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早期的时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为强大的时期,因此人们对于清朝的了解比较多,其中皇太极、康熙、雍正、乾隆更是家喻户晓,顺治皇帝在历史上的存在感较低。
人们最为熟悉的,当属其与董鄂妃之间的爱情故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顺治帝在位期间也曾为中国做出一定的贡献,顺治帝究竟有何独特之处呢?
其在位期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信奉佛法,选择出家顺治帝是历史上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代表,其与董鄂妃之间的爱情故事,令很多女性羡慕不已。董鄂妃的父亲是清朝的开国领将之一,董鄂妃本人极为聪慧。
未结识董鄂妃之前,顺治帝因政治方面的原因,内心极为悲痛,结识了董鄂妃之后,董鄂妃在政治方面有独特的见解,为顺治帝解决了众多问题,二人也拥有共同的话题,因此顺治帝很快就爱上了董鄂妃。
然而顺治帝与董鄂妃之间并不是特别幸福,二人也没能走到最后。
影视剧董鄂妃形象
1657年的时候,在二人的期待之下,董鄂妃诞下了一名皇子,顺治帝非常高兴,想要立其为太子,然而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仅三个月就夭折了。
孩子夭折之后,董鄂妃受到了很大的打击,三年以后,董鄂妃病逝。董鄂妃在世期间二人的感情非常好,顺治帝一度想要立她为皇后,但是因为董鄂妃是汉族人,因此顺治帝的愿望始终没有达成。
董鄂妃去世以之后,顺治帝才追加董鄂妃为皇后。董鄂妃的逝世对于顺治帝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甚至一度想要追随董鄂妃而去。
根据相关史料记载,“皇帝徒为哀痛所攻,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人们不得不昼夜看守塔,使他不得自杀。”
虽然顺治帝并未自杀,但是董鄂妃离世后不久顺治帝就选择了出家,将皇位传给康熙。
康熙
其实顺治想要出家并非一时冲动,其长期受到各方面的压迫。
年幼的时候,顺治帝在宫廷中的生活并不如意,其与母亲备受屈辱。后期虽然顺利称帝,但是其亲征之后军事事务以及国家事务非常繁重,
除了外患之外,内忧亦不断,时局动荡不安,心爱女子的离世,更是让顺治帝悲痛万分,重压之下,选择遁入空门。
再加之,顺治帝本身非常信奉佛教,其早年也接触过众多的得道高僧,并与他们结为知心伙伴,因此顺治帝对佛教有特殊的感情。
虽然遁入空门,但是对董鄂妃的思念不减反增,后期顺治帝不幸逝世。
励精图治,谋求统一影视剧顺治形象
当然顺治帝并非未给清王朝做出贡献。顺治帝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虽然清朝建立的非常早,但是前几位皇帝并未进入中原。
顺治帝是在6岁的时候继位的,当时的他仅仅是一个吉祥物。
朝廷完全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事事都由多尔衮做主,直到多尔衮去世之后,顺治皇帝才顺利亲政。
多尔衮掌控朝廷期间,清朝并未真正实现对全国的统治。
多尔衮执政时期,曾实行民族压迫以及掠夺政策,使得百姓不断反抗,甚至出现了大规模的起义。
清政府只能派兵镇压起义活动,由于连年的征战,导致清政府陷入了严重的财政危机之中,顺治八年的时候,清政府国库中的白银仅有20万两,满族的勋贵并未放在心上,依然花天酒地,并不知道反省自身。
面对这样的情况,顺治帝先是对满族的勋贵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多次询问臣下“天下何以治,何以乱?”并亲自检查朝廷的各个部门,使得各个部门具有一定的紧迫感。
随后其又制定了较为周密的计划,放弃多尔衮时期使用的“勤兵黩武”的策略,在军事方面使用抚剿并重的策略。
为了能够实现全国统一,顺治帝暂时放弃对少数民族实行武力,对少数民族进行一定的安抚。在顺治帝的政策之下,清朝基本上实现了统一。
除了用武力统一全国之外,顺治帝对汉族的态度也比较好。
多尔衮将汉族当作奴隶,而且是最低等的奴隶。
然而顺治帝有一定的汉化思想,有学者认为,顺治帝之所以如此宠爱董鄂妃,与董鄂妃是汉族人,顺治帝想要以身作则,谋求满汉的和谐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当然顺治帝之所以汉化程度比较深,是因为其认识到儒家思想利于统治,此前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儒家思想来统治百姓,顺治帝也意识到通过儒家的德治以及教化的思想,来反对苛政以及杀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民族矛盾以及阶级矛盾。
更为重要的是,儒家思想中具有忠君的思想,这样一来,明朝的一些官员以及汉族的百姓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卸下其身上背负的民族大义,而真正效忠于朝廷。
顺治帝想要通过思想上统一的方式,来实现政治上的统一。
