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年,西汉实际上的末代皇帝汉平帝骤然离世。彼时汉平帝年纪尚幼,且并未留下子嗣。如此一来,接下来究竟由谁来继承皇位,便成了极为关键且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当然,唯有一人有资格决定这个问题,此人便是当时手握大权的权臣王莽。彼时的王莽已然权倾天下,还为自己加封了“宰衡”这一称号。实际上,那时的王莽完全具备直接篡位的条件。要知道,之前的汉平帝也是由他拥立的,不过是个傀儡罢了。
彼时的王莽,或许是认为自身称帝的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于是在这之后,王莽并未径直篡位夺权,而是从老刘家的宗室人员里,选出了一个年仅两岁的幼童,使其成为汉平帝的继承人。
在史书当中,有个孩子,后来人们都将其称作“孺子婴”,另外,他也被叫做刘婴。
按理来讲,身为汉平帝皇位继承人的孺子婴,本该是西汉的末代皇帝。可实际情况是,孺子婴被王莽选中后,压根就未曾真正登上皇位。仅仅当了几年太子,随后王莽便堂而皇之地篡位了,如此一来,孺子婴也就没能成为西汉名正言顺的末代皇帝。
然而,那个并未得到真正意义上继承的皇位,在之后的日子里,竟演变成了笼罩这个孩子一生的诅咒,使其命运从此被阴霾所笼罩,始终无法摆脱这份因皇位而起的沉重枷锁。
孺子婴身份极为特殊,致使其往后人生无法拥有常人生活。在王莽安排下,他或许一生都不能开口说话,并且未曾接受过任何正规的人类系统教育。尽管其人生仅有短短二十年,却完整见证了两汉之交的那段历史,最终沦为历史中的悲剧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孺子婴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身为西汉最后的皇权传承者,他有着怎样的一生经历呢?而他最终又是以何种方式离世的呢?
咱们不妨就从孺子婴的亲戚关系这儿着手来讲这个故事。
刘婴乃是被过继给汉平帝为子的,就亲戚层面的关系来讲的话,他应当算作是汉平帝的远房堂侄。
西汉中期的汉宣帝,乃是刘婴的高祖父。据正史所记载,汉宣帝共有六个儿子。在这六个儿子里,老大便是后来登上皇位的汉元帝刘奭,而刘婴的曾祖父则是汉宣帝的老三儿子刘嚣。
按理说,就那样的亲戚关系,怎么着也不该轮到孺子婴去继承皇位。可关键在于,汉元帝登上皇位后,历经整个西汉后期皇位的代代传承,结果阴差阳错的,汉元帝这一脉竟然断了后嗣。
汉元帝这一支系的末代传人乃是汉平帝。汉平帝亦是幼年便登上皇位,可打从其即位之时起,大权就被王莽牢牢把控着。之后,王莽为能更便利地掌控权力,索性将自家女儿许配给汉平帝,并且还一直将汉平帝幽禁起来。
待汉平帝渐渐长大些后,便离世了,并且汉平帝身后并无子嗣,就此绝了后。
汉平帝的死因在后世史书里向来存有争议。究竟汉平帝是自然离世,还是遭王莽毒害,无人能说得明白。总之,汉平帝逝世之后,汉元帝这一支的血脉便彻底断绝了传承。
那么在此之后,依据传统的宗法继承制度来看,便唯有从汉元帝其余那几个弟弟的后代里,去选出一人,将其过继给汉平帝当作儿子,进而由其来承袭皇位了。
于是,在公元6年伊始之际,才刚刚呱呱坠地的刘婴,便被王莽给相中了,随后被过继到了汉平帝的名下。
彼时汉宣帝尚有其他几个儿子,他们的后人中不乏成年者,且数量众多,并非寥寥一两个。然而,王莽面对这些成年的刘氏宗亲,却一个都未选取,反倒挑中了刚出生不久的刘婴。究其缘由,说来也简单,毕竟操控一个小孩子,无疑要比操控一个成年人容易得多。
于是乎,在得到王莽的选定之后,刘婴那如同傀儡般的人生,便就此正式拉开了帷幕。
这里还得额外提一下,据史书记载,刘婴的生父是刘显,彼时其已承袭了家中广戚侯的爵位。然而在后续的诸多史书当中,却寻觅不到任何关于刘显的相关记载了。并且再往后,他这一脉的爵位,看样子是彻底断了传承啊!
