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著里,单论文笔造诣,红楼当居榜首,其后便是水浒,三国和西游由于故事背景的宏大(三国)和情节单元的割裂(西游),文字细腻程度不足就成了不可避免的结果。
直到《水浒传》的出现,打破了这个樊笼,紧接着金瓶接枝水浒,红楼又从金瓶脱胎,小说的文字水准一步步提高,所以水浒传的文笔功力是非常深厚的,尤其是在一些故事细节方面,作者几乎有抽丝剥茧的功力。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我们今天就以“吴学究说三阮撞筹”,来品味一下施耐庵对阮氏三兄弟的精细刻画。
水浒第14回,晁盖和刘唐定下了夺取生辰纲的计划,“智多星”吴用得知后,也加入其中,但这样的大事,人多做不得,人少也做不得,为了寻找得力帮手,吴用决定去石碣村,寻找阮氏三兄弟来入伙。
夺取生辰纲是一件大事,一旦东窗事发,那就是灭顶之灾,所以阮氏三雄要加入这个队伍,一定要有充分的现实根据,否则就跌入了“为了写小说而写小说”的低级境界。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
为了达到这个高度,施耐庵必须对阮氏三雄的生活境地,进行丝丝入扣的描绘。如果换成一般小说家,可能就会写:从前有个石碣村,村里有姓阮的三兄弟,他们一家过着怎样怎样的生活,忽然有一天来了一个吴学究......
施耐庵自然不会这么写,他直写吴用前往石碣村,根据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将阮氏三兄弟的生活处境,用一种不经意的方式描绘出来,看不出半点文笔上的刻意。
晁天王认义东溪村
吴用是三更时分从东溪村出发,也就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整整走了一夜,外加一个上午,直到第二天晌午,才来到了石碣村。
这个时间点其实就是一处伏笔,因为吴用单是来一趟石碣村,就要花费半天,将近12个小时,他来阮家做客,如果要当天返回,必定是要摸黑上路,阮氏三兄弟出于礼数,也不会让客人离开,必定要留下住一晚,这就给“吴用说三阮撞筹”,准备好了充足的时间。
阮氏三兄弟要加入生辰纲的队伍,一定是因为生活不如意,如果这哥仨顿顿好酒好肉,日子过得滋润,肯定不会参与如此冒险的事,于是施耐庵巧用妙笔,通过各处伏脉,向我们读者,展示了阮家三兄弟的穷困潦倒。
智取生辰纲
吴用来到石碣村,先去了阮小二的家里,刚到门前,就看到一张破渔网在疏篱上挂着,虽然是工作日,而且正值饭点,可阮小二却在家里无所事事,听到吴用的声音,才匆匆走出来,原著这里写的很细腻:
只见阮小二走将出来,头戴一顶破头巾,身穿一领旧衣服,赤著双脚,出来见了是吴用,慌忙声喏。——第十四回
戴的是“破头巾”,穿的是“旧衣服”,出来迎接客人,却赤着双脚。
“赤脚”这个细节很有意思,可以想象,吴用叫门的时候,阮小二应该是正在屋里躺尸,所以干脆连鞋也不穿。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和阮小二闲聊几句,就去找另外两个弟弟,在湖泊上遇见了阮小七。
阮小七是施耐庵非常欣赏的一个人物,批书人金圣叹也称赞阮小七是个“快人”,为人豪放爽利,所以他的行为举止,跟两个哥哥有些不一样。
湖上遇见阮小七时,小七正在工作,他带着遮日黑箬笠,身上穿着棋子布背心,分明是辛勤工作的模样,船上的鱼篓里,装着他今天的劳动成果——抓了五七斤的小鱼,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小鱼在后文中还有重要的伏笔作用。
急先锋大战青面兽
兄弟两人相会,又去家里找阮小五,结果小五不在家,留守在家的老娘向兄弟俩埋怨老二:鱼又不得打,连日去赌钱,输得没了分文,却才讨了我头上钗儿出镇上赌去了!
这段描写透露的信息很丰富,阮氏三兄弟是各自分开生活的,阮小二是老大,已经娶妻生子,有自己的住处;
阮小五和阮小七也各自生活,其中老娘跟了老二阮小五,可这兄弟俩却迟迟没有成家,显然是生活过得不如意,根本没有多余的银两娶亲。
阮氏三兄弟到底有多穷呢?施耐庵通过一件事,来展示阮氏兄弟的穷困潦倒,那就是请客吃饭!
吴学究双掌连环计
阮小二、阮小七带着吴用,划船去镇上寻找阮小五,半路上撞见了同样戴着破头巾、披着旧布衫的二哥阮小五——今天还比较幸运,阮小五破天荒赢了两串钱,否则阮氏兄弟连请吴用吃饭的钱都没有!
