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一排长

江江众人 2024-12-18 16:38:43

入军营以前,排长形象都是从电影、电视以及文学作品中看到的,只是平面而已。诚然,一当新兵也接触过排长,但是很短暂,就像演戏的报幕员一般,甚是肤浅。

我被分配到老兵连,恰好是机械连的一排。所在排担任部队土建施工的机械配合工作。像搅拌机、小四轮自卸翻斗车、空压机、塔吊等设备。

按照连里不成文的规定,新兵首先要从做搅拌机手开始,在从事该工作的同时,确确实实全面地接触到一排长。

只见一排长身高一米七上下,生就一张四方脸,面皮白净,鼻梁高挺,双眸炯炯有神,乍一看仿若影视明星。他嘴角常含笑意,说起话来温和亲切,与电影里常见的排长形象截然不同。

这是一个明媚早上,连长带着大家跑完早操,一排长就带领全排人员,集合在小操场旁。

一排长用温和的语气,布置近期工作。正像连长一样,三下除二就讲完了。但是谈到生活方面,指出了新兵(也就是我们刚刚分来的一批兵),作风也有些拖拉,尤其是床单不能及时清洗,工具乱丢乱放,打饭还与老兵争抢,晚上不能按时熄灯,还有外出不能按时归队等,婆婆妈妈讲了好一会。

讲着、讲着,一排长就没有开始的温和气色,甚至有些愠色。

这时队列里的每个新兵,脸色由红变白,连呼吸都不自然了……

是的,三个多月的新兵生活,宛如一首快节奏的战歌,充满无序的变奏、紧张的旋律与激烈的节奏,大家一来到机械连,稍微放松,就出现这样的问题。

固然因所承担岗位独特性,不可能每件事班长随同左右,自律差,便会导致以上不良情况。别说是新兵,老兵同样放松管理,也会酿成麻烦甚至是灾难。

那是一个周末的下午,炊事班安排一排帮厨,只见这些战友,有的烧锅炉、有的帮助烧火、有的和面、擀皮。

正当大伙兴高采烈即将完成包子上屉之时,“轰隆”一声,锅炉爆炸了。

开始以为是地震,大伙还争先往门前跑,只看到外面纷纷落下的瓦片以及杂物,只能退后。有的甚至往大面板下面钻。

当得知锅炉爆炸,大伙则从后门往锅炉房飞奔而去。

因为一排的小朴等三位战友被轰塌锅炉房压在里面。

只见一排长不知从何方现身,全身上下脏污狼藉,脸上黑一块紫一块,纵横交错,往昔那白净的面庞已全然不见,仿佛被硝烟与尘土施了一层迷彩,唯有一双眼睛依然透着坚毅与执着,让人能够依稀辨出他的身份。

在一排长带领下,三位战友被及时抢救出来,那三位战友,除了牙齿是白的,全身赤黑,活脱脱像个“矿工”一样。

即便如此,还是被拉到团卫生队。

事后,一排小朴因为在烧锅炉当中,玩象棋导致锅炉爆炸,造成不应有经济损失和不良后果,被处于违反军纪的处罚。

这个时候,一排长经常找这三位战友,分别促膝交谈。

鼓励和鞭策他们,放下包袱,重新回到从前。

从此,每天清晨都能听到这三位战友打扫大院“唰唰”的扫帚声以及炊事班帮厨的身影。

有段时间广西入伍老兵老韦身体不适,不得不回连队休养。可是所配合的土建三连,要进行选矿厂工程的大修混凝土浇筑。老韦的小四轮翻斗车,一旦无人驾驶,对施工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别的战友不会驾驶,因为这台车的转向在后置,真想代替,一时半晌熟悉不了。

正当三连长着急时刻。工地上那台唯一的翻斗车又轰鸣起来。

起初,三连战友以为是工改兵或者是志愿兵。大家只见人家面带微笑,任劳任怨地奔赴在各个施工段,激发了大家工作热忱。只是该项施工结束,才得知是一排长。纷纷竖起大拇指,要为他请功!

毕竟土建连续浇筑混凝土,主要依靠手推车,翻斗车效率高,自然大伙的劳动强度就能减轻。

人家一排长当兵时,就是开四轮车的,技术也好,人品又佳,自然而然口碑也棒。

说起来,一排长自幼是孤儿,是吃村里的百家饭长大的,感恩的心里,脸上常常挂满笑容。

无论出现在什么地方,准能赢得大家的认可。

有一次,一排长与大伙去粮库装军粮,那天北风呼呼响,一排长没有坐驾驶室,而是与大伙站在外面的解放牌敞篷车上,忽然路过铁路与公路交叉口时,被其安全横杆剐碰到头部,汽车赶紧掉头驶向团卫生队,所幸检查结果,安然无恙。

也就不久的一天,师里后勤部来人,拉走了一排长的行李,大家很不情愿地欢送了一排长。

本来大伙包括连里想举行一个热烈的仪式,人家一排长就是不答应,怕给大家添麻烦。

起初一排长有空隔三岔五回连队,特别是老兵退伍时,还和从前的老兵喝得天翻地覆。为了表达恋恋不舍情谊,硬是喝酒,通过手指呕吐,再继续与老兵推杯弄盏间……

再后来一排长奉命到上海宝钢执行新的使命。

一次偶然机会,在卧铺车相识山东某部军分区的首长,两个人相见恨晚。互通了联系方式。

也巧了,赶上基建工程兵撤销,一排长无意向那位首长告别,不曾想那位首长发来调函。

不久以后,一排长身着新型军装,出现在山东某野战部队仓库连。

后来,时光在忙碌与思念中悄然流逝。一排长在山东的那片土地上继续书写着他的军旅篇章,只是关于他的消息,渐渐在老连队里变得稀疏。偶尔会有信件从远方寄来,简短地诉说着他在新部队的生活,字里行间仍透着那股子坚毅与热情。而老连队的战友们,每逢提及一排长,心中总会泛起一阵温暖与敬意,那些往昔的回忆,如同珍藏在岁月深处的美酒,愈久弥香。在后来的日子里,大家各自奔赴不同的方向,可一排长的身影,却永远定格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成为了我们心中永恒的、带着余温的记忆,即便岁月流转,也不会被轻易遗忘,仿佛只要一闭上眼,就能看见那个面带微笑、身先士卒的他,在晨曦中,在余晖里,带领着我们勇往直前。

作者简介

郭维远(江州人,江众人)1978年从包头入伍,在基建工程兵第3支队15团服役,曾任文书;毕业于基建工程兵第二技术学校。广东佛山、天津散文研究会会员,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全国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企业军转干部,包头昆区网络作家顾问,包头昆区作协理事,天津散文研究会理事,包头作家协会会员。

0 阅读:0

江江众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