没人清楚,在刘婴进入皇宫以后,他的家人究竟遭遇了怎样的事情。
接下来,刘婴进了宫,虽说他是以汉平帝过继子嗣的身份入宫的,可并没有即刻继承皇位。这原因其实挺容易明白的,就是当时他的年纪实在太小啦!那时的刘婴,连一周岁都还没到呢,如此年幼,根本就不具备做皇帝的条件。
于是乎,接下来王莽便耍了一个小花招。
公元6年3月之时,王莽作出了这样的宣告:先是让刘婴担任太子之位,接着由他自己出任代理皇帝一职。并且承诺,待刘婴长大成人后,他便会把皇位传于刘婴。
就这样,在随后的三年时光里,刘婴于皇宫之中慢慢成长起来。不过,由于是在王莽的刻意安排下,那些能够接触到刘婴的人,既不被允许教他任何知识,甚至连话都不能教他说,仅仅是给他供应着最基础的食物罢了。因而,三年过后,虽说刘婴已然长到了四五岁的年纪,可实际上却仍旧和一个婴儿毫无差别。
在那三年的时间当中,王莽一直都在采取行动。他持续不断地去拉拢数量更多的人,让这些人能够站在他那一方。与此同时,对于那些反对他的刘氏宗亲,王莽则毫不留情地进行镇压,以此来稳固自己的地位。
就这样,在公元8年的时候,成功摆平了所有阻碍之人的王莽,迈出了那关键的最后一步。就在这一年,王莽堂而皇之地篡位登基,如愿以偿地当上了名副其实的皇帝。而原本身为皇太子的刘婴,身份也随之发生了改变,沦为了“安定公”。
然而,与东汉末年的汉献帝相较而言,刘婴着实要更凄惨一些。汉献帝在禅位之后,起码是真真切切地分到了山阳县,之后还当上了一名医生呢。虽说不能踏出山阳县,但日子过得也算挺不错的啦,可刘婴就没这般境遇了。
然而对于刘婴而言,连那样的待遇都未能拥有。王莽虽说也给他封了几个县,还准许他在这几个县里留存西汉的宗庙。可事实上,在王莽登上皇位以后,压根就没真的让他前往自己的封地,反而是依旧将其囚禁在京城之中,限制了他的自由。
在之后的15年时间里,刘婴始终处于王莽的软禁之下,被困在京城之中。王莽专门为其打造了一座“安定公府”,严格限制他,不许他踏出府门一步,还严禁外人与他有所接触交流。不仅如此,王莽甚至将自己的孙女许配给了他,就这样,刘婴完全沦为了一个被利用的吉祥物。
故而,待刘婴逐渐长大成人,他不仅彻底与皇权无缘,甚至连最为基本的人权都丧失殆尽了。
由于一直无人对其加以教导,刘婴在成长的过程中,始终未能学会说话,对于各类知识也全然不知。其状况大体上与两三岁的幼童无异,凡事都仅仅依靠本能去行事。
就这样,一晃眼16年过去了,刘婴这才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他终于踏出了那座囚禁他许久的“安定公府”。此前漫长的岁月里,他一直被困于此,而此刻,他终于迈出了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步,离开了那座府院。
公元23年九月,绿林起义军攻入京城,成功将王莽诛杀,至此新朝宣告终结。新朝灭亡后,中原各地涌现出诸多割据势力。起初,各方势力在表面上,皆尊奉绿林军所拥立的更始帝为天下共主。
就在王莽被诛杀数月之后,更始帝便举家迁徙至长安,由此成为了长安这座城池的新主人。
当更始帝入驻长安以后,刘婴的境况顿时变得极为尴尬。此前起义军攻克长安并诛杀王莽之时,长安城内一片混乱,根本无人顾及刘婴。并且在王莽被杀后,直至更始帝到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刘婴依旧如同被所有人遗忘了一般,没谁留意到他的存在。
毕竟,刘婴此前虽曾担任过太子之位,可实际上他几乎没什么影响力可言。也正因如此,众人压根就没怎么记起还有刘婴这么一个人存在。
然而,待更始帝进驻长安,且秩序渐渐得以恢复之际,人们便渐渐记起刘婴这个人的存在了。
在当时那个情形下,刘婴所处的地位着实极为尴尬。要清楚一点,更始帝所占据的那个皇位,是由数位起义军将领共同推选而得的。可从正统的法理层面来讲的话,刘婴才应当是西汉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呐。
