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0日,特朗普在贸易战里举起了白旗,宣布暂停对75个国家的额外关税,可唯独对中国再次进行加码,硬生生又从104%提到145%。
这事刚一公布美国媒体就坐不住了,因为它们明白,中国为这一天准备了六年,美国输定了。
特朗普第一次挑起贸易战时,中国还有点措手不及,毕竟之前大家都没见过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领导人。
那时候,中国好心好意签了贸易协议,结果特朗普回国就翻脸,把协议撕得粉碎。
从那刻起,中国就看透了,跟这样的人打交道,光靠谈是没用的,得做好硬碰硬的准备。
于是过去六年,中国从里到外给自己上了道保险。
刚打贸易战那会,有些人还觉得让一步就能换来和平,可没过多久,大家就明白了,美国压根不是为了多赚点钱,而是想卡住中国发展的脖子。
退一步,美国就得寸进尺,恨不得让中国永远翻不了身。
六年时间,政府想尽办法通过各种方式让大家看清了这场博弈的本质,这不只是钱的事,是关乎国家未来的硬仗。
如今贸易战再起,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没人想着妥协,全都憋着一口气要跟美国干到底。
过去中国经济还挺依赖出口,尤其是对美国的市场,可这几年中国已经
把内需给盘活了。
现在中国的内需市场已经挑起了大梁,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不再是唯一支柱。
出口占经济的比重降了不少,对美出口的依赖更是低到15%以下,而且高科技产业噌噌往上窜。
无人机、芯片、人工智能,都是中国的新名片,中国早就不是那个只做衣服鞋子的加工厂了,而是实打实的工业大块头。
中国跟东盟、欧盟的贸易越做越大,所以即便对美出口减少了,其它市场也立马就能补上。
去年东盟就已经成了中国最大的出口方向,16%的份额可谓不少。
中国还在越南、柬埔寨这些地方建了生产基地,完全可以灵活绕开美国的关税壁垒。
中国还抓紧了稀土、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的供应链,用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把生产效率提了一大截。
有了这些底牌,哪个国家敢轻易跟中国翻脸?
特朗普大概没想到,自己这回踢到了铁板。
特朗普迫不及待地冲中国加关税,先是54%,接着104%,最后直接飙到145%,步步紧逼。
想着靠这“三板斧”吓唬中国,逼中国赶紧坐下来谈,可惜,他算盘打错了,中国压根不慌。
特朗普加到104%的时候,中国几个小时后就宣布把对美关税提到84%,还顺手把11家美国公司拉进“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了16家公司的出口,连稀土出口都卡住了七种。
为了能让全球160多个国家一起来评评理,4月9日咱们还把贸易争端捅到WTO。
特朗普原想着速战速决,结果发现中国不光不退,还越打越狠,他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自己的招数在中国面前压根不灵。
看看其它国家,反应可就不一样了。
日本、韩国、越南这些国家一听特朗普要加关税,立马软了,赶紧表态愿意谈条件。
欧盟虽然嘴上说要反击,可拖到4月9日才慢吞吞地对美国商品加了25%的关税,规模也远没中国动作大。
各国这表现,恰恰衬托出中国的硬气。
局势发展到这步,特朗普的日子更不好过了,他本来想靠关税战把中国孤立起来,结果自己反倒成了孤家寡人。
特朗普这下彻底懵了,他原想着全世界都会怕他,谁知道中国不仅没被吓住,还拉了一堆国家站队。
反观美国自己,加了关税后国内物价蹭蹭涨,普通人买东西得掏更多钱,怨气都撒到特朗普头上。
特朗普这政策,表面上是冲着中国去的,实际上却让美国自己先乱了阵脚。
这场博弈,归根结底拼的是耐力,特朗普这边,想一出是一出,今天加关税,明天又改主意,完全没个长远的谱。
中国就不一样了,六年时间,心理上全民一心,经济上自给自足,外交上朋友遍地。
特朗普那点招数,早就被中国摸得门清。
2024年,中国消费增长到5.8%,金砖国家的贸易额也多了12%,这些数字背后,是中国实实在在的底气。
更何况中国还有全球产业链这张王牌,如今中国制造已经嵌进世界经济的骨头里,谁也离不了。
稀土、芯片、电池,这些关键东西,中国捏着大头,美国想脱钩?没那么容易。
全球生产要是少了中国,立马得瘫一半,各国心里都门清,跟中国对着干,那是给自己找不痛快。
这场贸易战,短期看可能有点阵痛,但长远看,赢家非中国莫属。
特朗普的关税战,表面上声势浩大,实际上却把自己逼进了死胡同。
国内物价涨,民怨大,国际上朋友少,他的政策撑不了多久。
中国这边,靠着六年打下的基础,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无论特朗普再怎么折腾,中国都能接得住、打得赢。
时间会证明,胜利属于有准备的一方。
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