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又有年代剧上新了,这回不是老一套的家族传奇或者情感牵绊,而是讲述山区修路的故事,剧情设计挺好的,让观众看得很舒服,不得不说现在年代剧的含金量真是越来越高了。
村子里的路终于要修通了,马春秀带着大伙忙活了这么久,眼看着就要成功了,大家伙的心情都特别激动,就等着放炮开山了。
山里的人都知道,这条路修好了,以后去县城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担心下雨天路滑摔跤,也不用为了看病着急上火了。
马春秀站在山顶上,看着底下热火朝天的场面,心里却想起了二十年前那个雨夜,要是那会儿有条好路,说不定爸妈也不会出事。
放炮的时候大家都特别兴奋,看着山石被炸开,好像看到了希望,可是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突然就发生了滑坡。
马春秀赶紧组织大家撤离,好在大家反应快,虽然有人受伤但是没出什么大事,这让她的信心受到了打击。
于大河骑着自行车在山路上唱歌,心里的喜悦藏不住,刚当上支部书记,浑身充满干劲,就想着怎么帮马春秀把路修好。
他这个人看着挺正经的,其实心里跟明镜似的,知道马春秀为什么这么执着地要修这条路,所以一直在默默支持她。
有时候俩人工作上的事聊着聊着,就说到了私事,于大河总是能看出马春秀心里在想什么,这种默契让人羡慕。
苏丽荣虽然是知青,但是在村里待得久了,跟大家处得都挺好,特别是跟马春秀,成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
平时工作上有什么难处,苏丽荣总能给出中肯的建议,她这个人虽然看着温温柔柔的,但是主意特别正。
村里的小伙子都喜欢苏丽荣,可是她总是笑笑不说话,这种含蓄的性格,跟她知青的身份特别配。
山路修通了,对山里人来说是件大好事,可是也有人担心,这样会不会破坏山里的环境,这确实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年轻人干事业要有热情,但是也得考虑实际情况,马春秀他们这样的做法,其实挺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
这部剧播出后收视率特别好,说明观众还是喜欢看这种实在的故事,不需要太多华丽的包装,就是讲好一个简单的故事。
现在的年代剧不像以前那样,光讲些家长里短的事,更多的是反映那个时代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马藜演的马春秀就很有特点,既有领导干部的气势,又不失女性的细腻,这种角色拿捏得特别准。
铁政演的于大河也很到位,那种既想干好工作又担心能力不够的心态,演得特别真实,让人感同身受。
蒋方婷把苏丽荣这个角色演活了,知青的气质和农村姑娘的淳朴完美结合,看着特别舒服。
这部剧的导演很会选角,每个演员都特别适合自己的角色,这也是剧集成功的重要原因。
山区基建这个主题很接地气,不像有些年代剧,总是在讲一些离老百姓很远的故事。
剧中的人物关系处理得也很好,没有太多的狗血剧情,都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事。
播了才三集就收视率破2,说明这种真实的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