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是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参考信息来源,请知悉。
想象一下,有朝一日,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仅仅需要一个小时,甚至更短的时间,这样的速度是否会让你感到无比震撼?而如今,这样的梦想正逐渐照进现实。
香港媒体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中国科学家成功测试了一款斜爆震发动机,其飞行速度达到了惊人的16马赫,约合每小时20000公里,一举创下世界纪录。
这一突破性的成果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又将如何改变我们的未来?

2025年2月28日,香港《南华早报》的一则头版消息震动了全球科技界。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宣布,其自主研发的JF12激波风洞成功完成全球首台标准航空煤油驱动的斜爆震发动机(ODE)全尺寸测试。
这一突破不仅标志着中国在高超音速推进技术领域取得里程碑式进展,更在国际社会引发了关于未来空天技术竞争格局的深度讨论。

在位于北京怀柔的中国空气动力研究基地,JF12激波风洞这一"国之重器"再次展现了其卓越性能。这座全长265米的巨型设备能够模拟25-40公里高空、5-9马赫的飞行环境,其测试时间达到100毫秒级,远超国际同类设备的30毫秒水平。
正是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由中国科学院力学所团队主导研发的斜爆震发动机完成了16马赫(约20000公里/小时)的极限速度测试,这一数据较2021年美国NASAX-51A创下的6.1马赫纪录提升了260%。
本次测试的关键创新点在于成功实现了爆震燃烧的稳定控制。

与传统超燃冲压发动机依赖亚音速燃烧模式不同,斜爆震发动机通过超音速气流中的斜激波触发燃料爆震,形成自维持的爆震波。这种燃烧方式使能量释放效率提升40%,同时将燃烧室长度缩减85%,仅需1.2米即可完成能量转换。
实测数据表明,该发动机在6-16马赫宽速域范围内均能保持稳定工作,推力密度较现役发动机提升超过3倍。
这一技术突破的军事应用前景引发广泛关注。军事专家指出,配备斜爆震发动机的高超音速导弹可将现有突防速度提升50%,同时减少30%的燃料携带量。

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技术为民用空天运输开辟了新路径。目前,北京到纽约的13小时航程有望缩短至2小时,而卫星发射成本可降低60%。中国商飞已启动"东方快车"空天飞机项目预研,计划2035年前实现跨大气层客运飞行。
国际社会对这一突破反应强烈。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主任迈克尔·怀特表示:"中国在高超音速技术领域的进展令人警惕,我们需要重新评估现有研发路线。"

俄罗斯科学院院士科罗廖夫指出:"这标志着中国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已超越传统技术路径,形成独特的技术体系。"欧盟委员会则宣布追加20亿欧元预算,加速推进"欧洲高超音速计划"。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刘正表示:"该成果是中国超高速推进领域持续20年研究的重大突破。"

自2005年"973计划"启动以来,中国已构建全球最完整的高超音速研究体系,覆盖从基础理论到工程验证的全链条。当前,团队正推进氢燃料版本研发,目标将推重比提升至20以上,为空天飞机发展奠定动力基础。
此次突破性测试不仅重塑了全球高超音速技术竞争格局,更标志着中国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历史性跨越。随着技术持续迭代,人类有望在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一小时达"愿景,而中国正以强大科技实力引领空天技术革命。

技术优势与应用潜力为斜爆震发动机发展开辟了光明前景。其实现的16马赫极限速度彻底重塑全球时空观念,上海至洛杉矶的跨洋航程从十数小时压缩至半小时,地球两端最远航程也可稳定控制在一小时内。
这种速度革命将为航空航天技术注入颠覆性创新动力,推动全球交通网络与深空探索格局发生系统性变革。

在太空探索领域,该发动机将为可重复使用航天器提供核心动力,实现大气层内外飞行的无缝过渡,显著提升任务效率并降低发射运维成本,为商业航天发展注入新动能。
航空运输领域,其应用将催生"全球一小时航空圈",城市间通勤时间大幅压缩,彻底重构人类出行模式,使地理距离概念发生本质改变。

