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冤枉钱?看看“刘邦式”花钱,让人顿悟

红苓读书 2022-12-12 12:08:47

楚汉争霸时,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达一年之久,陈平给刘邦要黄金四万斤,刘邦直接给陈平拨钱,压根儿不问陈平为什么要用这么多钱?他的计划是什么?准备把钱给谁?等等。

刘邦和项羽相比,刘邦是舍得花钱的人,项羽是舍不得花钱的人。

舍得花钱的刘邦人赢了天下;舍不得花钱的项羽,也没有把钱装进自己的腰包,还落了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可以说,“有舍才有得”这句话在刘邦这里,被事实证明是正确的,刘邦充分地向我们后世人展示了他如何会“花钱”。

刘邦的“会花钱”给了我们后世人哪些警示意义?

一、眼光放长远,别光盯着小钱

现实生活和工作中,有一大部分人,大钱花了以后,并不会在心里计较太久的时间;但花小钱的时候,却斤斤计较的不行。

比如说公司领导的一个错误决策,导致公司损失了几百甚至上千万,也不见得公司领导有多大的自责和心疼。

但公司在给员工开工资的时候,却巴不得精确到“分”,多给员工一分钱,也心疼的不得了。

花大钱的时候好像花的不是自己的,而小钱要从自己手里过,损失一分钱都可以让自己坐如针毡。

没有长远眼光,就会光盯着小钱。

二、心思放宽些,做有出息的人

有些人在花钱之前,会想:“如果我把钱给了他,事没有办成,上当了怎么办?”

这种想法是没出息的。

在花钱之前就应该想到,事儿有可能是办不成的,因为这本来就不是100%可以确定事。

只要说花了钱,有可能把这件事办成,而且在自己可承受的范围内,就不要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了。

能用钱办成的事,都是代价相对来说最小的事。

三、格局放大些,别光给别人算账

大格局的人,一旦确定了花钱的金额和目标,就不会再犹豫。

只有小格局的人往往会犹豫不决:“我凭什么要给他这么多钱,他给我做的贡献值这么多吗?”

就像项羽一样,把大印放在手里都磨平了棱角,还舍不得发下去,他可能会想:“要不是跟着我,你们现在可能混的这么好吗?”

结果,项羽丢了一切。

学习刘邦的大格局,成就别人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

四、思考会换位,别光盯着别人价值

我们都听过一句话,钱要花在刀刃上。

好像没有花在刀刃上的钱就是花了冤枉钱。

其实,冤枉钱也是必花的钱,如果不花冤枉钱,怎么知道自己花的钱是对的?花钱之前,谁能知道哪个地方是刀刃?

需要花钱的时候,最应该想的就是自己要办的这个事儿到底值多少钱?而不是说盯着别人:“给他这么多钱,值不值?”

花钱,是自己值钱,是自己要办的事值钱。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