三兄弟为了体面,带着吴用去水阁上的酒店吃饭,当天点了一荤四素,原著写的是:四盘菜蔬,十斤牛肉,外加一桶酒。这就是阮氏三兄弟最大的请客能力了。
可尽管三兄弟已经掏出了所有钱,可这些菜还是不够吃,兄弟三个先紧着客人吃,吴用是个书生,胃口不大,所以原著写的是:阮家三兄弟让吴用吃了几块,便吃不得了,那三个狼餐虎食,吃了一回。
吴用赚取玉麒麟
十斤牛肉一扫而光,可大家都还没吃饱,桌上唯一的荤菜也没了,于是阮小七想起了自己的那桶小鱼,去船上提过来,自己去酒店的灶上做鱼,盛了三盘端上桌子,阮小七不住地劝吴用说:教授,胡乱吃些个。
阮小七做鱼这个细节,非常细腻地证明:三兄弟是真的没钱了,否则大可以让酒家再上十几斤牛肉。
吃完饭后,已经到了傍晚,吴用不可能摸黑上路,更何况还有12个小时的路程,阮氏三兄弟自然要留吴用住一晚,吴用也意图在今晚摊牌,劝说三阮加入夺取生辰纲的队伍。
仿佛是为了衬托阮氏三雄的潦倒,施耐庵这次特别安排了吴用请客。
青面兽接收生辰纲
吴用请客的份量,跟三兄弟一比,差距就出来了,吴用掏出一两银子,让店家打包了二十斤熟牛肉、一对大鸡,还有一大瓮酒——对比阮氏三雄三个人请客,才能凑出十斤牛肉的钱,施耐庵要表达的意思不言自明。
阮小二当然要出来阻拦,虽然嘴上说着“哪里要教授坏钱,我们弟兄自去整理,不烦恼没对付处”,但到底家里确实没什么可招待的,最后还是默许了吴用的请客。
当晚,吴用再三试探后,确定三人有合伙人的潜质,向阮氏三雄摊了牌。生活不如意,日子过的像白开水,看不到丝毫盼头的三兄弟,便决定加入进去,引出了“指挥说地谈天口,来做翻江搅海人”的后文。
本文乃“不红居士”独家首发,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你现在去饭店买10斤酱牛肉试试,至少得700元,也是请不起[哭哭]
梁山都是一群好酒懒惰 好赌厮杀成性 之人
首先应该把西游记踢出四大名著,此书纯粹就是一部注水文章。除了开头交待了为什么取经之外,整部书几乎再没有任何背景架构。你从哪一章开始看都可以,前后情节毫不连贯,更谈不上伏笔铺垫峰回路转。整个就是一打怪升级游戏。
最有钱的是柴进,其次是卢俊义
牛肉50块1斤,10斤500,古代牛是耕牛,比现在金贵多了,还不算其它饭菜,生活还可以吧
废话!你见过几个赌徒富裕的?
十斤牛肉四个人还不够吃吗
水浒有些细节确实写得不错,像王进在史家庄的那一段也很细腻舒缓等等,就是觉得作者对好汉的理解和定义有较大的偏差。
10斤酱牛肉500,4个素菜50,一桶扎啤50,四个人吃人均150,现代普通老百姓请客也就这水平。所以如果有机会大家也可以去劫武装押运车[笑着哭],按水浒说法反正都是不义之财[得瑟]
四个人十斤牛肉,一人2斤半牛肉都不够吃,这饭量真大
我觉得作者写的好,我就爱看水浒传
水浒的文笔比三国好??不合逻辑的太多了!
水浒和三国都是虎头蛇尾,前面都很精彩,到了后面就只能是勉强看了,这个问题仿佛是明清小说的通病,包括金瓶梅、儒林外史也是一样,前面很精彩,后面就草草结尾,没啥出彩处,很多情节和人物的交代也不太合情理。就是不知道红楼梦的真正原本是如何的,能否走出这个怪圈,可惜后面的部分遗失了
明朝可能可以吃牛肉了,你到宋朝试试,还十斤
所谓的荤腥其实是狗肉、鸡鸭鹅或鱼,顶多就是羊肉,至于牛肉就别提了。
3阮还穷?牛肉都吃上了[抠鼻]牛在古代代表的啥
请客能要十斤酱牛肉,档次不低了。
大气,我过年才买十斤牛肉他一顿就吃了
白天十斤,晚上二十斤两只鸡一瓮酒怎么穷了,只是吴用实在谦让,才让付了后面的钱
草蛇灰线,千里伏脉。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那时候的十斤是现在的16斤,撑死你一家四口都可以
那时候的一斤估计和现在不一样
说的太对了,我40年前看《水浒传》,没有发现这些细节啊!
宋朝严禁宰杀耕牛,所以宋朝的牛肉不是一般人吃的到的,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元是游牧民族统治,牛羊肉是主食
贼穷,连条大鱼都打不到
放你吗臭屁,西游记是独一档的存在,没有书比西游记更深刻