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被誉为“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在湖北江陵出土,而它的主人勾践,这位历史上传奇人物,也再一次被人们热议。
01勾践,本名鸠浅,春秋时期越国君主,被称为“春秋五霸”之一。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得知死对头越王允常去世后,便打算把越国给灭了,给允常一个最不同凡响的“祭礼”。
遗憾的是,吴王祭礼没送成,倒是把自己老命给搭上,跟允常作伴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新的越王勾践也是个狠人,得知敌军来袭,他想了一个奇招:
先成立一个敢死队,以整齐的队形及步伐,毫无畏惧,高声呐喊,齐刷刷地走到吴军陈前,然后动作整齐划一“刷”的一声,自刎身亡。
吴军被这种骚操作整懵了,“还没打就见血了?”
一些新兵蛋子腿已经开始发软,而老兵则生出了一种兔死狐悲的同情心。总之吴军士气低落,都不在状态上。
这可是战场!这样的心态,关键时候可是致命的。
越王勾践正是抓住了这点,趁对方出神时搞偷袭,结果可想而知。
吴军损失惨重,不得不撤退。而吴王更惨,交战时被越国大夫灵姑浮斩掉脚拇指,流血过多,不治身亡。
吴王此次出兵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了。
临死前,他越想越不甘心,于是对儿子夫差说:“一定要报仇!”
看着父亲浑身重伤,狼狈不堪,至死都不能瞑目……夫差心里难受,杀父之仇如若不报,枉为人子啊!
于是他发奋图强,日夜加紧练兵,为攻打越国做准备。
两年之后,夫差觉得时机成熟,便率兵攻打越国。
勾践自从上次打了胜仗以后,有些飘了;几个回合就被吴军包围,被打得犹如丧家之犬,最后退无可退,准备一死了之。
好在,被大臣们给劝住了。谋臣文种还给他出了个主意:
“吴国有个大臣叫伯嚭,位高权重,但贪财好色,我王可以派个可靠的人去贿赂他。”
勾践听了,觉得此计可行,于是派文种当说客。不出所料,伯嚭见钱眼开,收了无数珍宝和美女后,便愉快答应带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为表诚意,又献上美女和许多无价之宝。
“我王愿意投降,请您饶他一命。”
秉着“受人钱财,与人消灾”,伯嚭也还算有点诚信,在一旁时不时帮文种说点好话。
两人一唱一和,文种更是下了一剂猛药:
“愿以金玉、子女赂君之辱;请勾践女女于王,大夫女女于大夫,士女女于士。越国之宝器毕从,寡君帅越国之众,以从君之师徒,唯君左右之。”
听完,夫差心动不已,脑海中忍不住想着——勾践的妻女被我享用,越国的所有宝贝归我所有,就连勾践本人也得趴着在我脚边伺候……
这么一想,夫差就觉得让勾践活着比杀了更有意思!此时,他早已忘记父亲的话——灭了越国,报仇雪恨。
大臣伍子胥眼看不对劲,赶紧站出来反对。没错,就是那个姑苏城(苏州)的营造者,那个为给父兄报仇而“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的伍子胥!
可惜,这位赫赫有名的谋略家和军事家,最后死得很憋屈。当然,这是后话了。
伍子胥看到了与越国交好浅藏着巨大危险,于是竭力反对,主张乘胜追击,将越国彻底消灭,免遗后患。
“铲草要除根,越王勾践有勇有谋,且有文种、范蠡等精明能干的臣子,若这次放了他们,必有后患!”
此时,夫差跟之前的勾践一样,有些飘了。不同的是勾践能听得进良臣相劝,而他却好大喜功,被伯嚭之流的佞臣蒙蔽双耳了。
最后,吴王夫差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并撤回军队。
勾践倒是敢作敢当,还真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为牛做马伺候吴王,最终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
在这里还要提一下,勾践上贡给吴王夫差的众多女人中,就有“四大美女”之一的西施!
越王勾践的复国之路,采取了大臣文种的“灭吴九策”,其中一策便是美人计。
西施本只是越国一名普通的浣纱女,因其美貌被选为“美人计”中的美人。
勾践等人煞费苦心,花了3年的时间,把她培养成一位能歌善舞、举止优雅、谈吐有节的高级宫女 ,然后献给了吴王夫差。
可以说,吴国最后被灭,西施功不可没!
那么,都说勾践能屈能伸,他“倔”到什么地步呢?
据说有一次,夫差生病了,为了辨明病因,勾践还亲自尝了他的大便。这令夫差感动不已。
“请尝大王之溲,以决吉凶。”即以手取其便与恶而尝之。——《吴越春秋》
其实,“勾践尝粪”这段史料的真实性有待考证,因为比较权威的正史——《史记》,未提到只言片语。
而《吴越春秋》只是东汉学者赵晔写的杂史,有点类似我们如今的小说,真假难辨。
总之,勾践俯首称臣,能屈能伸,鞍前马后的贴心伺候夫差。而夫差则听了佞臣的话,真的以为越王勾践是真心归附,开始麻痹大意,放下戒心。
三年后,勾践等人被释放。
回国后,勾践立志一雪前耻,于是发愤图强,准备灭了吴国。
他怕自己日后贪图享乐,不思进取,消磨了报仇的志气,于是在卧室里挂上一个苦胆,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尝尝苦胆。
并且,他还安排守卫每日提醒:“您忘了那三年的耻辱了吗?”
