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春暖花开的时候,太原玉泉山的樱花都开了。
前两年和朋友去过一次,准备过几天再去玩一次。

一年四季,最喜欢四五月份,春暖花开,不冷不热的天气,最适合约三五好友出去游玩,或者一家人去公园野餐。
昨天和朋友出去逛街,大家都穿单裤子了,我还穿着棉裤和加绒裤,朋友对我穿衣风格已经习惯了。
主要吹会儿风就腿疼,为了身体健康,保暖最重要。

走在大街上,发现曾经经常逛的零食店、衣服店都关门了,生意真的很惨淡。
比如我们就是典型的只逛不买,随处看看,涨涨见识,绝不下单。
以前喝霸王茶姬,一杯20元,现在蜜雪冰城,一杯几块钱,我两人吃了2个甜筒4元,支付宝碰一碰,最后花了8毛钱搞定。
走在路上,点了2杯茶,不到10元,2人逛了一下午,花了10块钱搞定。

中午和我们朋友说,中午少吃点,下午出去吃大餐,美团搜一搜,都好贵,算了不吃了,直接回家吧!
我们用实际行动在消费降级。
01
付款多用支付宝“碰一碰”
支付宝一直在推他的碰一碰功能,而且活动力度特别大。
今天4元的甜筒付款的时候花了8毛钱搞定,直接优惠3.2元。

瞬间好开心!
只要手机有“NFC”功能就可以,当然,付完款之后要把这个功能关掉,毕竟不需要密码就可以支付。
据说街上有人专门拿着机子,碰别人的手机,不知道真假,以防万一。

自己也可以在支付宝免费申请,和家人相互碰一下,领的红包就可以“tao"出来。
凡是可以碰一碰的地方,我都会用,毕竟省下的都是自己的。
02
不追求价格
以前买东西,我是不看价格的,只要喜欢就买。
记得刚实习的时候,兜里只有1000元,我花了800元买了一件衣服。
口袋里只剩200元,就给我妈打电话没钱了,给我点,我妈让我将就一下,等几天就发工资了。
以前口袋里没钱也真的敢花,因为忍几天就发工资了。
现在口袋里有钱不敢花,怕不能按时发工资,怕随时失业(现在失业已经成为我的魔咒)。
其实大家都一样,我们公司大家的工资基本都是四五千,很多同事98元理一次头发,1500元配一副眼镜,大家还觉得价格不贵。
现在很多高端理发店都被10元店干掉了,我们家附近的10元理发店,每天人爆满,据说一天可以理100人。
除了日常生活,饮食方面也消费降级了,放在以前追求高品质,奶茶必须喝20元以上,总觉得便宜的不好喝,现在4块钱一杯的柠檬水都觉得贵。
03
找志同道合的伙伴
不管是生活还是游玩一定要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至少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是一样的。
我朋友,其实挺追求生活品质的,买衣服要比面料、比质感、比价格、比款式。
吃饭要卫生、要干净、要看着有食欲。
上个周末,我和她买衣服,看上一件皮衣外套,要价350元,我们都觉得太贵了。
和老板娘讲价,最后260元拿下。
我俩都是那种,只买自己喜欢的而且价格在能接受的合理范围之内,如果太贵,宁愿不买。
出去逛街,买吃的、喝的,先从美团扒拉优惠券,找到合适的价格再买。
省钱么,只有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才能一起省下钱。
04
有意识的省钱
周一到周五太忙了,忙着上班,哪有时间消费?
除了一日三餐和地铁费,其他几乎不花钱。
最浪费钱的要数周末了,简直是消费大头,辛苦省了一星期,周末直接多花了好几百。
以前周末至少在外面吃一顿,现在溜达一圈回家吃,主要外面吃的太贵了,2人吃一顿的200元,回家吃一顿几块钱就够了,最多花几块钱喝蜜雪冰城。
逛街,我们只去店面多的步行街,我们家附近,有一条街是性价比超高的步行街,吃喝玩乐都有。
我们可以一边聊天一边逛。

大部分周末都是在家附近瞎溜达,偶尔看见免费的景点做宣传,出去玩一下。
日常度日,咱主打一个该省省该花花,毕竟吃不穷穿不穷,算计不到就是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