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家暴之后,ta们为什么没有离开?

春雨医生 2021-11-25 18:15:18

对于80后、90后这几代人来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这部剧可以说是一生的阴影,冯远征老师用精湛的演技,将安嘉和这个人前风度翩翩、温柔体贴,人后却性格扭曲、猜忌心重的家暴男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但是,作为被家暴的一方,安嘉和的妻子梅湘南,是在容忍了丈夫的多次殴打甚至昏迷、流产、骨折以后,才最终心灰意冷决定离开的。

(图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而梅湘南的遭遇及心路历程,在大多数被家暴者身上都能看到,例如2019年仿妆博主宇芽能控诉多次遭前男友家暴;韩国女星具荷拉生前也遭男友多次家暴,甚至一度被男友打到子宫内出血......

据全国妇联第三次调查统计数据,在婚姻过程中遭受伴侣辱骂、殴打、限制人身自由、经济控制、强迫性行为等不同程度家庭暴力的女性,占到了总调查比例的24.7%,而受害人在选择报警之前,平均要遭受35次家暴侵害。

那么,为什么很多经历家暴的人,会容忍施暴者一次、多次,甚至长期的暴力?

很多时候,人们选择容忍家暴

美国在2000年关于亲密关系暴力的一项报告显示,在一生当中,有25%的女性和8%的男性经历过亲密关系暴力。其中,73.3%的女性选择不报警。

报道继续研究了不报警的原因,发现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警察不会对施暴者采取什么行动,并且有61.3%的女性认为警察不会相信自己,这可能是一种习得性无助(learnt helplessness)。

(图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习得性无助基于一个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是,在经历了不可控的折磨之后,狗会失去反抗的动力,无法逃脱一个本可以轻松逃脱的折磨。这个现象在人类身上也很常见。或许,在反复的无效反抗后,被家暴者们对改变现状失去了希望。

值得注意的是,有30%左右的人不想要警察和法院的介入。

那些不想要警察和法院介入的人在想什么?

经济虐待

有研究者提出,经济虐待(economic abuse)是一种家暴。经济虐待被定义为施虐者通过干扰伴侣获得、使用、和保存经济资源的能力,来控制伴侣的方法。

例如,丈夫通过不让妻子去工作,剥夺妻子获得资源的能力,从而使得妻子不得不依赖他(在《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中,梅湘南正是在安嘉和的怂恿下,辞去了学校的工作,随后不得不依赖丈夫)。

有研究表明,经济原因是被害人留在施暴者身边的主要原因之一。

沉没成本的因素

她们离不开施暴者,还有可能是因为一种认知偏差。人们常常无法忽略沉没成本(sunk costs),即已付出且不可收回的成本。

(图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很多人可能会强迫自己看完一部花钱买的电影,因为怕浪费了买票的钱。而家暴的受害者可能会强迫自己,继续待在曾经付出过时间、精力,和爱的人身边,因为怕浪费了这段关系的沉没成本。

斯德哥尔摩症候群

还有人不离开施暴者是因为爱。在很多人看来这样的原因似乎非常扯淡,毕竟爱和虐待听起来像是相反的概念。但受害人对加害人的情感,不一定总是负面的。

1973年,一位罪犯在抢Kreditbanken银行(斯德哥尔摩最大的银行之一)时,劫持了4个人质,与他们一起待了6天。人质们被解救之后,不仅不愿意指证那位罪犯,还攒钱帮他打官司。

这种被害者对加害人产生感情的情况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或人质情结。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同理心的滥用,被害人不合适地将自己置于加害人的位置上,同情他们的遭遇,从而产生了正面的感情。

(图源:《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女性的同理心本就较强,面对家暴的人,有可能会产生类似“想要帮你戒掉暴力”的想法。有研究分析了人质和被家暴的女人的遭遇,发现两者其实是很相似的。

总之,受到家暴的人可能会有各种各样无法结束关系的理由,研究并理解这些理由可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的反家暴干预方案。例如,有研究通过对女性进行理财教育,让她们经济独立,给予她们摆脱经济虐待的能力。

当然,本文所引用的研究和调查大部分是在美国进行的。在中国,虽然具体的数据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些社会和心理的机制还是通用的。

「对家暴说不」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制度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社会的支持......这些因素都在其中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0 阅读:73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