值得关注的是,该发动机在燃料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高超音速飞行器普遍采用的氢/乙烯燃料存在储运条件严苛的局限,而新型燃料体系的开发将有效突破这一瓶颈,为技术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
而中国科学家凭借卓越的智慧与创新能力,成功地将标准航空煤油RP-3应用于斜爆震发动机中,不仅克服了点火延迟的技术难题,还使得发动机的操作更加简便灵活,为这项前沿技术的普及与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军事与民用双重价值的深入挖掘,为斜爆震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方向。在军事领域,斜爆震发动机以其卓越的性能和潜力,展现出了无可替代的战略意义。
该技术将助力新一代高超音速导弹、无人机及轰炸机的研发,使装备体系兼具史无前例的飞行速度与更优的燃料经济性,显著提升作战效能。

尤其是配备斜爆震发动机的导弹,凭借超高速突防能力可有效突破现役防空系统,对远程目标实施快速精确打击,从而显著增强国家战略打击能力与军事威慑效能,为国家安全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民用领域,中国始终坚持以人类福祉为核心导向,持续推动高超音速技术创新发展。中国已确立目标,计划在2030年前研制出可实现全球一小时直达的高超音速客机。

这一宏伟规划不仅将重塑全球航空运输格局,大幅提升国际互联互通效率,还将为太空旅游、商业航天等新兴产业注入强劲发展动能,推动其实现跨越式增长。
随着斜爆震发动机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人类生活方式将迎来根本性变革,出行、旅游、通信等领域将展现全新图景,共同开启空天技术驱动的新纪元。

中国成功完成时速20000公里的斜爆震发动机测试,标志着高超音速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成果不仅为中国航天事业树立新的里程碑,更对全球航空航天技术演进产生深远影响。
随着技术持续迭代与规模化应用,航空航天出行将突破现有技术边界,全球时空距离将进一步压缩。人类探索与出行方式正迈向新纪元,斜爆震发动机技术将开启全球交通与深空探测的新篇章,为人类文明进步开辟广阔前景。
参考资料:
时速20000公里/时!港媒:中国成功测试斜爆震发动机,创世界纪录
2025-02-27 17:40·军武次位面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牛逼,我们的大中国![点赞][点赞][点赞]
美国说是偷我的还没有的技术
这样的速度,美国导弹拦截系统拦得住吗?
[点赞][点赞][点赞]
文科生不明白为什么要斜着,直着不行吗[呲牙笑]
限制我们出行的不再是速度,而是自身身体能否承受这类动辄十几马赫的挤压[得瑟]
这速度谁敢坐。100毫秒很长时间吗。
这个恐怕只能在导蛋、太空无人驾驶的飞机上使用,这么快的速度什么人能驾驭的了呢?
以后给美国送快递就相当于送外卖的时间了[得瑟]
飞机能不能弄充电的,最后弄成核动力的
发动机速度是什么?发动机不装上飞机汽车等,何来什么速度?[笑着哭][笑着哭]
就算有这么快的飞机 大部分人也没那个钱去坐!全球1小时达的飞机再过50年都不一定能出现
努力搬砖,这个我一点都不懂[得瑟]
谁说一定要放在坐人飞机上?无人机不行吗?上海起飞半个小时到纽约,半小时打遍整个美国
瞎咧咧糊弄国人。
这个好玩,到时可以引导对方的导弹回到他自己家下弹[捂脸哭]
用在白帝上还行,用客机上就算了吧,一加速内脏都会压烂。
雄起“中国版”1小时打击全球,为中国在海外的利益保驾护航[鼓掌][鼓掌][鼓掌]
真的假的?
川建国又脑瓜子嗡嗡的了!😇😇😇
安全吗
能开发出可持续性载荷这样高温高压的发动机材料才行要不然都是浮云
这话说得这么详细,也不想机密泄漏吗?
哪位大佬算下16马赫要承受多少G的力,看看人是直接被压死还是被压爆
这。。。?!要是报道属实 这是远远的将全世界抛在脑后 彻底的一骑绝尘
16 马赫 7 代无人机战斗机[得瑟]
100年后会不会变成曲率引擎
只要有一个新品种面世就会衍生更多新玩意
这才算是真科技[点赞]
自媒体的垃圾文章不能信,之前吹牛说埃及买几十架歼10,最后还要有关部门辟谣
从落后到遥遥领先,面对封锁喊出了“我命由我不由天”!
对平台追责
北京到纽约两小时,好好好,让有钱人好好去坐
我们中国人成为外星人可能性正在变成现实,美西方和各品种狗还在玩傻子地缘搏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