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讲究阴阳平衡,一旦阴阳失调,各种小毛病就会找上门来。阴虚和阳虚是中医里常见的两种身体状态,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表现和调理方法却大不相同。要是不搞清楚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盲目养生,很可能会适得其反。

从中医理论来讲,人体就像一个小宇宙,需要阴阳平衡才能维持健康。阴就像身体里的 “水”,起着滋润、宁静的作用;阳则像 “火”,提供温暖和动力。当阴液亏少,就像锅里的水越来越少,而火却还在正常燃烧,阳气就会相对偏盛,从而产生虚热。
阴虚的人,就像身体里有一把“小火苗”,烧得太过旺盛。最典型的就是五心烦热,总感觉手心、脚心和胸口热烘烘的,晚上睡觉的时候恨不得把四肢都伸到被子外面。而且睡觉时还容易盗汗,明明没做什么剧烈运动,睡着后却大汗淋漓,醒来时衣服都湿透了,让人特别不舒服。
另外,阴虚的人还会经常口干舌燥,总感觉嗓子里干巴巴的,喝水也缓解不了。皮肤也变得干燥粗糙,就像缺水的土地一样,容易起皮、瘙痒。还有的人会出现大便干结的情况,好几天才上一次厕所,每次都特别费劲。

对于阴虚的人来说,饮食调理非常重要。平时可以多吃一些百合、银耳、雪梨、黑芝麻等滋阴的食物。百合可以煮粥或者炖汤,有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银耳可以煮成银耳羹,滋阴润燥;雪梨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炖成冰糖雪梨,对缓解咽干口燥很有帮助。
在生活作息方面,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熬夜。熬夜最伤阴液了,本来就阴虚,再熬夜,身体里的 “水” 就更少了。每天晚上尽量在 11 点之前上床睡觉,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另外,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工作一段时间后要适当休息,放松身心。运动方面,适合做一些比较舒缓的运动,比如瑜伽、太极拳等,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出汗过多,加重阴虚。

在中医理论里,阳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就像自然界的太阳一样,起着温养、推动、防御等重要作用。阳气充足,我们才能精力充沛、身体温暖、抵御外邪。而阳虚,就是指阳气亏损,机体的温煦功能减退。
阳虚的人就像是身体里的“小太阳”能量不足,总是暖不起来。最明显的就是畏寒肢冷,哪怕是在夏天,别人都觉得热,他们却可能还觉得有点冷,手脚总是冰凉的,穿再多衣服都难以暖和。冬天就更不用说了,晚上睡觉前,把热水袋捂在被窝里半天,脚还是冷冰冰的。
阳虚的人还常常精神不振,整天都提不起劲来,就像被抽去了精气神一样。工作一会儿就感觉特别疲惫,只想找个地方躺下来休息。而且,他们的消化功能也不太好,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大便稀溏的情况,吃进去的食物好像不能被很好地消化吸收。

阳虚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先天禀赋不足,比如父母体质阳虚,孩子就容易遗传这种体质;也可能是后天生活习惯不良,比如长期贪凉饮冷、过度劳累、熬夜、房事不节等,都会损耗阳气。当阳气不足时,身体就像失去了温暖的阳光,各个脏腑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一系列阳虚的症状。
对于阳虚的人来说,饮食上要多吃一些温热性的食物,以补充阳气。比如羊肉,它性温,有补肾壮阳、温中益气的作用,冬天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全身都暖烘烘的;桂圆也是不错的选择,它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平时可以直接吃,也可以用来泡水喝。此外,像红枣、核桃、生姜等食物,也都有一定的温阳作用。
在生活习惯方面,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腰腹、下肢等部位,避免受寒。晚上睡觉前可以用热水泡泡脚,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温暖身体。平时要多晒太阳,特别是在冬天,阳光明媚的时候,到户外晒晒太阳,让身体充分吸收阳光的能量,这对补充阳气非常有帮助。运动也是必不可少的,适当的运动可以激发阳气,但要避免过度运动,以免损伤阳气。像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就很适合阳虚的人。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分辨阴虚和阳虚,我特意整理了一张简单易懂的症状对比表,大家可以对照着看看,自己到底是阴虚还是阳虚。
对比项目
阴虚
阳虚
发热怕冷
五心烦热,怕热,午后或夜间低热
畏寒肢冷,怕冷,手脚冰凉
精神状态
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精神不振,疲惫乏力,嗜睡
面色
两颧潮红
面色苍白或青白
舌象
舌红少苔或无苔
舌淡胖,苔白
脉象
细数(脉搏变窄变细而且速率加快)
沉迟无力(脉搏跳动缓慢,力量较弱)
津液情况
口干舌燥,皮肤干燥,小便短赤,大便干结,盗汗
口淡不渴,水肿,小便清长或夜尿频多,大便稀溏,自汗(白天不活动或轻微活动就出汗)
其他症状
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遗精早泄(男性),月经量少或闭经(女性)
头晕目眩,腰膝酸冷,阳痿早泄(男性),宫寒不孕(女性),食欲不振,腹胀
在现实生活中,还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阴阳两虚。阴阳两虚就是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阴虚和阳虚的症状,既怕冷又怕热,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一般来说,阴阳两虚大多是在阴虚或阳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比如阴虚时间久了,会损伤阳气,导致阳气不足;阳虚时间长了,也会影响阴液的生成,出现阴虚的症状。
不过,阴阳两虚也有主次之分,有的人可能以阴虚为主,兼有阳虚的症状;有的人则可能以阳虚为主,同时伴有阴虚的表现。如果怀疑自己是阴阳两虚,最好找专业的中医进行诊断,然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理。

分辨清楚阴虚和阳虚,对我们的健康调理至关重要。只有找准了自己的身体状态,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调理,让身体重新回到阴阳平衡的健康状态。
希望大家都能多关注自己的身体,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调整饮食、作息和运动习惯,让自己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享受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