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翰林大学士慕大人的掌上明珠慕雨嫁人了,嫁的不是心上人陆伯远,是太医院正贺家的孙子贺之诚。
在外人眼里,慕雨和陆伯远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又有点青梅竹马的情义,大家总以为他们会走到一起,慕雨也这样认为。
但终究是事与愿违,一个看不清自己的内心,一个死咬着尊严不挽留,致使两人生生错过。
…………………………………………………………………………………………………………………………………
自中秋节后,慕雨和陆伯远、贺之城三人渐渐熟悉起来,市井生活平淡顺遂,秋去冬来,日子就这么一天天地溜走了。
平头百姓家没那么多男女大防的忌讳,桂花巷里几个人家在外多少有些身份,却也相当开明,并不拘束儿女,因此几家的孩子大大小小总是一起玩闹。
玉兰和小妹最喜欢追在慕雨后边,小康和小弟喜欢当陆伯远、贺之城的小跟班,有时候他们一起玩蹴鞠,欢声笑语绕满了整个场院。
慕雨是一个安安静静的女孩子,很少踏出桂花巷,最多就是去巷口的杂货店转转,或者听见卖货郎的吆喝便赶去巷口瞧个新鲜。
天气渐渐转冷的时候,卖货郎也出来的少了,慕雨便少了一项活动,不过好在小妹和陆玉兰总是来找她说话,有时候三人坐在一起打络子,或者慕雨将新学的裁剪绣花技巧展示给她们看。
“小雨姐姐,小雨姐姐……”刚刚吃过早饭,慕雨正坐在屋里暖榻上温书,爹爹昨天留了课业,后天要检查的,书没看两行,就听见院子里有人连跑带喊,不用猜一定就是陆玉兰和小妹。
“我说两位小姐呀,可慢点跑。”福婶正收拾厨房,出来倒刷锅水,差点撞上了跟在后边跑的小妹,堪堪稳住身形,看着一溜烟跑进屋里的两个小丫头,笑了笑并没计较。
翠儿在慕雨房间里服侍,听见两个小姑娘的喊声,忙打起门帘:“玉兰小姐、小妹,今天来的这样早,姑娘还在温书呢。”
陆玉兰和小妹听了这话,脚步慢下来,蹑手蹑脚走进里屋,慕雨已经放下了书本,但是并没起身,只懒懒支起身子向她们招手:“今天你们这么早,是有什么好玩的吗?”
“小雨姐姐,你又在看书呀,这回在看什么?”小妹并不见外,踢掉鞋便爬上了暖榻,一屁股坐在里面,将脚伸进了小被子里。陆玉兰紧随其后,挨着小妹坐下,忙得翠儿赶紧抻好被子。
慕雨将书合上,书皮封面向上拿给两人看:“哝,认识这三个字吗?”
小妹才四岁年纪,自然不认字,倒着拿书本乱翻起来。陆玉兰也才七岁年纪,爹爹和哥哥教过她几个字,便抢过书来,一手拿着书,一手指着上面的字读了起来:“这个~嗯~国~这个,不认识。”可惜字还学得不全,三个字只认得一个字。
“是《战国策》,小玉兰开始认字了。”慕雨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起来。
“战~国~策。”两个小孩儿跟着读,“这是讲什么的?”
“是春秋之后,一直到秦灭六国,一些谋臣策士辅佐君主的活动,里面有他们说得话做的事,都是智慧的。”
其实两个小屁孩儿根本听不懂,只是一页一页随手翻着书,“好多字呀,小雨姐姐都认识吗?”
