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都别做。”
短短五个字瞬间瓦解了叶平安的复仇盟。

最先有嫌隙的是霓裳,不仅不服叶平安的安排,甚至怀疑是叶平安走漏了计划,导致采莲身死。
“我带的人都死了,计划是平安做的,每一步都是按照她说的在执行,最后却是满盘皆输。”

叶平安的聪慧机谨,在前面十几集用了大量篇幅展示:
l 郑元案以身入局,得圣上青睐,授予掌心使。
l 军饷案龙门鱼跃,结交天子近臣伍显儿。
l 盐粮案大道生医,得大将军武安康庇护。

可幸运之神只偏离这么一次,就搭上了采莲的命,引得复仇盟分崩离析。而这一切原因皆是叶平安太过信任元少城,赔上了谷叔的命,引发邙沟再次危机,什么都别做,左不过人心,输在高估,输在信任。

叶平安的计划有误吗?
肯定地说从礼乾兆打猎偶遇采莲开始,这个计划就是天衣无缝的。
虽然礼宗旭多疑狠辣,但自从不能人事之后,对唯一的儿子礼乾兆却是疼爱有加。

谁都知道只要江山还姓武,那礼氏就很难有翻身的机会,虽然朝堂上一个梅党一个礼氏,但礼氏即便再强,梅党始终不会倒台,这是武氏存在的意义。
礼宗旭是郡王,却没有实权,可以说一个小小大理寺卿都能轻易碾压,然而礼宗旭却是全京都最大的富商,甚至手都伸到了边境。一个商人能做大做强,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圣上的默许。
女人尚且不易,女皇只会更难,唯一能名垂青史的不是打压了多少人,而是为后世留下什么,清明盛世恐怕就是最大的答卷。

礼宗旭是御史案的幕后主使,至少在叶平安能得到的所有线索中,这是最接近的真相,所以在接待朔丹使臣的夜宴上,借礼乾兆的手揭露老子礼宗旭的罪恶,是最直接也是最快捷的计划。
由采莲以驯兽师的身份接近礼乾兆,由陆丹心假扮下人混入礼府偷盗罪证《血女图》,再由采莲替换礼乾兆准备好的《千秋盛世图》,整个环节中几乎都是复仇盟的人完成。就连射杀礼府暗卫的事情也由霓裳负责。
可惜元少城加入了,而且能提供帮助的人手除了他自己,就是刚刚表白采莲的顾文宇,但顾文宇的任务只是接应陆丹心,转交《血女图》给元少城。
然后是负责放火的元贺生和新加入的辛俊。

辛俊是一个很神奇的存在。
元少城平日里一副老谋深算的样子,但对辛俊只是通过谷叔背调,然后就安排重要任务了。

这里要说一件事,那就是叶平安带领的复仇盟本来是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揭露礼宗旭的,是元少城领了海宜平下达的命令,后来找上的叶平安。
意外的是叶平安明知道元少城已经被礼宗旭视为眼中钉,但毅然决定和这样显目的人合作。而这也是复仇盟分崩的主要原因。

霓裳虽不该在采莲死后说分裂的话,但分析的原因却没错,计划是叶平安做的,和元少城合作也是叶平安牵头的,复仇盟没问题,那么问题就出在元少城那边,而顾文宇绝对不会害采莲,元贺生是元少城的亲哥,也不会害人。
那么,就只剩下辛俊,这个刚入伙的人。

叶平安在决定和元少城合作的时候,说过一段话:
如今这大丰,大鬼当道,小鬼难缠,从官到商,从权臣到胥吏,这些蛀虫垄断官商,对百姓敲骨吸髓,这样一来患心疾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人要医,但不能只医人。只是希望若有一日,你站在那高寒之位,眼里还能有这万民疾苦。

于元少城相比,叶平安身边之人都是因为御史案而结盟,也就是说每一个人都不会背叛,但采莲还是死了,那个天才驯兽师,那个哪怕拼死也要拿回《血女图》。
可这图对采莲又有什么用呢,只因叶平安的计划是要把图送回礼宗旭手里,如此才能保证元少城不受牵连。
采莲好傻,叶平安也好傻,都为元少城的“失察”买了单。

夜宴惊变,九死一生的礼宗旭没有惊魂,反而直杀到邙沟,肆意驱赶,滥杀无辜,只为逼迫邙沟人指证元少城,而一旦罪名落实,元少城必当身死。
这个时候的邙沟人只有一条路,要么自己死,要么元少城死。

他们犹豫了,或者说埋在他们心底的不满爆发了。
铁匠是唯一一个保持理智的人,虽然因为龙门场被元少城摧毁,断了摆脱贱籍的机会,但终归是记住元少城的好,但在礼宗旭眼里,哪有贱民的活路,有一个出来反抗的,就白刀子进红刀子出,当即杀人。
这才是邙沟人的命运,每个邙沟人都清楚,愤怒只是临死前的不甘,却拗不过命运。

