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强情人节,从“百亿神话”到《花样年华》!

旧故麻袋 2025-02-15 14:14:48

2月13日晚,《哪吒2》以破竹之势创下百亿票房神话,中国影史首部百亿票房电影诞生,整个影视行业乃至全国影迷都为之沸腾,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动画、中国电影崛起征程中的一座巍峨丰碑。

16天破100亿,预测票房已飞升到174亿,《哪吒2》为中国电影蹚出了一条新路,这一战绩堪称“传奇”,不仅彰显了中国观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更昭示着中国电影已经开始从“追赶者”向“引领者”蜕变。

而与之相对的问题是:在《哪吒2》的热火朝天下,二月留给其他电影的空间还剩多少?

往年“情人节”,一些混水摸鱼的爱情电影,一夜之间也能捞个两三亿,但今年怕是难了,首要因素自然是因为《哪吒2》后劲太强,票房依旧坚挺,一路高歌猛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王家卫端出了25年前的经典之作《花样年华》,在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以“导演特别版”(4K修复的最长版本)重返银幕。

不得不感慨一句:2024年吃得有多差,2025年吃得就有多好!

有人言:重映电影大多都是“炒冷饭”,不过这次《花样年华》25周年的特别版,可不是简单的“贩卖情怀”,更像是王家卫导演献给影迷的一份“情人节礼物”,不仅是史上最长的公映版本,而且还首次公开了从未曝光的三个片段,诚意满满。

而且这次,“特别版”《花样年华》选择只在影院放映,不登陆流媒体平台,力图“将电影还给大银幕”,为观众找回最初的电影仪式感。

其实很多人不知道曾经的《花样年华》有多能打,就和如今的《哪吒2》一样,曾在全球掀起一阵“中国电影热”。

2000年,梁朝伟凭借《花样年华》获得了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

2000年,《花样年华》在第3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上拿下9项提名,最终揽得最佳女主角、摄影、造型设计三大奖项;

2001年,《花样年华》在第2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拿下12项提名,最终包揽最佳男女主、最佳剪辑、最佳美术指导等五大奖项;

2001年,《花样年华》获得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1年,《花样年华》获得第51届德国电影劳拉奖“最佳外语片奖”;

2009年,《花样年华》被美国CNN评选为“最佳亚洲电影”TOP 1;

2009年,《花样年华》被英国《卫报》评选为“21世纪最佳影片100部”第5名;

......

影片不仅全球获奖无数,在大众评分上也拿到了不错的成绩:IMDb上165000人参与评分,最终得分8.1;豆瓣上622751人参与评分,最终得分8.8,称得上是叫好又叫座。

可以说,《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巅峰之作,也是他的对爱情的最好解读。尽管已时隔25年,《花样年华》依旧是国产爱情电影难以逾越的经典,其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在如今看来依然熠熠生辉。

“爱情电影题材”其实很难拍,近几年称得上不错的几部,都或多或少带着当代人对爱情的刻板印象,话里话外强调的都是个体独立,而不是相爱的美好,一旦牵扯到美好爱情,几乎都沦为了“烂片”,这些电影清一色在俗套的桥段里,上演着只属于电影的撕心裂肺,与现实生活严重割裂,观众无法与之产生共情。

“爱情题材”细分领域还有一部分叫“青春伤痛文学”,这部分的电影更是惨不忍睹,要么就是刻意在爱情里制造困难,要么就是逃不过“怀孕”、“出轨”、“车祸”三件套,烂大街的三角恋,甚至有时候连台词都大差不差,动不动就会被“小清新”的标签背刺。

所以,“爱情电影”某种意义上更新是“特供电影”,大多存在于“情人节”、“520”、“七夕节”这些节日档期里。

回过头看《花样年华》,就会觉得原来我们是可以拍好爱情电影的,而且好的爱情电影,不是在懵懂无知的学生时代,不是在飞蛾扑火的年轻时代,而是在不尴不尬的中年时代,这套逻辑如今也适用,比如《好东西》、《爱情神话》。

《花样年华》的好,好在电影里情感的克制与隐忍,在保守的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人都有着对社会规训的顺从,对内心欲望的压抑,有了这种矛盾和纠结的时代属性,才造就了周慕云和苏丽珍“有缘无分”的爱情。

“爱情”这种情愫看似偶然,实则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开始是邻居之间的麻将日常,后来是发现各自的配偶有了婚外情的蓄意报复,两人频繁接触,一来二去间便产生了感情。就像周慕云对苏丽珍告白时说:我相信我自己不会像他们那样,可是原来我会,我一直在想,他们是怎么开始的,现在我明白了,原来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就来了。

中年人的爱情是克制的,他们没有年轻时候一见钟情的热烈奔放,只是因配偶的背叛而产生了同病相怜,在彼此的陪伴中找到了理解和慰藉。

他们深知这份感情在道德层面的禁忌,所以始终克制着内心的情感,将爱深埋在心底,但他们又相互依赖,是彼此的精神支柱,这种基于共同经历和内心需求的爱情,比一见钟情有着更深厚的情感基础和共鸣。

在闲言碎语和社会道德的双重压力下,苏丽珍选择了退缩,他们的爱情最终以分离告终,但正是这种遗憾,让这份爱情显得更加凄美动人。

众所周知,王导的电影是艺术大于剧情,所以在很多人眼里《花样年华》的剧情颇为单薄,没有高潮迭起的起承转合,更多的是空镜下的沉默,但正因为如此,你会发现电影里的时间是流动的,通过服装的变化,通过吃饭的不同,暗示你时间悄然流逝。

王家卫说:“这不是一部通过对话来表达感情的电影。”主角之间的情绪流动,大多通过眼神和肢体语言。

或许有人会觉得,2025年看2000年上映的电影,会不会无法共情,但东方人表达爱意的方式始终没变,是含蓄的告知和小心翼翼的试探,《花样年华》里句句不提“我爱你”,但每一个眼神,每一个笑意却处处藏不住爱,这样的情愫一直在周慕云和苏丽珍的相遇里暗流涌动,最后凝结成周慕云离开香港前的那句:“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爱情太美好了,大概是因为太美好,王导才知道“遗憾之美”才更历久旎新,多夸一句,25年前的张曼玉和梁朝伟太神了,张曼玉就该把旗袍装焊在身上,太美了!

最后,希望《哪吒2》能继续冲冲冲,也希望《花样年华》能被更多的人看到,中国电影总是被最热爱它的那部分人保护的很好,今年,就让全世界好好看看,我们中国电影靠自己,能走到哪一步!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