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向来不喜好与人争功,可在原则性的问题面前,他从来都不会做出丝毫妥协。对于朱德的这一品质,毛主席曾给出这样的评价:“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
1959年,朱良才上将凭借自身回忆撰写了《朱德的扁担》一文,之后该文被部分省市选编入小学语文课本。时隔两年,全国对中小学教材进行统一规划时,教育部正式把《朱德的扁担》纳入全国小学的语文课本范畴。
《朱德扁担》一文着重叙述了在往昔之时,身为红四军军长的朱德,与红军的众多指战员们一同参与挑粮这项任务的故事:
有这样一根扁担,它可不平常,与之相关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数十年来,这个故事始终在人们当中传颂不息,它有力地教育并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想当年,朱德同志也常常跟着队伍一同去挑粮呢,而且一天下来要在路途上往返50公里。
1928年的时候,有这么一件事。当时在井冈山,物资方面面临着极大的困难,要运送军粮,可压根儿就没有汽车可用,就连手推车数量都特别少。就在某一天,毛主席与朱德一同在山上漫步呢,而贺子珍和伍若兰则走在他们的前面。
忽然,从半山腰处传过来一阵歌声,歌词唱道:“哪里会怕那山高将路给拦住,运粮的队伍正朝着井冈山上进发呢。他们翻越过一道道山岭不断向前行,就是为了支援红军去打胜仗。”
就在这个时候,伍若兰伸出手指向下坡的地方,开口说道:“瞧,那难道不正是杨至成吗?”
毛主席与朱德在听了伍若兰所说的话后,皆顺着她手指的那个方向看过去,只见杨至成和粟裕两人正各自挑着一对箩筐呢,而且他们的头上已然是大汗淋漓的模样。
杨至成与粟裕一路只顾低着头用力前行,目光全在脚下的路,压根没留意到朱德和毛主席就在附近。就在这时,朱德提高了嗓音大声喊道:“至成、粟裕,停下来歇会儿吧!”
正当时,杨至成与粟裕忽闻有人呼喊,便抬起了头。待看清是毛主席和朱德后,二人赶忙奔了过去,恭敬地问好。毛主席紧紧握住杨至成和粟裕的手,亲切说道:“你们不辞辛劳送粮食上山,可真是辛苦了!”
后来,考虑到井冈山上人员日益增多,可山上人口还不足两千,粮食产量也不到万担。要解决红军的粮食难题,唯有下山去挑粮这一个办法。于是,朱德找到毛主席,说道:“这段日子,敌人不敢前来进犯,咱们正好利用这个空当,发动全军指战员去宁冈挑盐、挑谷子,提前为过冬做好准备。”
毛主席听了朱德所说的话后,表示十分赞同,说道:“行,得把山上的老百姓全都发动起来才行呢。”
彼时,朱德已然42岁,身为红四军军长,可他全然没把自己视作红军的大领导。他把自己当成了井冈山普普通通的一分子,还主动找来一根扁担,就如同其他人一般,下山到宁岗去挑粮呢。
朱德挑着满满两箩筐,要知道空手上山下山都让人觉得吃力无比呢。大家见此情形,心里既对他满是佩服,又着实心疼得很。于是众人经过一番商量,就悄悄把他的扁担给藏起来了。
扁担没了之后,朱德心里万分着急。于是,他赶忙让警卫员去老乡那里买一根粗细如碗口的毛竹回来。随后,朱德亲自动手,就在当天夜里,开始动手做起了扁担。
月光如水洒下,朱德动作娴熟地对竹子展开操作,先是破开竹子,而后有条不紊地进行削、刮、锯等工序。没过多长时间,那原本一面黄、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就在他手中变成了一根扁担。
朱德担心战士们再次藏起他的扁担,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在扁担上刻了字,如此一来,战士们即便想藏,看到上面刻的字也会有所顾虑,从而达到防止战士们再把他的扁担藏起来的目的。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朱德同志就拿起那根新做好的扁担,没有丝毫犹豫,又一次和大家伙儿一同前往山下,挑起粮食,迈着坚实的步伐,继续投入到这挑粮的任务当中去了。
然而,朱良才的态度很明确,他当时就回应道:“要知道,在井冈山挑粮那会儿,我们军部是在山上的茨坪驻扎着,而林彪的28团则驻于山下的茅坪,两地之间隔着好几座大山呢。我压根就没见过林彪挑粮的情形,这让我可怎么去写?”
1967年2月,寒假结束,学生们纷纷返回学校。让他们没想到的是,领到的语文课本已然发生了变化,原本的内容被改成了《林彪的扁担》。
在1971年的时候,林彪发生了失事的情况。而就在这之后,语文课本出现了一个变化,那就是之前可能有过变动的《朱德的扁担》又悄悄地被换回,重新出现在了语文课本当中,恢复了它原来在课本中的呈现状态。
往后的数十年间,《朱德的扁担》这篇文章始终在世间被广为传颂着。它宛如一盏明灯,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凭借其蕴含的精神力量,不断地对一代又一代的人展开教育,同时给予他们鼓舞与激励,使其深受触动。
那根曾被朱德使用过的扁担,已然成为了一件无比珍贵的文物。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以自身为载体,见证着那段波澜壮阔、充满热血与激情的革命年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