因此,在这个时候,更始政权对于该如何处置刘婴一事,着实令人头疼不已。要把皇位归还给刘婴,那是绝对行不通的。可要是依旧保留他“安定公”的爵位,这便等同于认可了之前王莽对他的册封,显然也是不合适的做法。
然而,就在这样的时刻,有个名叫方望的人挺身而出,成功地帮更始帝化解了这一难题。
方望着实是个挺有趣的人呢。在汉平帝当政时期,他曾一路升至太傅这般高位。然而之后,王莽掌控大权并着手篡位,方望对此极为反感,可又没办法阻拦,于是干脆辞去官职,回到了甘肃的老家去了。
后来,在王莽被灭之时,甘肃出了个叫隗嚣的地方军阀。隗嚣起兵后,知晓方望在当地颇具影响力,便请其担任军师。可紧接着,隗嚣接受了更始帝的征调前往长安,这一行为令方望失望至极。
于是在那之后,方望仔细琢磨了一番,最终痛下决心,干脆就选择自己一个人去干这件事了,不再与他人合作或者依靠别的什么力量,就打算凭借自身去闯出一番名堂来。
在那之后,方望亲自前往长安,得以面见更始帝刘玄。至于当时见面期间方望具体都做了些什么,却无人知晓。不过最终的结果是,刘玄应允了方望的请求,准许他带着刘婴离开长安,前往甘肃那一带去生活。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未解之谜。要清楚,彼时的刘婴看似没什么特别之处,可其身份极为特殊。按常理来讲,更始帝无论如何都不会放他走的。然而当时的情形是,在方望一番劝说之后,更始帝最终竟然真的准许刘婴离开了。
无论当初具体发生了怎样的情况,总之在那之后,方望领着已然年满二十岁的刘婴回到了甘肃此地。待抵达甘肃后,方望旋即凭借自身的威望与影响力,于现今甘肃镇原附近举兵起事。正因为方望颇具影响力,故而在起兵伊始,便迅速聚集起了好几千人。
随后,刘婴被他们拥立起来,进而继承了西汉的皇位。
然而,这对刘婴而言,绝非好事一桩。需知,彼时刘婴已然二十岁了,可他啥都不明白,连话都讲不利索。如此一来,此刻的他,无非是从一个被操控的傀儡,转变成了另一个傀儡罢了,根本没法自己做任何决定。
当刘婴被拥立之际,整个中原大地已然乱成了一团糟,就如同被搅成一锅热粥一般。彼时在四川区域,公孙述已然占据一方,实现了割据自立。而在河北一带呢,刘秀不但成功击败了赵汉政权,还迎娶了郭圣通,甚至已经着手开始招抚铜马起义军了。
在关中地区,更始政权已然呈现出摇摇欲坠之态,可其影响力依旧不容小觑。就在此时,位于东边的赤眉军,正逐步朝西推进,已然做好准备,随时都有可能杀进函谷关,进而将更始帝推翻。
即便如此,就那样的更始政权而言,也绝非方望所能与之抗衡的。
在知晓刘婴被拥立起来称帝这一情况后,更始帝当即就派遣其麾下的丞相李松,率领兵马前往平定。果不其然,整个过程异常顺利,甚至都未曾经历一场激烈的硬仗,李松便轻轻松松地将那一带给彻底踏平了。
刘婴的最终结局无人知晓。史书虽记载其死于乱军之中,可人们并未找到他的尸首,就连后世也不清楚他究竟被埋在了何处。
这便是西汉时期最后那位皇位继承人所迎来的最终结局。在西汉走向末代之时,那位身负皇位继承身份之人,其命运的走向最后定格于此,呈现出这般的结局状况,实在令人不禁感叹时代更迭下人物命运的无常。
孺子婴仅仅在世二十多年。就史书记载的情况而言,他貌似既无法开口说话,也未曾接受过任何教育。其一生不过是充当傀儡的存在,完全谈不上有人权一说,实在是令人慨叹其命运的悲苦与无奈。
对孺子婴而言,生于帝王之家,恐怕是其一生最为沉重的诅咒了。要是当年没被王莽挑中,说不定他便能拥有完整无缺的人生,能够如寻常人一般正常地生活下去。
然而,自被王莽挑中的那一瞬间开始,他这一辈子便已然注定,只能充当一个吉祥物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