当然仅凭几句话,肯定无法获得汉族百姓的认可,为了能够真正得到汉族百姓的认可,顺治帝大规模的任用汉族官员,顺治亲政之后,汉族官员的地位不断提升。
汉族百姓之所以对清政府比较排斥,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是满族人,其担心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然而随着朝廷之上汉族人做官的比例不断上升,汉族人愿意接受清王朝,毕竟明朝后期政治极为腐败,严重影响百姓的生活。
审时度势,勇于改革顺治帝在位的年限虽然不多,但是其在位期间曾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使得清王朝日趋强盛。
第一,其出重拳调整统治机构,建立起以内阁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顺治帝亲征后的第二年,其就罢免了诸王管理事务的权力,随后其又通过种种手段削弱了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后期其又设立了翰林院,将内国史院的一些工作交给翰林院办理,使得内阁成为专门处理政务的机构。
这样一来,不仅实现了机构方面的分工,还加强了内阁的办事效能,有利于发挥内阁行政中其他的作用。
顺治帝还改变了满人一手遮天的局面,曾经汉官多是比同岗位的满官低一级别,顺治帝意识到这样很有可能会增加满汉之间的矛盾,因此其废除了满族官员在这方面的特权。
这样一来,满族贵族的特权得到了一定的限制,汉族官员的地位又有所提升,赢得汉族官员的认可。
第二,顺治帝出手惩治贪官污吏。
清朝刚刚入关的时候,为尽快在中原地区站稳脚跟,多尔衮曾通过降官降将,不论优劣与否,都对其实行加官封赏的政策拉拢汉族地主。
虽然在当时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使得清朝的官场良莠不齐,官僚机构也极为臃肿,毕竟当时投降的将领众多,再加上满族本身的将领,清王朝的官吏人数众多。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官吏做事不认真的情况,各个部门办事效率均极为低下,针对这样的现象,顺治帝采取某个地区有两个同等职位的官员者裁去其中一人。
此命令下达之后,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提升。
由于清政府的国库储备较少,再加上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稳定清王朝的社会秩序,顺治皇帝不断加强清政府的廉洁建设。
其在亲政的三天之内,就给吏部下达了四道谕旨,斥责各级官员的奢侈之风,并表达自己将要出重拳整治不正之风的想法,顺治帝对贪官污吏不予忍耐,发现大的贪官污吏后,必将斩首示众。
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官场上的不正之风,但是贪污的风气确实有所缓解。
第三,鼓励百姓开垦荒地。
由于明朝后期政治腐败,战乱不断,百姓多背井离乡,田地则无人耕种,清朝入关以后,则面临大片大片的荒地无人耕种,当时清政府在财政方面还有很大的压力。
为了摆脱财政压力,避免社会矛盾出现,顺治采取奖励垦荒的手段。
其将未开垦的荒地交给一些无家可归的百姓,让他们开垦荒地,前两年其享有一定赋税方面的优惠。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国家在财政方面的困难,又让众多流离失所的百姓有田可种,百姓有了田地之后,参与起义的可能性就会降低,毕竟古代的百姓多是忠君,若其不是走投无路,其是不会参与起义的。
除此之外,顺治帝还允许各地使用一些银两来缴纳其他物品的赋税,本身各个物品的赋都有严格的规定,但是物品运送起来比较困难,甚至会有所损耗。
顺治帝的改革既补充了国家白银方面的短缺,又缓解了各地的压力。
顺治帝在位的时候,也为中国社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并非是只爱美人,不爱江山,弃江山与不顾的昏庸之辈。
参考文献
[1]李彦彤,袁忠香.多情天子——顺治帝[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2):15-16.
[2]徐彻.顺治皇帝出家之谜新解[J].沈阳故宫博物院院刊,2010(02):163-168.
[3]曹红德.顺治帝对贪官的整饬[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04):114-117.
[4]张杰.顺治帝福临继位原因新析[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1(06):47-54.DOI:10.16319/j.cnki.0452-7402.2001.06.007.
[5]户衣,晓红,阎春霞.顺治帝历史作用浅析[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3):77-80.DOI:10.16207/j.cnki.1001-5957.1996.03.019.
[6]李悦强.顺治帝与董鄂妃[J].剧本,1993(08):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