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说三国末期最重要的人是王平?陈寿:因为他改变了三国的走向

向日葵谈历史 2023-03-03 22:01:51

请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在蜀汉的将领中,我们熟知的有义薄云天的关羽,耿直豪爽地张飞,令曹操闻风丧胆的马超,射术高超的黄忠,心贯金石的赵云,以及忠勇两全的姜维,但是,在蜀汉的将领中,有一位虎将我们却忽视了他的存在,这位虎将不是别人,正是镇北大将军王平。

镇北大将军王平可以说是三国末期最重要的一个人物,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曾高度评价他,说他是一个改变三国走向的一个人物,那么镇北大将军王平是如何改变三国走向的呢?下面文者就结合历史来阐述分析其中的原因。

入蜀为将

王平是川蜀人,孩童时代一直寄养于外祖父之家,跟着外祖父姓何,等到后续离开外祖父之家,回到本家之后,才改回了自己的王姓。

《三国志·王平传》:王平字子均,巴西宕渠人也。本养外家何氏,后复姓王。

少年的王平酷爱刀剑棍棒之术,对于读书写字并不喜欢,这就使得王平长大成人之后,大字不识一个。

公元215年,巴郡七姓夷王朴胡率众归属曹操,在巴郡居住的王平则随众迁往洛阳居住,来到洛阳之后,王平投身戎马,成为曹军的一名代理校尉。

公元219年,刘备统帅大军与曹军在汉中地区展开厮杀,刘备在谋士法正的献策之下,率军从阳平关移师定军山,借机诱使曹军主将夏侯渊领兵出战,曹军主将夏侯渊不知是计,轻率迎战,被老将黄忠于阵中斩杀。

夏侯渊兵败身死的消息很快就传至中原之地,曹操闻此噩耗后,十分悲痛,当即统帅曹军主力来到汉中地区,与刘备一决雌雄,而在此次战事中,代理校尉王平跟随曹军主力一同前往。

在随后的汉水之战中,刘备麾下的大将赵云率部与曹军展开厮杀,此战中,赵云打出防守反击,将曹军打得溃不成军,代理校尉王平也在败退中被俘获。

战后,刘备召见了作为俘虏的王平,对其进行了宽慰和招降,王平被刘备的诚意感动,当即表示愿意归降,投入刘备的麾下,而刘备则是对其委以重任,将其任命为牙门将、裨将军。

《三国志·王平传》:随杜濩、朴胡诣洛阳,假校尉,从曹公征汉中,因降先主,拜牙门将、裨将军。

就这样,王平入蜀为将,开启了自己作为蜀将的戎马生涯。

改变三国后期走向的男人——王平

王平成为蜀将之后,曾四次改变三国的走向,第一次,在街亭之战中,蜀汉主将马谡刚妄自用,不听王平的劝解,率部舍水上山,被曹魏将领截断水源,导致蜀军人心涣散,被张郃率部冲击,导致溃败,

而在山下率千人驻守的王平则是力挽狂澜,鸣鼓自持,使得张郃不敢追击蜀军败军,使得蜀军虽然溃败,但是兵员尚在,保全了蜀汉的生力军,避免了这支蜀汉军队的全军覆灭。

《三国志·王平传》:建兴六年,属参军马谡先锋。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大败於街亭。众尽星散,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於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第二次,公元231年,曹魏权臣司马懿亲自领兵与蜀汉丞相诸葛亮对峙于祁山,在这场战事中,诸葛亮派遣王平率领麾下的蜀军驻守南围,抵御曹魏大军的攻势,司马懿派遣曹魏名将张郃统帅曹魏主力强攻南围。

而王平因地制宜,借助地形优势,使得曹魏攻势受挫,主将张郃不得不率部退出战事,这一场战事粉碎了曹魏权臣司马懿意图进击蜀军的企图,也令司马懿知晓到自己自己蜀汉丞相诸葛亮之间的差距。

《三国志·王平传》: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第三次,公元234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蜀汉丞相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大将魏延想要趁机夺取兵权,在军中作乱。

当时作为讨寇将军的王平见形势危急,当即领兵前去平剿,使得魏延之乱得以平定,而作为讨寇将军的王平在这次蜀汉军队的乱局中可谓是力挽狂澜,不仅使得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后事得以妥善处理,也使得蜀汉军队稳定了军心。

《三国志·王平传》:。十二年,亮卒於武功,军退还,魏延作乱,一战而败,平之功也。

第四次,蜀汉大将军蒋琬病重,不能处理军政要务,曹魏皇帝听闻此事后,当即派遣大将军曹爽统领十万大军进攻汉中,面对强兵来袭,驻守于汉中地区的蜀汉镇北大将军王平镇定自如,而他麾下的将领则是诚惶诚恐。

王平见状,当即对部下进行了宽慰和鼓舞,然后制定了一套完整的御敌之策,命麾下的部将按计行事,结果,按照王平的御敌之策,蜀汉军队配合大将军费祎的援军将曹魏大将军曹爽统领的来犯之敌强势击退,使得曹魏经此一役,不敢在贸然进击汉中地区。

《三国志·王平传》:七年春,魏大将军曹爽率步骑十馀万向汉川,前锋已在骆谷。时汉中守兵不满三万,诸将大惊。或曰:“今力不足以拒敌,听当固守汉、乐二城,遇贼令入,比尔间,涪军足得救关。”平曰:“不然。汉中去涪垂千里。贼若得关,便为祸也。今宜先遣刘护军、杜参军据兴势,平为后拒;若贼分向黄金,平率千人下自临之,比尔间,涪军行至,此计之上也。”惟护军刘敏与平意同,即便施行。涪诸军及大将军费祎自成都相继而至,魏军退还,如平本策。

王平这一次强势击退曹魏大军,不仅力保汉中地区不失,还为蜀汉的后续北伐增加了信心基础,使得蜀汉政权保留了战略性先机,令后蜀汉时期在与曹魏的对峙中,没有落下风。

最后,我们综合这四次改变三国走向的事件,就能够得出蜀汉将领王平是三国末期最重要的一位人物!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