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殿烂根,二十天抢救实录,景区布置案例,配土要透气

王翠岚 2025-03-26 22:31:43

《琉璃殿烂根,二十天抢救实录,景区布置案例,配土要透气》

琉璃殿,这名字听起来就特别有韵味,它是一种多肉植物,叶片肥厚饱满,像一个个小手掌一样排列在茎干上,颜色通常为淡绿色,叶尖还会微微泛红,就像害羞的小脸蛋。这种植物在多肉爱好者的圈子里还挺受欢迎的,很多人喜欢把它养在自家阳台或者办公室的小角落里,给单调的空间增添一抹生机。

可是啊,琉璃殿虽然好看,但养护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是在配土方面,如果土不透气,那可就麻烦大了。我就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在华北地区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个网友叫小李,他在自家阳台上养了一盆琉璃殿。刚开始的时候,琉璃殿长得特别好,叶片油亮亮的,小李还经常在朋友圈晒呢。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琉璃殿的叶片开始发黄,而且新叶也不怎么生长了。小李以为是自己浇水太多了,就减少了浇水的频率,但是情况并没有好转。

这时候,小李才意识到可能是土的问题。他之前给琉璃殿配的土是普通的园土加上一些营养土,这种土虽然看起来还不错,但是透气性并不是很好。就像我们穿鞋子一样,如果鞋子不透气,脚就会闷得慌,时间长了还会生病,植物也是一样的道理。琉璃殿的根系在这样不透气的土里,就像被捂住了一样,无法正常呼吸,慢慢地就会出现烂根的情况。

那怎么判断琉璃殿是不是烂根了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可以把琉璃殿从花盆里取出来,看看根系的情况。如果根系变成了黑色或者褐色,而且还有腐烂的味道,那就说明已经烂根了。小李就是这么做的,当他看到琉璃殿的根系时,心里一阵难过,因为根系已经有不少地方烂掉了。

这时候,小李开始了他的抢救计划。他首先把烂根的地方全部剪掉,然后用多菌灵溶液浸泡了半个小时,这是为了防止伤口感染。这就好比我们受伤了要消毒一样,植物也需要这样的处理。浸泡好之后,小李把琉璃殿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伤口。

接下来就是配土了。小李这次可不敢马虎了,他专门去花卉市场买了疏松透气的颗粒土,这种土是由火山石、蛭石、珍珠岩等混合而成的,透气性非常好。还买了一些泥炭土,泥炭土富含腐殖质,可以为琉璃殿提供养分。他把颗粒土和泥炭土按照7:3的比例混合在一起,还加入了一些有机肥,这样可以让土壤更加肥沃。

配好土之后,小李把琉璃殿重新种到了花盆里。刚开始的几天,他特别小心,每天只给琉璃殿浇一点点水,而且都是浇在土壤的表面,让土壤慢慢吸收。这就像我们给婴儿喂奶一样,要一点一点地来,不能着急。

3天的时候,小李发现琉璃殿的叶片没有继续发黄了,这让他心里有了一丝希望。到了7天的时候,琉璃殿开始长出了一些新的根系,虽然还很细小,但是已经很不错了。这个时候,小李稍微增加了一点浇水的量,但是还是要注意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15天的时候,琉璃殿的新叶开始慢慢生长了,叶片也变得比之前更加饱满。小李高兴极了,他觉得自己终于把琉璃殿抢救回来了。到了20天的时候,琉璃殿已经恢复到了之前的状态,甚至看起来比之前更加健康了。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琉璃殿的配土一定要透气,不然很容易烂根。除了琉璃殿,还有很多多肉植物也需要注意这个问题。比如说熊童子,它也是一种非常可爱的多肉植物,叶片像小熊的脚掌一样,上面还有一层白色的绒毛。熊童子对土壤的要求也很高,如果土不透气,它的叶片就会变得干瘪,没有光泽。