“很多都认识了,有些不认识就只能问爹爹了。”慕雨笑着解释。
“慕大人真厉害,这么多字都认识。”陆玉兰感叹,“不像我哥,总被先生打板子。”
“我爹爹也很厉害,家里好多书,天天写字,还总盯着大哥背书。”小妹接话。
翠儿端来了牛乳茶和栗子糕,几个人一边吃一边说话。

正聊得起劲,外面竟然响起了布谷鸟的叫声,“奇怪,这个季节还有布谷鸟在叫。”翠儿一脸好奇,又满是疑惑。
陆玉兰小胖手正拿着栗子糕啃得正香,听见“布谷鸟”,嘴里嚼着东西,不急不慢道:“这是我哥哥。”
“你哥哥还会布谷鸟叫呀?”翠儿笑问。
“远哥哥让我们来找小雨姐姐,暗号就是布谷鸟。”小妹也吃着东西含含糊糊说道。
“奇了怪了,陆少爷要是找姑娘有事直接来就行了,怎么还开始找人传话了,还学布谷鸟。”翠儿不禁吐槽说。
“你哥哥是有什么事情要你们说吗?”慕雨笑了笑,问道。
“哥哥说去看戏,问小雨姐姐去不去。”
“奇怪了,也没听过陆少爷喜欢看戏,直接来问不就行了。”翠儿的关注点很直接。
“那他有没有说是看什么戏呀?”慕雨耐心问,还给两小只续上了牛乳茶。
“嗯,嗯~嘿嘿,忘了。”陆玉兰实在想不起来那个拗口的戏名,再加上有美食的诱惑,早将这件事情忘得一干二净。
门外布谷鸟还在叫,得不到回复,略有些急躁。
“陆少爷,你在墙根底下学鸟叫呢?”福叔的大嗓门适时响起,他外出去买了一担柴,那卖柴人送货上门,跟着回来了,刚到家门口就看见陆少爷在自家墙根底下转悠,还有点贼眉鼠眼。
“无事无事。”墙根底下的陆伯远尴尬笑了两声,甩着胳膊走了。
屋里的人听着外面福叔的声音笑成了一团。
后来陆伯远许了陆玉兰和小妹几天的饴糖和五六串糖葫芦,才得了慕雨得回复,陆玉兰这回没忘了交代,脆生生说道:“小雨姐姐问了,不知道是什么戏,好看才去。”
“我不是告诉你们了吗,是南曲班子新排的《长亭怨》,这么快就忘了。”陆伯远有些着急。
“忘了就忘了呗,你自己去说呗。”陆玉兰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哥哥不敢去问,但是自觉拿到了哥哥得把柄。
“就是,远哥哥自己去问呗,要是我们再去,你还得再加两串糖葫芦。”小妹趁机谈条件。
“哎呀,你们。”陆伯远扶额望天,自觉托错了人,忽然计上心来,“等着。”于是转身回房。
陆玉兰和小妹并没有认识到事情得重要性,看哥哥回房了就要手拉手出门玩。
“你们站住。”幸好陆伯远出来得巧,要不然又逮不住两个小屁孩,“把这个给慕姑娘送去。”原来正是一张平时得书写纸,上面写了两行字。
他把纸折了又折,掖进了陆玉兰得斜衣襟里,又将妹妹得衣领整好,“别丢了,只把这张纸给慕姑娘就行,小心别被人看见了,这回记住了。”
“嗯,记住了。”陆玉兰和小妹拉着手,齐齐点头。
“快去吧。”陆伯远呼噜了两人头顶,就催着两人出门。

这回事情倒是很顺利,慕雨让两个小孩带话:“那天没什么事,应该会去的。”
陆伯远高兴得一跳老高,接下来几天都沉浸在去看戏的兴奋中,读书都更积极了,陆老爷也十分地欣慰。
《长亭怨》讲的是一对青梅竹马成婚之际因误会分开,一别多年,女子得知真相后,在长亭等待情郎归来。故事曲折,苦情苦恋,唱词揪心,受到了很多年轻人地追捧。
“这戏也太无病呻吟了。”慕大人并不喜欢这类强说愁的戏曲,觉得无聊。
“你懂什么,这说的是情比金坚。”慕夫人倒是很感性。
“我也没看懂,太没意思了点。”慕老娘看戏当天,直接打起了瞌睡。
原来慕雨向爹娘禀明要出门看戏,那天正好赶上慕大人休沐,一家人便整整齐齐地出门了,回来后一家人饭桌上还探讨起来。
“小雨,你说呢?”慕老娘问。
“啊,我,我没看太多。”慕雨一边吃饭一边在想陆伯远,戏院里她和陆伯远中间隔着爹爹娘亲和奶奶,两人偷偷相望,眼神触碰又赶紧看向别处,是以整场戏根本没心思看多少。
“要我说小雨不适合看这戏,她还小,以后这种戏不许出去看了。”慕夫人严厉叮嘱。
“知道了娘。”慕雨赶紧答应。
之后的日子里,陆伯远也会借着向慕大人请教的名义顺便来找慕雨,给慕雨送过名家字帖,请教过扇面的画法,探讨过几篇历史故事,相互比拼过书法。
下雪的天气,他也会叫上一群人,顺便把慕雨叫出来,大家一起玩雪。
少男少女的心事,小心翼翼,甜蜜又美好,一年又一年。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明天分解。欢迎大家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