
这下好了,Passport的平行进口成本更高了,价格竞争力更弱了。
本来就卖不过别人,现在又贵了一截,这还怎么玩?
智能化方面,Passport更是被国产车甩了几条街。
现在都啥年代了,车机系统、辅助驾驶、娱乐功能,哪个不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
理想汽车在智能化体验上领先太多,直接把SUV的标准给“重新定义”了。
你再看看Passport,好像还停留在十年前的水平。
这年头,谁还愿意买个“傻瓜”SUV?
Passport的困境,其实是整个传统车企的缩影。
他们不是没有技术,也不是没有实力,而是缺乏拥抱变化的勇气。
就好像那位资深车评人说的一样:“越野的真谛从来不是排量大小,而是能不能带用户去看未曾见过的风景。” 这个时代需要的,早已不是更大的马力,而是更聪明的出行方案。
Passport未来会怎么样?
谁也不知道。
也许它会抓住机会,实现电动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也许它会继续固守传统,最终被市场淘汰。
但不管怎样,它的故事都值得我们深思。
在这个变革的时代,只有拥抱变化,才能不被时代抛弃。
硬派SUV市场的“柯达时刻”,Passport是主角,但绝不是唯一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