元少城知道自己赶回邙沟也无济于事,他跪求海宜平,而海宜平却反过来逼他先杀了叶平安,又去求梅伯温,而梅伯温却声称自己只爱看戏。虽然答应救邙沟,但却迟迟不出现。
礼宗旭并没多少耐心,等到元少城出现,立马推出谷叔,所有人都清楚谷叔是元少城的软肋,只要还想救出谷叔,元少城就必须承认是他刺杀朔丹使臣,就这一个罪名足以要他的命,而他护着的邙沟人以及邙沟这块地也将不复存在。
谷叔为了保住邙沟,为了不让元少城为难,主动求死。
这一死重新聚拢了邙沟人的团结,不论男女老少再次激发斗志,重新对抗,为命运,也为下一代。

邙沟,这个就连住了三代以上的老邙沟人都不愿意居住的地方,没有人留恋,住在这不过是逼不得已。
然而谷叔的死,却让所有邙沟人知道,他们除了邙沟,早已别无去处。
可惜,以一命验证一个观点的代价太大。

元少城有很大的梦想,很大的愿望,可他除了官至大理寺少卿,却很难再往上爬了。
虽说龙门场拆了,变成了比武场,成了军队选拔勇士的场地,但原本黑暗见不得光的生死场,一旦过了明路,成了能搬到台面的地方,那么也就意味着要分三六九等了,而这也是邙沟人之所以受着他给予的恩惠,还落一身埋怨的原因。

他想邙沟人不再是邙沟人,可他自己是,邙沟人也是,即便如叶平安所说能登上高寒之位,过去的痕迹依旧掩盖不了。
元少城对邙沟人带有天然滤镜,觉得只要是邙沟人,就应该和他一样,立志改天换命,可惜,人心哪能高估。

辛俊是夜香头目,因为和顾文宇相熟,得到了元少城的肯定,然而这个时机出现的不对。
叶平安复仇盟把御史案的主谋锁定在礼宗旭身上,海宜平就对他下达了铲除礼宗旭的命令,更巧合的当他发愁心腹不多的时候,辛俊出现了,这个争抢夜香地盘的胜利者。

顾文宇从小跟在元少城身边,出生入死干过不少事,而辛俊不是突然出现,或者说本身就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原本已经做成了头目,转而到元少城身边做随从。
这不合常理,更不是有欲望的人会做的事。

戏剧性的一幕就这样拉开了。
叶平安的计划天衣无缝,元少城的配合天衣无缝,而辛俊这么一个负责在外围放火的人,竟然坏了大事,赶在计划最关键的一环,向礼宗旭通风报信。
而礼宗旭不过略微几个安排,采莲死了,有成功嫁祸给元少城,邙沟还死了两个人。

对于礼宗旭,叶平安的复仇盟是蚂蚁,元少城也是蚂蚁,而礼宗旭则是大象,那么蚂蚁撼动大象的天大的事情,为何要让辛俊这个夹生饭参与?
叶平安为的是复仇,是赎罪,这样的行动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可败在元少城身上,败在邙沟人身上。

那个轻易把计划掏出一个洞的老鼠,为了一块地和一个良民的身份,从未想过会搭上多少条无辜的性命,只是害怕事发被元少城惩罚。
这里有一个隐情:打心眼里嫉妒怨恨元少城,是邙沟人的共同特点。

邙沟人对元少城几乎没有感恩,只有怨恨,因为在他们眼里自己那一亩三分地才最重要,铁匠一家即便身死,但如果后代能脱离贱籍也甘心,就如辛俊一样,只是辛俊没想后代,只想暴富,因为钱能生权,就如礼宗旭一样。
所以,这些人骨子里都一样,元少城能助他们脱离苦海,他们就对元少城赞不绝口;礼宗旭能给他们活命,他们就对礼宗旭摇尾乞怜。

诚然,他们是无辜的,但他们的底色是灰暗的,是见不得光的,是自私的,是没有边界的。
而关于这点,元少城从来没有考虑过,只是天真地认为邙沟人都应该和他一样,有远大的志向,有不屈的精神。
很可笑,又很可悲。

知道元贺生为何总心生退意吗?
除了前途未卜之外,除了妻子不支持外,恐怕和邙沟人一样,只想过好自己的日子,至于别人,就自求多福吧。
《四种爱》里有这样一句话:
我们的问题不在于爱他们太多,而在于不明白自己究竟在爱什么。

元少城的梦想很美,付出的也很多,只是他至死不懂自己究竟做得对不对,一味向前,身后被刺,牺牲了采莲,死了谷叔,那么下一个会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