我还有一个朋友在华南地区,他在办公室里养了一盆熊童子。华南地区的气候比较潮湿,他一开始用的土是当地的红壤土加上一些椰糠,这种土虽然有一定的透气性,但是时间长了还是会出现问题。他的熊童子就出现了叶片干瘪的情况,他以为是缺水了,就拼命浇水,结果情况越来越糟。

后来他才知道是土的问题,他就把土换成了疏松透气的颗粒土和泥炭土的混合土,还加入了一些蛭石。换了土之后,他的熊童子慢慢地恢复了生机,叶片又变得圆润饱满起来了。

再说说景区布置中的琉璃殿吧。在一些南方的景区里,经常会看到琉璃殿的身影。南方的地形地貌比较复杂,有山地、丘陵,还有一些湖泊。在景区布置的时候,琉璃殿通常会被种在一些阳光充足但又不会被太阳直射的地方,比如说大树下或者建筑物的阴影旁边。

我曾经去过一个江南的古镇景区,在一个古建筑的庭院里看到了一盆琉璃殿。那盆琉璃殿被种在一个特制的花盆里,花盆的材质是陶土的,陶土花盆的透气性非常好。而且周围的土壤也是经过精心调配的,是由当地的黄土、河沙和一些腐叶土混合而成的。这种土既疏松透气,又能保持一定的水分,非常适合琉璃殿生长。

在这个庭院里,琉璃殿和其他的植物搭配得非常和谐。旁边还有一些小型的多肉植物,比如说静夜,静夜的叶片比较纤细,颜色是淡蓝色的,在阳光的照耀下会呈现出一种淡淡的红晕,就像一个害羞的少女。还有玉露,玉露的叶片晶莹剔透,就像一串串小珍珠,非常可爱。这些多肉植物和琉璃殿放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多肉植物景观,吸引了很多游客的目光。

那如果是在居家环境下养护琉璃殿呢?居家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稳定,但是也会有一些问题。比如说,在北方的冬季,室内有暖气,空气比较干燥,琉璃殿就容易出现叶片干裂的情况。这时候,我们可以给琉璃殿周围喷一些水雾,增加空气湿度。但是要注意不能喷太多,不然容易导致叶片腐烂。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光照。居家环境下,光照可能不是很充足,琉璃殿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长得好。如果光照不足,叶片就会变得细长,颜色也会变淡。我们可以把琉璃殿放在朝南的窗户旁边,如果还是不够的话,可以使用补光灯。

对比一下琉璃殿和其他多肉植物在配土方面的要求吧。像景天科的拟石莲花属植物,比如说晚霞。晚霞的叶片比较大,而且颜色绚丽多彩,像晚霞一样美丽。晚霞对土壤的要求也比较高,它需要更加疏松透气的土壤,因为它的叶片比较大,根系也比较发达,如果土不透气,根系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在给晚霞配土的时候,颗粒土的比例要更高一些,可以达到8:2或者9:1的比例。

再说说十二卷属的植物,比如说玉露。玉露喜欢半阴的环境,对土壤的透气性要求也很高。但是它不需要太多的养分,所以在配土的时候,泥炭土的比例可以低一些,颗粒土和泥炭土可以按照8:2的比例混合,还可以加入一些火山石,火山石不僅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气性,还可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从这些不同的多肉植物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它们都属于多肉植物,但是在配土方面还是有一些差异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养护的时候,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特点来进行配土。

回到琉璃殿烂根抢救的这个话题上来。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小李在发现琉璃殿叶片发黄的时候就及时处理,可能不需要20天的时间就能抢救回来。但是因为一开始他没有意识到是土的问题,耽误了一些时间,所以才花了这么长的时间。

这也提醒我们,在养护植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观察植物的生长状态,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而且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植物养护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在华北地区,气候比较干燥,土壤容易板结,所以在配土的时候要更加注意透气性;而在华南地区,气候潮湿,土壤的排水性要好,不然容易出现积水烂根的情况。

那在景区布置琉璃殿的时候,除了考虑土壤的因素,还要考虑和其他植物的搭配,以及和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在居家环境下,要考虑到室内的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

最后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养护多肉植物的时候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琉璃殿烂根的情况呢?你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希望大家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和心得。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