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六角莲子壶”,来看紫砂艺术的鉴赏

香菇Daily 2019-11-18 18:50:20

在艺术的世界,鉴赏是一门非常复杂的学问,分为鉴和赏两个部分,前者因为涉及到非常广泛的知识,需要对相关的历史有着充分的了解,所以精通者寥寥,不过即便是这样也无法对鉴的结果做百分之百的保证; 后者却是普遍而广泛,正所谓雅俗共赏是也。紫砂壶艺术因为诞生的年代并非十分久远,主要兴旺于明清年间,所以对于紫砂壶的鉴赏,鉴的部分相对淡泊一些,赏的部分成为了主流,这大概是源于紫砂壶本身是从日用茶器发展而来,更加贴近于普通人的生活吧,今天小编就用“六角莲子壶”抛砖引玉,来谈一谈紫砂壶的鉴赏。

“六角莲子壶”不同于一般的莲子壶的造型,单单从外形看,似乎发生很多改变,已经不能称之为莲子壶了。但从紫砂鉴赏的角度来看,却并非如此。这就要从紫砂传统的审美说起,紫砂壶从诞生之初到后来门类多样,花式繁多,其贯穿始终的就在于其方圆间的自然转换,方中有圆,圆而形方,传承至今的紫砂艺人将方圆之间的变化演绎到了极致,从而模糊了这两者造型之间的界限,让人在鉴赏的同时只能惊叹于造型整体的美妙,而忽略了作品原本或方或圆的姿态所以鉴赏紫砂壶的第一步就是能否在这件作品中感受到方圆之变。

在这件“六角莲子壶”壶上,这一点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壶身六面六角,却并非是锐而有棱,相反其曲线平滑柔美,将紫砂泥料细腻的特性发掘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处理增添了壶形整体的协调感觉,保证了壶在被鉴赏的时候会被视作一个整体,在不刻意的情况下,突兀的表现出某些局部。

看完整体,接下来就是要看作品的细节,在紫砂鉴赏的过程中,第二步可以说尤为重要。因为紫砂的铭款通常不会留题于外,而铭款是紫砂艺术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当代的铭款继承传统多见于壶盖与壶底,个别见于身筒内部,称为暗铭。款识的形制五花八门,但如同前文所说,演绎方圆之变化,所以多见方款或圆款。对于某些传承久远的款识可以通过多方对照,在历史文献中找寻其出处,多方印证,确定其款识的真伪,越是知名的制壶人,其伪款愈是泛滥,但只要能够做到多方印证,前后连贯,多半能识得真伪。

紫砂鉴赏是一门学问,亦是一种乐趣,在赏与鉴的过程中,让精神得到升华。在鉴赏紫砂壶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必须明白,紫砂壶本质只是一件泡茶的工具,为服务于人而产生的陶瓷艺术品,所以首先要从实用的角度来看待紫砂作品。在业内,做壶人之间经常有一种说法,做壶犹如做人,做人要正,正如做壶要稳,合宜得体,具备饮茶的优良性,这几乎占据了鉴赏作品优劣的半壁江山。其次便是文化元素,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但文化的品味人所不同,各有优劣好恶,便如这件“六角莲子壶”,酷爱传统器者爱其形,但文艺者却忧其凝练单调,所以一家之言莫须强求。

综上所述,通过这件“六角莲子壶”简单的论述了紫砂壶的鉴赏,但这仅仅只是入门,好的作品能做到雅俗共赏,并非说的那么简单,流传于世的众多优秀紫砂壶可以明证。欣赏它们,可以浅尝辄止,但倘若深入了解便会发现内里无穷的乐趣,让更多的人学会鉴赏紫砂壶,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紫砂文化的推广呢。

0 阅读: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