这就是“卧薪尝胆”的典故。
“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西汉·《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尝胆”一词最早确实出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但书中并无“卧薪”之说。
“卧薪”和“尝胆”能连在一起时,已经到北宋时期了,自然与勾践之事毫不相干。但“卧薪尝胆”这一成语却自此被沿袭下来。
02言归正传,勾践为了灭吴,都做了哪些事呢?
他知人善任,文以文种等谋臣为首,管理国家政务;武以范蠡等能臣为首,管理军事。而他自己则带着妻子跟随百姓一起干活,以示君恩!
渐渐的,越国在他的治理之下,慢慢恢复生机。
当然,被战争破坏过的越国,想要恢复到鼎盛时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
所以,每当战乱之后,休养生息就显得很重要,尤其是要推动人口增长。因为有人才能生产,有了生产才能富国——恒古不变的定律。
因此,为了鼓励生育,古代的统治者们都会推行一定的奖励政策。
比如汉惠帝,他就曾下令“生育子女者免除三年的赋役和算赋,对于怀孕的妇女,奖励三斛谷物。”
在这里我们要说的是越国,战败之后,人口锐减,已经严重阻碍了发展。
于是勾践想了一计——以酒奖励生育。
“哪家生了男孩,就奖两壶酒和一只狗,生了女孩,就奖两壶酒和两头小猪。”
“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孩,两壶酒,二豕”待到十年之后,兵强马壮,藏粮千仓,便兴师伐吴。——《吕氏春秋·越语》。
大家还真不要小看这酒,春秋时期酒可是珍贵的东西,只有贵族们才能享用。所以有些君王为了表示关心治下的子民,常常赐酒,以此来与子民联络感情。
《吕氏春秋·越语》还提到,勾践举兵攻打吴国那天,百姓闻讯赶来,进献美酒犒劳三军。
奈何酒太稀少,除了那些富贵人家能出点,普通老百姓也就凑个热闹了。
酒不够分?没关系,这有前例可学。
春秋时期,秦穆公讨伐晋国时,在雍州的一条河边,准备劳师;却发现只剩一盅酒了。他急中生智,把这盅酒投入河里,与众将士同饮,瞬间士气倍增!
勾践也效仿他投酒河中,与军民迎流而饮,鼓舞士气,最后一举灭掉吴国,一雪前耻!
如今物是人非,勾践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但他投酒的那条河,被后人称为“投醪河”又称“劳师泽”(今浙江绍兴),见证着这段历史。
03除了这些政治上的措施,勾践还召集天下第一铸剑大师欧冶子,为其铸造了一柄锋利无双的绝世宝剑,这柄剑就是越王勾践剑。
传说,勾践原本是准备将这柄剑让西施带着,寻机刺杀吴王的,只是被范蠡所阻拦,范蠡说,西施一弱女子,哪怕身怀利器,也难以行刺,还白白丢失了这绝世宝剑。
因此,勾践便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将它留在身边,准备亲手持宝剑,砍下吴王夫差的头颅。
只是,他的这个愿望最终并没能达成,也许是看到吴国被灭,他早已经忘记了曾经的誓言吧!
越王勾践的故事广为流传,而他的剑——越王勾践剑,也有自己的经历和传奇。
首先,它差点被后人“张冠李戴”,错认主人。
越王勾践剑是在千里之外的楚地(今湖北荆州)出土的,当时许多人都误认为,那座古墓就是越王勾践的墓。
后来才发现,那其实只是楚国一位贵族的墓,称之为“望山一号墓”。
该墓共出土66件兵器,而越王勾践剑就是其中之一。
这把独特的剑,铸造工艺一流,剑身长55.7厘米,宽4.6厘米,重875克;剑格处有刻有两行字——“越王鸠浅(勾践)”“自乍(作)用剑”。
因此,世人才知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越王勾践剑。
关键是此剑深埋地下几千年,竟然没有生锈,依旧锋利无比,削铁如泥。
在考古现场,有工作人员曾用十几张白纸叠放一起,试试这把剑的锋利程度,没想到稍微用力就能划破全部纸张!
那么,越王勾践剑是谁铸的?
据《吴越春秋》和《越绝书》记载,越王曾寻欧冶子到本国铸剑。于是欧冶子给越王铸了五把青铜宝剑——湛庐、纯钧、胜邪、鱼肠以及巨阙。
欧冶子又是何许人也?他是春秋时期的铸剑大师,也是龙泉剑的创始人,现代人称之为“中国铸剑之父”。
总之,他比干将莫邪还出名!莫邪见到他,还得喊一声“爹”!
在民间,关于欧冶子所铸之剑的传说有多种版本。
甚至有人猜测,越王勾践剑就可能就是欧冶子所铸的纯钧宝剑。至于真假,由于史料记载有限,无从考证。
而越王勾践剑为何出现在楚墓里,其实到如今也没有一个定论。
第一种说法,古代国与国之间常见的外交手段就是联姻,而联姻必然涉及到聘礼和嫁妆,贵重物品因此得以流通。
因为有史料记载,越王勾践把女儿越姬嫁到了楚国,为楚昭王的妃子。
因此,越王勾践剑很可能就是作为嫁妆来到了楚国,再几次换主后成了这位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第二种说法,这把宝剑是被当成了战利品,即楚国攻打越国时,缴获了此剑,后成了楚国贵族的随葬品。
第三种说法,越国没落以后,越国王子逃难至楚国郢都,最后客死他乡,这柄宝剑也变成了他的随葬品。
我个人觉得这是最不靠谱的猜测,都知道楚灭的越,王子避难还跑来敌国,这不是自投罗网吗?
总之,关于越剑为何出现在楚地,众说纷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