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王先生不久前出现高热、寒战、持续性剧烈头痛,同时伴有频繁恶心、呕吐,并逐步出现意识障碍和四肢无力等症状。家人紧急把他送到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急诊。
入院后检查发现,王先生的血常规异常提示其细菌性感染,头颅CT排除了脑出血,神经内科医师会诊考虑颅内感染可能大,立即收住神经内科监护病房,并进行腰椎穿刺,发现颅内压力异常升高,竟然高达正常上限的两倍,脑脊液中细胞数也异常增多,确诊为脑膜脑炎。
这么高的颅内压力,脑脊液里还有如此大量的炎症细胞,团队迅速采取降颅压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然而,到底是哪种病源微生物引起的感染?这个问题直接决定着抗感染治疗是否准确以及能否有效。
经过再次向家属追问病史才得知,王先生平日里酷爱生食三文鱼等海鲜,在这次发病前,他吃了一次烧烤,有些肉可能烤得不太熟,同时还吃了一些生冷冰鲜。
难到是“李斯特菌”?一个念头浮现在医生脑中,高度怀疑为李斯特菌感染。
李斯特菌脑膜脑炎是一种少见但严重的疾病,发病率仅为0.1~11.3例/百万人,但病死率高达20%~30%。这位王先生起病急骤,发病即高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干预和治疗,将危及生命。
在进一步确认病原微生物的过程中,脑脊液病源微生物NGS检测结果证实了医生的猜测,确认为单核细胞增多李斯特菌。医师团队立即调整治疗方案,采用氨苄西林联合庆大霉素进行针对性治疗。经过精心治疗,患者病情逐步好转,症状基本消失。
南医大三附院(常州二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张志翔介绍,李斯特菌,又名单核球增多性李斯特菌,是一种兼性厌氧细菌。李斯特菌有耐低温的特点,所以冰箱往往是家庭环境中李斯特菌感染的高风险区。多数情况下,李斯特菌是被“吃”进人体的。
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李斯特菌致病力有限。万一真吃了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头痛、肌肉痛等症状。但对于孕妇、老年人、新生儿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来说,就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了,因为他们感染李斯特菌后病情更重,甚至引起凶险的李斯特菌脑膜脑炎。
张志翔提醒,要预防李斯特菌感染,首先要正确储藏、及时清理冰箱冷藏室,冰箱里长期放置食品容易滋生微生物,应及时清理剩饭剩菜、过期食品或者被污染的食物,避免交叉感染;要加强洗手,注意手卫生并确保食材干净,食品原料在使用前必须洗净;食物清洗、切配、储藏的每个环节中,生熟食品、处理生食的专用器具(如刀具、砧板、容器等)都应分开;加工后的熟制品应当与食品原料或半成品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冰箱不是“保险柜”,凡隔餐或隔夜的熟制品饭菜必须经充分再加热后方可食用,同时,应控制生冷食品的摄入,降低感染风险;除了单增李斯特菌之外,许多的食源性的细菌(如:沙门氏菌)也会危害健康,因此,一定要定期清理冰箱,别让冰箱成为单增李斯特菌的“天堂”。
钱胜男 肖云 张斌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