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抽动症,大家都知道是肝风内动,中医讲“肝主筋、脾主肌肉”,所以孩子四肢抽动、脸部肌肉抽动,跟肝脾分不开关系。
而肝脾却是一对冤家。
肝主疏泄,肝气一旦郁结,就会横征暴敛,拿脾胃出气。
脾主运化,脾气一虚,更抵挡不住肝的“欺负”。
这两个器官一对上,谁也不让着谁,折腾来折腾去,最后倒霉的还是孩子。

中医治病,讲究标本兼治。抽动症的病根在肝脾,咱们就得从根子上解决问题。
对于脾胃受损、肝风内动引起的抽动症,重点在于健脾、运脾、平肝、息风,让脾胃功能得以恢复,肝木得以稳定,抽动自然就消失了。
一个10岁的小男孩,抽动症已有三年时间,近期症状加重,频繁咧嘴、摇头、嗓子发出嗯嗯声。

刻诊: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大便一天两次,质粘。
说到这里,懂中医的朋友应该就知道了,这个孩子抽动症的根源在:肝脾不和,风痰堵住了经络。
所谓“扶正祛邪”,就得扶土抑木。健脾的时候,也要调肝;疏肝的同时,也要补脾。只有让肝脾化敌为友,同心协力,孩子的抽动症状才能有所缓解。
开方:党参、茯苓、法半夏、陈皮、枳实、远志、酸枣仁、石决明、钩藤、白芍、甘草。

不出所料,一共调理3次,孩子咧嘴、摇头、发声这些抽动症状全部消失。
方解:
党参、茯苓健脾益气;
法半夏、陈皮燥湿化痰;
枳实顺气消痰;
远志、酸枣仁化痰宁心;
石决明、钩藤、白芍平肝息风;
甘草调和诸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