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真的首飞了?

在成飞和沈飞的新型战机试飞之后,轰-20的试飞图也被披露在网络上。只不过,比起成飞和沈飞的新飞机,轰-20这次试飞的图片那是相当的“糊”。只能够看出来大致的外形特征,具体细节是真的不清晰。基本上也就是大后掠主翼,连带上飞翼式(翼身融合)气动布局,还有倾斜式的蝶形尾翼。至于外倾的尾翼是否可以折叠,还得等到它服役后才可知晓。
而根据与其伴飞的战机体型大小对比来看,轰-20轰炸机的机长大约是伴飞飞机的1.2倍,翼展接近其2倍,假设以伴飞飞机为飞豹,那么轰-20的机长就在30米左右,翼展约24米。不过,从另外一张更加清晰的黄皮试飞机来看,轰-20轰炸机的翼展明显大于机长,基本上是机长的2.5倍。这就是说,轰-20的长度在24米左右,翼展在60米左右。或许那张伴飞的试飞图是从侧面较远之处拍摄的原因。通常而言,飞翼式气动布局的飞机翼展都会比机长大的。
毕竟这样气动布局的飞机基本上就不注重超音速性能,而是追求较高的升阻比。对于轰炸机而言,升阻比越高,就越省油,那飞行的距离就越远。而根据拍摄到的图片来看,轰-20的外倾式垂尾的安装位置并非是与主翼在同一个平面内,而是与寻常的战机一样,斜插在机体后部的。这就证明,轰-20轰炸机的外倾式垂尾并不具备折叠功能。那就只有为了飞行时的偏航稳定性考虑,终究是飞翼式气动布局取消了垂尾,导致飞机在垂直方向上没有可以操纵的舵面。
不过,东大的无尾飞翼式布局的飞机那么多,像攻击-11、彩虹-7等等无人机,还有新型飞机。即便取消了垂尾,那依靠其它舵面也足以保证其航向的稳定。而轰-20还保留了倾斜式的垂尾,不免就让人非常的疑惑。毕竟对于轰炸机而言,隐身是第一要务。尤其是面临敌方三道岛链封锁的东大,轰炸机的隐身能力必须是重中之重。
毫无疑问,外倾式的双垂尾也势必会增加轰-20轰炸机侧面的雷达散射截面积,尽管它比垂直尾翼要好的多,但是距离无尾式气动布局的飞机还是要有差距。这就是说,在隐身性能上,轰-20不如B-21,甚至还不及B-2A。终究是隐身飞机的隐身百分之八九十都是有气动布局决定的,剩下的就是由吸波涂料来决定。
粗略估计,轰-20轰炸机最低也是6波系反射构型,比起B-2A和B-21而言要多一些,单单从外形特征上来看,轰-20在反射雷达回波时的效果就不及B-2A和B-21。而在隐身涂料上,中美两国也拉不开太大的差距,整体而言,轰-20轰炸机的隐身能力并不及B-2A和B-21。当然了,如何其外倾的垂尾可以放平,那隐身能力还是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根据推测轰-20的大致数据,其大小也就类似于B-2A那样;只不过翼面积不及B-2A,在燃料携带上要小于等于B-2A,大概率是没有B-2A那么多。毕竟以现有的航空科技,打造一型作战半径超过一万千米的战略轰炸机就是不现实的。而东大的战略轰炸机也不会以美国本土作为目标,基本上在挂载远程巡航导弹时,可以攻击到夏威夷群岛的目标就很不错了。
毕竟夏威夷距离东大也有个7000千米,除去巡航导弹2000千米~3000千米的射程,轰-20轰炸机的作战半径有个6000千米的就够用了。根据试飞图的的大小来看,轰-20轰炸机也比较符合这个定位。因此而言,轰-20还是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轰炸机,并非是穿梭于外太空和大气层内的空天轰炸机。
至于发动机么,大概率就是4台涡扇-18航空发动机,至于涡扇-10和涡扇-15,其涵道比比较小相对于涵道比超过2的涡扇-18而言,还是耗油的。像轰-20只需要使用4台涡扇-18就可以拥有绝对充沛的动力,使其飞行性能可以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毕竟力大砖飞不是。
只不过,像类似B-2A这样体量的轰炸机的用途对于现今的东大还重要吗?已经拥有了关岛和夏威夷快递,其突防效果和打击速度可是要比轰-20快多了。至于第二岛链,有着上百架轰-6系列巡航岛弹载机,轰-20存在的意义也不是很大。还有东风-26这型标准的关岛快递,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关岛发起攻击。

不过,相对于陆基的东风-26和东风-27的发射点较为固定而言,在使用轰-20轰炸机时就拥有灵活的发射阵位,不会局限于哪些地点,这一点也是空基相对于陆基的最大优势。(图源网络,侵删)
一切气动外形,都以风洞吹风数据为基础!
无知之人,尾巴放平难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