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隋朝开国皇帝杨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创立了科举制,并对此不吝溢美之词。
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果没有杨坚,就没有终结豪门士族的科举制。
与之相类似的,还有赵匡胤,大家说起这个人,都说他杯酒释兵权,轻松解决了唐末以来军人独大的情况。
实际上,这就是典型的英雄史观,更是把历史当童话来对待。
任何看似不错的政策,都能够一拍脑袋想出来,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必须拥有与之相匹配的实力。
在豪门士族占据统治地位的时代,推行科举制显然是毫无意义的,因为不会获得豪门士族的支持。
而一旦失去了豪门士族的支持,别说科举制推行不下去,就连皇帝本人,也根本不可能坐稳皇位。
大家都在强调“二代有理”,你个非要站出来高喊“唯才是举”,你不被孤立,谁被孤立?
就拿曹操来说,他是最喜欢叫喊“唯才是举”的人,但你看他的用人,占据高位的,要么是他的亲族,要么是各大家族的代言人。
真正通过“唯才是举”提拔起来的人,往往都只能在下面,做一点零碎工作,仰豪门士族的鼻息生活。
曹操的“唯才是举”,你说他表里不一,不对,因为他真的做了。可曹操的做法,显然与杨坚推行的科举制完全不同。
到了曹操儿子曹丕这一代,直接推行了“九品官人法”,把他老爹那一套给全权废除掉了。
大家要知道,曹操可是正儿八经拼杀出来的“第一代人”,拥有足够的威望,却也依然别扭地和豪门士族分享着权力。
如果换做其他人,那就更不用说了。
若干年前,一位著名的宝岛作家,将这一切归咎于“中国人的劣根性”,难怪一直在封建社会兜兜转转,两千年都走出不来。
可实际上,这种现象无论古今中外,都是一样的。
不少人都说,建立美国的华盛顿和杰斐逊等人,是万中无一的圣人,建立国家之后,主动放弃权力。
可只要稍微了解点美国建国史的人都知道,与其说是这些“圣人”主动放权,不如说是各地军头,像防贼一样在防着他们。
按说,华盛顿身为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又是大陆军的总司令,建国之后,总该有点特权。
但地方上的军头们商量了一下,最后只给华盛顿保留了一支十多人的卫队,其他权力一概没有。
后来,美国各大军头,开始了激烈的党争,华盛顿害怕卷入其中,只当了两任总统,便主动放弃了连任的机会。
在华盛顿执政期间,名义上的美国,是一个相当民主且自由的国家,但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居然还保留着奴隶制。
在华盛顿临终前,他在自己的遗嘱中明确表示,解放自己手下的所有黑奴。
乐观地说,华盛顿是一个不错的人,甚至可以算作一个好人,但你看他的一言一行,却从来都没有超脱过时代的束缚。
我相信,华盛顿也知道,权力分散不好、党争不好、蓄奴不好,但他什么也改变不了,或者说,他只能改变那些,自己有权力决定的事物。
直到一百年之后,林肯出现,才正式由官方出面,解放黑奴。
但这种进步,显然不是因为林肯比华盛顿更圣明,而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美国北部需要更多工人,解放黑奴无疑是获得工人的最佳途径。
这是生产力带来的改变,而非某个人或某些人,通过思想带来的改变。
可即便如此,解放黑奴也引发了美国的内战。最终,生产力更为发达的北方,战胜了原始生产模式的南方,也在意料之内。
权力永远站在力量一边,马克思诚不我欺。
我们把话题扯回杨坚身上,他为什么敢于实施科举制呢?
粗略地说就是,杨坚集权力度更大,豪门士族对他的掣肘力度变小,这才有了科举制。
而科举制出现的目的,就是要把豪门士族一网打尽,所有官员都变成皇帝的附庸,皇族从此千秋万代。
具体来说就是,科举制只能算是杨坚推广的,却不是他发明的。
早在南北朝时期,科举制就逐渐受到了主流力量的关注。
比如梁武帝萧衍,由于他在位时间长,权力比较大,所以不止一次地开科取士,不少寒门子弟因此获得了更光明的前途。
然而,萧衍的命运也足够惨,侯景不过是带着区区几百人渡江,都能把南朝搅得一团糟。
当萧衍被围困,四处求救时,几乎所有人都对他爱答不理,静等侯景把他弄死,这帮人再出手弄死侯景,为萧衍报仇。
萧衍遭恨的原因有很多,但开科取士,显然是比较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北方,北魏、西魏和北周,这三个一以贯之的王朝,都有开科取士的习惯,其间有过反复,但最终还是慢慢地延续了下来。
杨坚所做的,不过是延续上述三个王朝的思路,继续推广科举制而已。
只不过,杨坚的推广力度更大,隋朝又是终结乱世的大一统王朝,所以历朝历代推广科举制的功劳,被算在了杨坚一人头上。
很多人都认为,比起之前的“二代有理”,科举制显然更先进,取而代之是一种必然。
对此,我有不同看法。
正如教科书所言,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秀,可为什么从汉初一直到明初,都有分封制存在的空间呢?
要知道,刘邦、朱元璋的儿子们,几乎都是各地的土皇帝。
汉文帝刘恒和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后,才开始慢慢瓦解藩王的权力,但却依旧不敢大动他们的待遇。
如果分封制更落后,这些建国立业的枭雄们,为什么依然继续选择这样的制度呢?
正如我在写司马炎的时候,提到过这样一句:
很多人都说,司马炎开创的“外戚、皇族、皇帝、功臣相互制衡”战略,非常差劲、非常失败。
可为什么两晋南北朝,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那么多英雄豪杰,依然会沿用司马炎的战略呢?
这显然证明了一点,在那个时代,司马炎的战略,或许不是最完美的战略,但绝对是最有效的战略,没有之一。
由此可见,“谁更先进”本就是一个伪命题,只有符合客观情况的制度,却没有完美无缺的制度。
普通人天生反感豪门士族,因此也会天然对更公平的科举制抱有好感。
在这方面,我和大家是一样的。
可是,我希望大家能注意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豪门士族垄断一切的时代,在“二代有理”的时代,几乎没有惨烈战争。
以南北朝为例,多少次朝代更迭,几乎都是换上层。
宋齐梁陈走马灯一样地换人,老百姓受到的影响,显然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而纵观中国历史,但凡由豪门士族参与的改天换地,其手段往往相对温和。
与之相对应的,你看看唐朝之后的所有乱世,几乎每一次都是十室九空,杀得尸山血海。
让所有人都参与角逐,当然会更公平,但显然也会更血腥。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更卷。
我并不是说,哪种模式会更好,只是想说,没有全是缺点的制度,也没有全是优点的制度。
“二代有理”的制度,当然有许多弊端,但显然也具备生存空间,科举制度取而代之,不是因为更先进,只是占据主导地位的力量发生了改变。
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